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通系统视角下流通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2020-01-18彭露露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2600
彭露露(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 032600)
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城市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城市最初的产生与发展受商品流通规模和范围影响,并由这两种因素所决定。夏春玉在研究城市和流通的关系时,将城市流通系统划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产品经城市外部系统流通进城市,进而形成了城市外部批发流通系统,构成城市产业;进入城市的产品在城市内部进行流通循环,形成了城市内部的零售流通系统,成为城市的服务产业。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又在推动产品流通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流通系统是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力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外部交易活动的层次化和专业化推动了外部交易活动向城市内部转移,这个过程为城市间关系强化突破空间上的限制提供了支持;第二,外部交易活动促进城市产业的形成,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为服务于城市的产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和条件。因此,城市外部流通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内部交易零售系统产生和发展,而零售系统的不断发展能够改善产品的供求关系,又促进了城市批发流通系统的发展。城市内部的商业人员受经济利益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在特定地方集合进行交易,形成了城市内部不同格局的竞争层次,产生了不同层级的城市流通系统。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许多批发商或零售商会出于成本、交通等方面的考虑进行城市内部转移,从而形成新的商业集合和竞争格局。
综上所述,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化二者间的关系表现为(见图1):城市外部的流通发展程度越高,就会推动“形成城市的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批发商业的形成和发展速度,有更多的收入流入城市,实现城市流通市场的扩张,进一步推进“服务城市的产业”的发展。城市外部交易对城市发展规模起到决定作用,而城市内部流通系统则能有效决定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的服务产业本身的发展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对“形成城市的产业”发展与繁荣具有很大的依赖,即可以认为城市外部交易是城市内部流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指标选取及计量模型设定
(一)指标选取
城市化水平(U)。衡量城市化水平最直接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于这项指标数据获取相对困难,且经过利用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结果适用性较差,因此最终选择“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作为其替代指标。程开明曾利用数据研究发现,非农业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进行替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流通业发展水平(C)。衡量流通业发展情况选择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城市流通系统。为确保研究的可操性、科学性,对城市流通系统的衡量从批发流通(W)和零售流通(R)两个方面进行,选择批发业产品销售额和零售业产品销售额两个指标对城市流通系统的内外部流通情况进行测量。
(二)模型设定
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发展分布不平衡,对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研究,会产生误差,造成估计参数的偏差。因此本研究将运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流通业与城市化关系模型,充分考虑误差,提高准确度。单项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图1 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化关系图
Yit=α+xit β+uit,i=1,2,…N;t=1,2, …T
实证分析
为使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和作用,本文选择2000-2010年国内各个地区与本研究指标有关的面板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对流通业和城市化的关系展开深入探讨。本文构建城市化水平和流通业发展水平关系模型,从城市流通系统的两部分内容构成和流通业发展水平共三个角度分别与城市化构建回归模型,所有分析均采用软件。
图2 关系系数变化图
表1 截面数据的分析结果汇总表
表2 不同地区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汇总
(一)截面数据分析
为减少数据误差,利用对数处理,经过处理后数据构建双对数回归模型,得到的回归模型为log(yi)=α+β·log(xi)+u,i=1,2,…N,利用软件对 2000-2010年国内不同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回归结果显示,2000-2010年,流通业对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且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批发流通系统W对提高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批发流通市场产生1%的变化时,会促使城市化产生0.181%的变动,且二者同向变动;零售流通系统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也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当零售流通市场产生1%的变化时,会促使城市化产生0.174%的变动。对比发现,批发流通市场对城市化的推动效果高于零售流通市场。
图2直观显示了城市流通与城市化关系发展的趋势,在2008年前零售流通对城市化发展具有主导的推动作用,随着批发流通市场的不断发展,批发流通系统超过零售流通市场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文对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化关系的阐述,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并优化流通系统的方式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
(二)面板数据分析
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以消除误差,构建W、R、和C的回归模型,所建立的计量模型为:log(yit)=α+β·log(xit)+uit,i=1,2,…N;t=1,2,…T。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表2中的结果显示,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流通业发展水平提高1%,城市化进程就会提高0.1292%,表明流通业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很高的推动作用。考虑空间分布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会对城市化产生影响,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流通业对城市化的推动效果最为明显,具体的作用效果为0.2697,且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0.1665)大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0.1322),表明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处于第二位的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影响效果大小为0.1644;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区位于第三位,影响效果大小为0.1329。中部与西部地区的零售流通的作用效果低于批发流通的作用效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以“形成城市”为主导,因此需要优化批发流通系统,进一步推动零售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消费市场的有效扩张。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进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信息等资源的集散地,所以城市的流通规模逐渐增大,促使商业资本活动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具备很好的自然资源,环境良好,因此在自然资源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可以推动流通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城市化发展相较于西部地区成熟,但由于城市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动力缺少,导致促进作用效果较低。
图3 密度经济
图4 回归结果的散点图
图5 流通效率对城市化的散点图
表3 城市化率与流通效率相关数据汇总
表4 标准化后的数据汇总
城市的形成和边界:流通效率与密度经济
深入探讨流通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可以发现,流通业主要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经济结构等方式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高效率的城市流通系统不仅能够吸引外部相关资源向城市转移,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经济结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进而改善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的形成必然会推动各类资源涌入城市,产生经济集合效果,学者晏维龙用“经济密度”解释这种经济集合效果,他将经济密度解释为单位空间内集合的各类资源价值总量。经济密度的增加会导致流通成本出现变化,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D0称为密度经济的临界点。
从图3可以看出,临界点前经济密度的增加会促进流通费用的降低,但当经济密度大小超过临界点后,经济密度的增加会导致流通费用的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密度不断升高超过临界点后,城市化发展会产生交通拥挤、房价过高、地价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城市环境变差。而要改善这一问题,可以利用技术进步手段进行解决,如进行智能交通控制、增强基建水平等,增加城市容量,进而推动D0向右移动。
基于流通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实证分析探讨城市化水平与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而为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与支持,表3为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汇总。为了减少误差,使数据计量标准统一,对表3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过程。得到标准化数据,如表4所示。构建城市化率(W)和流通效率(η)的回归关系模型:
η=0.2419w3-0.3904w2+1.137w+0.2391R2=0.922
利用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结果如图4所示。图4结果显示,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密度出现在D0临界点的右边,可见城市化发展问题较多,密度不经济现象严重,城市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商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更换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位置,再次构建回归模型:
W=-0.1662η3-0.3119η2+1.0557η+0.2018 R2=0.9082
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5所示。图5结果显示,流通效率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效果不断降低,呈现下降趋势。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流通业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效果下降,因此本研究选择城镇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指标,需要从流通的多个角度考虑其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流通效率的构成情况,从流通周转情况、人员、资本以及规模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讨流通对城市化的具体作用机制。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本文利用SIMCA-P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W=0.3228·ZZL+0.353·RYXL+0.2202·ZBXL+0.3153·GM XL
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流通周转、人员、资本以及规模四个维度对城市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作用效果系数分别为0.3228、0.353、0.2202和0.3153。周转率作为流通速度的衡量指标,越高表明资源在城市内外部流动就越快;人员效率越高,个体的收入就越高,城市能够从外部获得的资源就越多;而资本和规模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城市企业收入,促进全新交易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一)结论
本文在城市流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0年各地区的流通业和城市化相关数据,对流通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展开研究,深入探讨流通业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城市化水平指标、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并从流通系统的两个方面、不同地区差异等三个角度探讨流通水平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的结论如下:
流通业发展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其两个方面均具有推动作用,但呈阶段性。2000-2010年,二者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主导地位呈现出前期零售流通主导、后期批发流通主导的现象,表明前期的零售流通能够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持,而后期的批发流通可以有效缓解或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流通业对城市化水平的推动作用呈现出区域性不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流通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城市化发展,而中部地区由于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导致流通业对城市化的作用效果最低。
城市化水平具有反作用力。城市发展水平与流通效率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当城市经济密度过高而超过临界点时,城市发展会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城市化进程受阻。
(二)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流通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制定,从而推进城市的转型升级。因此,城市转型升级应做到如下方面:
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突出流通系统两个方面主导地位的转换,即城市发展前期以批发流通为主导,扩展城市发展规模,而城市发展的后期则需要零售流通为主导,重视城市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市场的开发。
针对区域性差异的现象,应该重视发挥地区优势,重视当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尤其对中西部地区而言,需要充分发挥批发流通的重要作用,汇集外部各类资源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支持。
对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关注流通业在城市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通过技术手段为缓解或解决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