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01-17欧阳振中申少华吕文明姚运先
欧阳振中,申少华,吕文明,姚运先,白 珊
(1.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保护类专业群是由一个龙头专业和五个骨干专业所构成的示范性特色型专业群。其龙头专业为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其骨干专业为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该专业群于1979年开始招生,40年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示范性特色型专业群建设为思路,形成了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为环境保护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群的优越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教融合效果,特对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
1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
专业群是由一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专业,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骨干)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其特征是一个龙头专业、两个共同背景(行业背景和社会联系背景)、三个共建共享项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其中课程体系既是专业群的重要特征,也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做出科学构建无疑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欧阳振中等[1]讨论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机制。白珊等[2]研究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石兆[3]剖析了卓越职业院校背景下高职现代商贸服务业特色专业群建设。王钊[4]分析了职业教育面向建设领域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建设。刘美萍[5]探讨了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健康照护特色专业群建设与实践。韩燕[6]探索了“双高”建设背景下学前教育特色专业群建设。
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仍存在诸如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不高、龙头专业的示范性不够、骨干专业的差异性不大、专业群的关联性不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教融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是通过充分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龙头专业的示范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专业群的关联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所组成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1 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关键,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决定了课程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环境保护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够从事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的“多面向、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就是说环境保护类专业群学生应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业务+劳技+审美)、身心健康等方面达到“高素质”,在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群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达到“宽口径”;在基本能力、专业群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达到“强能力”,以满足环保行业多职业面向的要求。由此可见,环境保护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可以科学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为各类课程的确定打下坚实基础。
2.2 龙头专业的示范性
环境保护类专业群的龙头专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是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建设示范专业、湖南省首批省级精品专业、湖南省首批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2011年),是专业群内的优势和强势专业,是骨干专业的领头雁,对专业群内弱势专业整体提高的带动示范性作用十分明显。利用龙头专业的示范性可以科学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群基础知识、实践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专业群基本能力、实践能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
2.3 骨干专业的差异性
尽管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骨干专业会深受龙头专业的影响,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等五个骨干专业,各具特色,差异明显。利用骨干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可以科学设置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实践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素质。
2.4 专业群的关联性
专业群内各专业的行业背景和社会联系背景基本相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关联性。利用专业群的关联性可以科学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拓展知识、实践知识,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
2.5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在专业群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专业群内各专业在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等方面一直共建共享,具有共享性。利用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可以科学设置专业群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专业群基础知识、专业拓展知识、实践知识,培养专业群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3 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群的优越性,针对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实施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科学构建的原则,即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龙头专业的示范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专业群的关联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21313”课程体系,即课程体系(约2400总学时)中公共基础课程约占20%,专业群基础课程(含实验)约占10%,专业核心课程(含实验)约占30%,专业拓展课程约占10%;实践课程(不含实验)约占30%。
3.1 公共基础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教育部要求,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龙头专业的示范性,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约480学时,其中公共必修课程约12门,420学时,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体育分项、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约2门,60学时,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中华民族精神等课程。
3.2 专业群基础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群基础知识,培养专业群基本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龙头专业的示范性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开设专业群基础课程(含实验)约4门,240学时,主要包括环境(生态)学、基础化学、环境工程基础(原理)、分析检测、环境工程制图(CAD)等课程。
3.3 专业核心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和专业群的关联性,开设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专业核心课程(含实验)约12门,720学时。环境保护类专业群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保护类专业群专业课程开设基本要求一览表
表1(续)
3.4 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拓展知识,培养专业拓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和专业群的关联性,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含实验)约8门,240学时。环境保护类专业群各专业拓展课程开设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3.5 实践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龙头专业的示范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开设实践课程(不含实验)约4门,720学时,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60学时)、顶岗实习(400学时)、毕业设计(200学时)和1~2门专业综合实训(60学时)。
4 结语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群的优越性,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环境保护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科学构建的原则,即通过利用目标定位的准确性、龙头专业的示范性、骨干专业的差异性、专业群的关联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可以科学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20%)、群基础课程(10%)、专业核心课程(30%)、专业拓展课程(10%)和实践课程(30%)所构成的“21313”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教融合效果,培养“多面向、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环境保护类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