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PICC”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2020-01-17庞启媛郭丛兰潘婷婷苏西凤
庞启媛, 李 玲, 郭丛兰, 潘婷婷, 丁 雪, 苏西凤
(1.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人民医院 护理部, 贵州 贵阳, 550002; 3.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毕节, 55000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其传统管理方法是由护士将患者PICC置管信息和维护信息手工登记于PICC维护手册及护理记录单中存入病历[2]。但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患者治疗间歇期的维护和信息的管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记录繁琐、内容不全、信息不易追溯、实施质量监控困难等[3]。国内现在有少部分医院根据各自工作需求自行组织开发了PICC置管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记录患者的置管信息和维护信息,基本实现了对患者置管维护信息的记录及统计查询功能[3-5]。但目前多数PICC管理系统只能局限在其一家医院内使用,不能多家医院共享PICC患者信息,而且信息仅医护人员在医院内查看,患者不能自主查看,不利于患者转院后的导管维护。针对以上情况,本医院研发了可供多家医院及患者互联网在线共同使用的“互联网+PICC”信息管理平台,现将该平台的设计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平台系统设计
本信息管理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开发,直接在手机微信端运行,包含手机微信端和电脑浏览器端两个操作入口。系统采用BS架构,不存在系统升级同步问题,系统的服务端采用了PHP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了MySQL,考虑到安全因素,租用的是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的阿里云,整个服务器部署在Linux操作系统上。
1.1 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全程采用身份证号码作为患者和护士的唯一标识,从源头解决用户的身份识别问题,确保整个系统数据的统一。数据库模式主要如图1所示:t_user_info用于存储患者信息,t_nurse_info用于存储护士信息,t_picc_info用于存储置管建档信息,t_user_pipe _ repair用于存储置管维护信息。
图1 信息储存
整个系统充分考虑了医院的复杂场景,可支持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医院协同进行置管建档、维护、拔管,并在整个系统中引入日志,针对于每一次数据的变化均进行了记录保存,确保了数据的可追溯性。
1.2 平台功能
本平台使用分为管理者(后台)、护士、患者3个权限,包含建立PICC档案、 维护转档、查询统计、维护网点查询、维护提醒、输出打印、健康知识推送、留言及评分功能。
1.2.1 建立PICC档案: 档案含4个部分,①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联系方式。②置管信息:包括诊断、是否首次置管、置管时间、置管地点、穿刺者姓名、穿刺方法、穿刺手臂、穿刺静脉、导管品牌、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导管插入长度、导管外露长度、臂围(肘上10 cm)、过敏史、PICC的用途等。③维护信息:包括维护日期、管路是否通畅、臂围、导管外露长度、是否更换敷料、是否更换接头、有无阻力、并发症及处理方法。④拔管信息:包括拔管日期、拔除原因(计划拔管/非计划拔管)。
1.2.2 维护转档: 本平台可供多科室、多医院互联网在线共同使用,系统内包含本省内各家维护网点医院名称,各网点医院的护士只需关注本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注册,经后台审核通过后即可使用(详见图2)。维护转档是指患者在平台系统内任意一家医院“A医院/科室”完成PICC建档和部分维护工作后,需要到系统内的另一家医院“B医院/科室”继续维护时,患者或护士只需在手机上选择“维护转档”,即可将维护权限转到“B医院/科室”,转档后两个医院/科室都能查看得到此患者的PICC建档信息及维护信息,但只有当前的“B医院/科室”能添加患者PICC维护信息。
1.2.3 查询及统计功能: 患者除了可以在本平台的公众号上查看自己的PICC信息外,还可查询省内所有PICC维护网点医院及科室。护士查询患者信息时,系统支持模糊查询,不需输入患者全名,仅输入患者名字中任意一字即可查询到患者信息。统计录入的各项信息数据皆可进行统计查询。
1.2.4 提醒功能: 平台能根据患者的维护时间自动向患者微信发送维护提醒信息,时间默认为7 d提醒1次,护士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更改维护提醒日期。系统自动提前1天发送提醒信息给患者。
1.2.5 输出打印功能:录入的患者PICC信息可以在电脑端以文字表格形式导出打印纸质版。
1.2.6 健康知识推送: 患者关注平台公众号后系统会自动向其推送PICC相关知识链接,内容包括PICC的定义、适应人群、优势、PICC置管后的护理、PICC置管后功能锻炼操以及带管出院时的注意事项。健康知识不仅限于文字,还包括图片、视频等内容,便于患者查看理解。
1.2.7 留言及评分: 维护结束,患者可在平台上对该次维护进行评分,通过平台进行留言,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留言解答疑问。
2 使用方法
患者通过扫描本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并进入公众号“患者中心”填写基本信息注册后,由置管护士进入公众号“护士中心”审核,并为患者建立置管档案。护士为患者建档只需点击手机上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填写完毕点击“提交”则完成建档。建档完成后可添加维护及拔管信息。若护士填写漏项,平台会自动弹出提示,提醒护士完善信息。见图2、图3。
图2 转档维护流程
图3 审核流程
3 应用效果及分析
医院3个PICC相关科室试点应用后,陆续推广至省内其他医院使用,现已有8家不同级别医院使用本平台,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端和电脑端使用“互联网+PICC”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PICC管理和宣教工作。截至今年10月系统运行8个月时间,平台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780人,置管建档542人,实现了多科室、多医院以及患者互联网在线共享PICC信息。各医院护士及患者在使用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可度较高。
微信是当下最流行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开发技术成熟,易于衔接第三方资源及信息共享[6],2018年微信已实现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面积覆盖。同时,微信公众号具有开放平等、增强互动、数据统计、自动回复等多个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作为平台进行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简单、易于操作。护士、患者可以直接在微信上操作,无需另下载APP,不占用手机内存,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度[7-8]。
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发的“互联网+PICC”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患者多网点维护,保持PICC置管后维护信息的连续性及可追踪性,优化了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PICC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