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消失”的石鲁

2020-01-17郭翔妹

人民画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艺术

郭翔妹

出生于1919年的艺术家石鲁,是中国美术史论界公认的20世纪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巨匠,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革命文艺家中最杰出代表之一。2019年12月10日,正值石鲁先生誕辰100周年,展期两个月的“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观众跟随他的400余件作品,再次回顾石鲁璀璨的艺术人生。

石鲁,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县人。为了致敬“石涛”和“鲁迅”,表达其崇高的艺术理想和精神信仰,他改名石鲁。

自幼家庭文化氛围颇佳的石鲁,爱好美术。1934年,15岁的他进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8年,从小不乏抗争精神的他肄业于四川华西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起的10年间,石鲁先后在延安的陕北公学、西北文艺工作团、《群众日报》社、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木刻版画作品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1942年,在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创作了《东方欲晓》《延河饮马》《南泥湾途中》等作品,尽显革命生活对画家情感的作用。

这期间,石鲁的作代表作还有版画《群英会》《打倒封建》等。《打倒封建》刻画了农民大队进入地主庄园的场景,在对人物形象的表现、整体的画面结构以及对艺术形式的把握上颇为精彩,具有革命史诗般的价值。

石鲁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不是场景再现,需要艺术家认真思考艺术规律,力求在构思立意上新颖、丰富、含蓄,并对特殊形象和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感悟。

新中国成立后,石鲁被派往西安工作,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大潮,而立之年的石鲁保有激情和强烈的创作冲动,作为新中国陕西美术事业的推动者,他倡导深入生活,与建设者同吃同住,在青海藏区、宝成铁路、兰新铁路建筑工地,祁连山、乌鞘岭等地创作,用笔触深情展现风土民情,为劳动人民画像。他提出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成为当时陕西美协创作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创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北方诞生的画派—长安画派。长安画派以西北自然、风物、人情为主要载体,创新了中国画的同时,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955至1956年间,石鲁到印度、埃及等地写生。域外的写生之旅给了他关于中国绘画的新启发—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绘画艺术,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立足。石鲁一贯读中国古典美学著作,临摹历代名家法书、绘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

195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石鲁接受了以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为题材的中国画命题创作任务后,创作出的《转战陕北》奠定了他在美术界的地位。石鲁的女儿石丹回忆,那时石鲁被抽调到北京,住在齐白石旧居进行创作。他不断地构思、修改,力图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转战陕北》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和山水画的界限。用大江大河的气势展现人的磊落,“人亦山水,山水即人”。

石鲁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几年中,创作了一大批中华山河新风土人情的经典之作,与一批革命历史主题画一道,筑起了他的艺术高峰。

1970年之后,经历人生起起伏伏的石鲁重新拿起画笔,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这阶段他的绘画题材大多是华山、黄河、花卉和动物,诗书画印结合等,基本属于传统文人画形态。石鲁在1972年创作了《玄武图》(即《龟蛇图》),对此他说:“蛇动、龟静,执一不动中的动,为天下式。大巧若拙即此。”

1981年,石鲁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在《答美国友人问》中说道:“我常常书写‘艺道方长的字,我的艺术道路还长着呢!是人民生活使我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病)治好后,还要继续走向生活,走向民间。我最感兴趣的是到生活中去。”这一年,石鲁在刚刚成立的陕西国画院还为陕西南部赈灾画了一张大幅《荷花图》,遗憾的是,这竟成了他的封笔之作。1982年8月25日下午,石鲁病逝。

作家李建彤在《永不消失—忆石鲁》中写到:“石鲁的一生,活得刚毅倔强,他活得有声有色,他活得有爱有恨,他活得光彩夺目,这一切的一切,似乎转眼即逝,但他又在我们眼前,永不消失。”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艺术
Jazz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