电子胃镜在诊断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8朝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朝阳122000
朝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电子胃镜在诊断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145例在本科室进行胃溃疡治疗的患者进行调研,此次调查选举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参与调查患者经活检确诊均为胃溃疡者,同时对参与调查患者行胃镜检查,并分析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参与调查的患者共计145例,其中幽门梗阻共计39例、出血共计62例、穿孔共计44例,构成比分别为26.89%、42.76%、30.44%;胃镜检查准确率为97.93%和病理活检结果的100%相对比较低,但两组差异并不明显,P=0.0817。结论:在胃溃疡患者临床诊断中,可采用胃镜检查方式,效果优异,值得应用。
胃溃疡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较高的特点,根据笔者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近年来胃溃疡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胃溃疡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通常会辅以检查[1]。在以往检查中,常用检查方式为病理活检,虽然有效,但用时较长。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胃镜技术逐步成熟,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使用,为了调查在胃溃疡疾病中的使用效果,选择145例经病理活检结果证实为胃溃疡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见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45例在本科室进行胃溃疡治疗的患者进行调研,此次调查选举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参与调查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72例、女性患者共计73例,患者中年龄35~76岁,平均5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如年龄以及性别,通过组间的比较,P>0.05,研究可比。此调查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诊断后确诊为胃溃疡,且术前行电子胃镜检查;(2)患者无严重心脏、肝以及肺部受损;(3)患者无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4)患者知晓本次调查全部内容,并自愿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无法接受电子胃镜检查;(2)心、肝、肺严重受损;(3)患者依从性差。
1.2 方法
1.2.1仪器型号与特点
本科室运用电子胃镜器械为olympusV70型号,即为日本奥林巴斯品牌,此仪器为一根类似于圆珠笔粗度的软管,长度约为100cm,在软管的前端位置处有一个微型的摄像仪器,由PVM-14M4E以及CF-Q240I、CLV-U40、CV-240组成,即为监视器、电子镜、冷光源、影像处理中心,此型号内镜系统由上述器械组成。胃镜可以直径进入人体的消化道食管以及十二指肠、胃部系统中,将患者消化道图像传送至相对应的电视屏幕当中[3]。
1.2.2检查方法
参与调查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参与调查所有患者在检查中应屈膝并取左卧位,操作人员取一个高低适宜的软枕放在患者的头部,患者处于头稍前倾以及下颌内收状,取一次性的中单放在患者的口中,将弯盘放置在患者的下颌方便接触唾液。检查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咽部局部麻醉方式,待到麻醉起效以后,叮嘱患者反复地注气以及吸气,使内镜出现进镜与退镜状态,并旋转镜身以及勾取拉直,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使用手按住患者的上腹部起到助力的作用将胃镜传送至胃部。待到胃镜处于区域适合时应依次观察患者胃体、胃角、胃窦以及胃底,如果发现病变位置要立即记录下来。
检查注意事项:(1)患者在实施检查前需要告知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最佳时间需超过6h。若检查为当日上午,患者当日禁食早餐,且前1d晚餐后需禁食;若检查为当日下午,患者可以选择食清淡或流食类早餐,中午需禁食。(2)对于体质虚弱以及重症患者,一般其在禁食后体力较差,可以适当为患者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帮助患者维持体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检查结果。从胃部的多部位、胃体、胃角以及胃窦与胃底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病灶严重程度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同时观察患者胃溃疡诱发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为幽门梗阻、出血、穿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结果无意义;当P<0.05时,组间差距显著,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胃溃疡并发症检出结果分析
参与调查的患者共计145例,其中幽门梗阻共计39例、出血共计62例、穿孔共计44例,构成比分别为26.89%、42.76%、30.44%。
2.2 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分析
参与调查的患者共计145例患者经病理活检结果证实均为胃溃疡,其中包含了32例多部位患者、36例胃体患者、30例胃角患者、25例胃窦患者、22例胃底患者,检查准确率是100%。经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证实:31例多部位患者、34例胃体患者、30例胃角患者、25例胃窦患者、19例胃底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7.93%。胃镜检查准确率为97.93%和病理活检结果的100%相对比较低,但两组差异并不明显,且P=0.0817。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胃溃疡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广泛的特点。胃溃疡从广义角度来讲是出现在裂孔疝、贲门以及胃窦与胃角等位置上的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类疾病之一[4]。胃溃疡在发作时会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表现,此表现也是胃溃疡典型的症状,大多数疼痛发生在上腹部,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在左上腹部、胸骨或剑突后处。以烧灼样痛、胀痛、钝痛以及隐痛为常见。大多数胃溃疡患者疼痛出现时间在餐后的60min内发生,伴随着时间的推进疼痛感有所减轻和缓解,待到下次进餐时还会出现疼痛日复而至。但也有一部分胃溃疡患者无任何症状,或是在发作时直接出现穿孔以及出血等情况。胃溃疡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症状并不典型,给临床治疗以及诊断增加了难度,为此要想对患者实施准确有效的治疗,需要辅以诊断。在以往诊断中,常用方式为活体病理诊断,虽然这种诊断方式准确率几乎可高达100%但确诊时间较长,往往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随着医疗水平的成熟与提升,电子胃镜检查方式不断成熟,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与诊断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子胃镜属于一种能够插入到人体消化道以及胃腔中的医疗器械,也属于一种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疾病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在临床中主要用于诊断与治疗[5]。电子胃镜是由监视器、电子镜、冷光源、影像处理中心组成。将电子胃镜置入胃部以后,在微小物镜系统成像作用下将患者胃部情况传感到传感器上,在由接收到图像信号传达至图像处理系统,最终经监视器输出经过处理的图像[6]。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不断的完善,电子胃镜能够获得具备清晰度很高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与运作,在显示局部温度、黏膜局部血色素含有量、测定黏膜血流,最终起到诊断与评价疾病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本文研究提示,(1)参与调查的患者共计145例,其中幽门梗阻共计39例、出血共计62例、穿孔共计44例,构成比分别为26.89%、42.76%、30.44%,可见胃镜检查方式可以准确的检出并发症,为日后治疗提供帮助;(2)胃镜检查准确率为97.93%和病理活检结果的100%相对比较低,但两组差异并不明显,且P=0.0817,可见胃镜检查率较高,可以用于胃溃疡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胃溃疡患者临床诊断中,可采用胃镜检查方式,观察患者胃黏膜微细结构情况,并有效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胃穿孔以及胃出血等并发症,对提高疾病的准确率具有显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各院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