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ICU救治早期家属探视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01-17林丽英陈丽娟林丽珠
邓 凤, 林丽英, 陈丽娟, 林丽珠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症监护室, 福建 福州, 350014)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存质量,其家属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1]。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病情突变恶化即被送往ICU救治,此时患者和家属都将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而在患者救治早期,医护人员关注重点在患者,容易忽视探视家属的内心想法和感受。研究[2-3]表明,ICU患者家属探视的心理需求明显高于其他护理单元。如果家属探视的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家属的探视体验,大大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通过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在ICU救治早期家属探视时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掌握其共性诉求,以期为今后的探视管理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ICU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属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为恶性肿瘤,且入室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16分;②患者入室≤72 h;③家属年龄≥18岁;④系患者的直系亲属且为主要探视人(每日均参与探视且每次探视时间≥20 min);⑤患者家属精神及认知正常,无沟通障碍;⑥知晓患者病情;⑦知情同意。本研究访谈对象的纳入至受访者的资料重复且达到饱和即中止,最终纳入8名,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受访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⑴访谈内容: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方法,与家属面对面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4]。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5]的相关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6-8],制定访谈提纲,内容如下:①您探视亲人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感受?您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③探视期间,您最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取什么信息?④探视时,您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什么?⑤探视时,您想的最多的是什么?⑥探视过程与您预期的想法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访谈期间,访谈护士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地解释和描述,并酌情进行追踪性/探索性提问,例如:您能不能再描述得详细些?能举个例子吗?等等,引导受访者做更细致化的阐述,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受访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受访者按访谈先后顺序进行编号,P1~P8,以便保存访谈信息。每人访谈20~30 min。⑵访谈地点及时机:访谈地点在家属谈话间或科室会议室。访谈时间安排在家属探视结束后。
1.2.2 资料整理分析: ⑴资料整理:访谈者每次在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录音与访谈中的笔记材料整理成案。⑵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最终资料进行分析。①仔细阅读整理成案的资料;②提取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③对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分类;④将形成编码后的观点凝聚成主题;⑤列出详细的陈述;⑥析出相似观点;⑦最后返回受访者处求证。
1.2.3 质量控制:①预访谈,完善访谈提纲:将初拟访谈提纲用于2位危重患者家属,根据访谈情况对访谈提纲进行必要调整,以便更好地挖掘信息。②提供适宜的访谈环境,营造合适的氛围:访谈时除确认、澄清受访者观点,不加以个人主观判断,以免影响受访者的信息陈述,促使受访者的自由、轻松、完整地表述。③每次访谈过程,研究者均需亲自参与,以便准确把握信息。
2 结果
2.1 紧张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并存
2.1.1 紧张焦虑: 进入ICU的恶性肿瘤危重患者除了突发急症,也有癌症晚期的情况,家属在知晓基础病情的情况下难免感觉紧张、担心。P1:“我仍然会有担心,紧张,因为当我爸被送进ICU后医生给我谈病情时,我的心理落差很大,说我爸病情还是比较严重的,整个人手脚都软了,他病情变化这么快,一时觉得接受不了。然后在外面一晚上也都没有见到我爸,心里总是不放心。”P2:“每次探视都有些紧张,毕竟第一次经历这种紧急情况,我妈妈也是经过抢救才进来这里,而且情况很突然。”P7:“听到孩子病情比较重的时候,我是很担心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毕竟孩子才15岁,很小,也就这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我也希望她能好好活着。”
2.1.2 疾病不确定感: 疾病不确定感[9]是指个体缺乏确定与疾病相关事物的能力。恶性肿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意味着“不治之症”,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也随之而生。P3:“我都还没完全接受我爸的病情,现在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都不知道我爸以后还会不会好起来。”P7:“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孩子能活多久,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离去,我只想她在最后阶段能够不那么难受地度过。”P8:“本来做完手术几天了,整个人都还好,今天突然喘不过气来,送到这里来治疗几天,应该会治好吧?”
2.2 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需求迫切
2.2.1 知晓病情: 所有受访者均表示最想知道的信息是关于患者的病情。P1:“希望医生护士能第一时间给我说明我爸今天的治疗情况。”P3:“最想和医护人员交谈病情、想知道病情的进展。”P5:“最希望知道的还是病人的病情,你们的回答基本都能让我知道我想了解的情况。每次进来管床医生都会单独跟我解说病情,他人很好,我很感谢他。”P8:“毕竟是病情加重才进来的,所以最想知道病情有没有好转,即使有恶化的情况我也希望得到如实告知,这样我们家里人心里也有准备。”
2.2.2 了解患者个人特殊情况: 大部分受访者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因此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及其处理方式非常了解,其在探视时会格外关心这些问题。P1:“我爸以前有脚酸、腰酸等症状,我每天有空就会给他按摩,在这里护士可能无法做到,这样的话我爸可能就会难受,但是因为插着管不方便表达,所以来看他的时候还想知道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困扰。”P7:“我孩子在得脑瘤期间偶尔会抽搐,她左脚会僵直,那样她是难受的,我每次都要使劲给她把小腿往内侧弯起来并在下方垫个薄枕头,这样她就给我眨眨眼睛表示好多了......你们也可以这样给她摆体位,要不然她其实很痛苦......对,如果没摆好体位,她因为难受心跳都会增快。还有她只适应左侧卧位和平躺。每次来探视,我也很想知道她有没有再抽,有没有难受。”
2.2.3 了解患者日常情绪状态: 由于了解患者的性格,有家属特意说明这方面的信息需求。P6:“......进来治疗期间,她的配合度怎么样?有没有抵触情绪?感觉亲人在ICU里面其实很孤单,周围环境又陌生,又难受,这样她心里也不好受。希望医生护士多给病人鼓励、安慰,这样她也有精神,也会更加努力配合,早点好起来。”
2.3 注重医护质量及水平
多数受访者表示探视完感觉比较安心,感觉医疗技术好、环境好。P1:“看到我爸爸后,整体比较放心,因为看到护士面带微笑地接待我,同时解说了病情,让我感受到安全感,而且这里的环境整体让我感觉比较放心,比在病房待着的时候放心。这样,我爸爸就有希望好起来。”P4:“进入ICU后感觉是放心的,因为看到父亲生命体征平稳下来了,今早来探视,镇静药都停了,精神状态看起来好多了,还和我们说话了。感觉ICU的环境比想象中的满意,空间比较宽敞,不会让人感觉压抑,相比小一些的医院而言。而且,你们的医疗技术比外面病房精湛,我父亲在这里治病也更放心。”P7:“相比老家医院的ICU,这里的医生护士更负责任,技术更好。就是进来看孩子的状态会比之前好、稳定,心里就比较好受些,以前在老家医院的ICU,我们人在外面就能听到孩子在里面哭,说明她也觉得这里的照顾更好。护士会为我们病人着想,比如我们自己买的护理垫,床边护士会为我们省着用,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护士很用心的,这也是减少我们开支的一部分。”
2.4 探视限制较多
部分受访者表示探视不满意的原因是限制较多,如探视时间不足、次数少等。P1:“想拍视频给家里人看一下,让他们放心一下,但是你们规定不可以,我本来也了解一些ICU的规定和制度,所以都配合了。”P5:“其他都很好,我就觉得一天就一次探视,探视时间太短。”P8:“如果可以,建议一天能够探视两次。”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患者在ICU救治早期家属探视时的情绪反应原因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突变,收住ICU,对家属而言是一种应激事件[10],突如其来的压力无疑让家属处于焦虑之中。研究[11]表明,重症患者家属在患者入住ICU后,普遍有焦虑情绪,并且居于较高程度[12]。主要探视人通常是与患者最亲近的亲人,他们都心系患者的病情安危,且患者在救治早期,病情发展不定,加之由于ICU病房管理制度的限制,家属不可以守在亲人身边,也不便动态知晓亲人的病情进展,这更加剧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另外有研究[13]表明,ICU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受访者也提到,因为不确定患者的疾病预后,又对疾病相关知识、病情理解程度不够,而为此感到紧张和焦虑,这也是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原因。
3.2 恶性肿瘤患者在ICU救治早期家属探视体验对护理工作的启发
3.2.1 充分做好探视准备工作: 做好探视准备工作有利于确保探视顺利进行。首先需提前做好探视制度的宣教,加深家属对ICU探视制度的了解和理解。管床护士在探视前需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使患者仪容仪表整洁,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此外,有受访者对探视提出意见:“希望需要我们家属做的事情,比如买日用品等能够在探视前提前告诉我们,这样我们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不影响探视时间。”因此,需提前做好家属这方面的信息传达,同时探视期间尽量避免影响家属探视的操作,以便让家属和患者更好地接触。
3.2.2 让探视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 收住ICU的恶性肿瘤患者,救治早期病情危急,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最为担心。访谈结果表明,家属探视期间最想获取的信息就是关于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探视制度的限定,短时间的探视使家属对病情的知晓程度有限,导致部分家属探视完仍忧心忡忡。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让探视家属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我科在早期研究[5]中运用SBAR模式与术后患者家属进行病情方面的沟通,有一定成效,后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调整,运用于危重患者病情介绍,让管床护士能更有效地与探视家属沟通。此外,如果遇到患者病情复杂,管床护士不便一一解说的情况,可告知主管医师患者家属对病情知晓的需求,让家属尽量知晓病情,避免不必要的忧虑。
3.2.3 关注探视家属的情绪反应及诉求: ICU医护人员需提高对探视家属心理感受方面的关注度,及时引导和鼓励家属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样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有研究[13]表明,采取越多积极应对方式的家属,其疾病不确定感越低。此外,护士在与家属说明病情的同时也需根据家属的诉求给予明确答复,并做好特殊情况的交接班,以免家属对患者受照顾的情况心存疑虑,致使其产生不信任感。
3.2.4 继续提高医护质量,提升医疗水平: 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多名受访者表示因ICU医疗技术和设备都更优越而感到心安,因此,不断改进和提高医护质量、提升医疗水平,才是让家属安心的有力保障。
3.4 小结
恶性肿瘤患者在ICU救治早期,其家属情绪复杂、压力巨大。李丽等[14]研究发现,在ICU患者救治早期阶段,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偏执问题突出,自身的压力感受与实际承受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如果家属在探视阶段未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心理安抚,内心的负面感受势必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患方满意度、医患关系。故在恶性肿瘤患者ICU救治早期,护理人员应做好探视期间的护理工作及与探视家属的沟通交流,尽量解答家属的疑问,消除家属的忧虑,鼓励家属积极应对,以此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患者家属的探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