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1-17梅木青焦爱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梅木青,焦爱新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梅木青1,焦爱新2

(1.浠水县竹瓦中学,湖北 浠水 438200;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国家政策的进步更新、是职教改革的现实需要、是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坚持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探寻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政府和社会层面加强价值引领、塑造价值导向、优化宏观环境,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自身层面要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提高教育实效。

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研究和探寻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路径,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全新的研究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制作或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精神理念,表现在思想层面上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就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表现在目标层面上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故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为此,“工匠精神”一度成了现代社会的高频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体魄,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培养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高职学生道德素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的根本要求,不断丰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会在传承优秀传统资源的同时融入新的资源。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体现了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高度肯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政策的进步更新

国家教育战略的更新和进步受国际社会、国内政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等不同因素影响。中国要向制造大国、制造强国迈进,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有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必然要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正好符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势必成为国家教育战略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职教改革的现实需要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转变高职教育理念,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自发地谋划自己的未来,自觉地提高自我认知和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了解、弘扬、践行工匠精神,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树立成长目标、实现伟大理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和职教改革的需要。

(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

工匠精神的内涵符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工匠精神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方向。发挥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从人成长的角度去培养“四有”人才,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资源、新的内容。高职学生在课内课外真正地去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将会进一步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道德水平,塑造高尚品格,全面自由发展,拥有新时代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工匠精神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符合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

(一)坚持守正创新原则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和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坚持以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工匠精神本身要求不断创新育人模式和教学方法,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体验工匠精神、塑造个人品格、活跃创新思维、提高专业能力,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工匠精神本身要求不断创新,要结合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匠心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发掘工匠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只有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将古代的匠人精神为今所用,也才能让今天的工匠精神为后所用,实现传承和创新相统一、继承和发展相统一。

(二)坚持知行合一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典哲学都强调了知行合一、勇于实践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原则。要求高职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明辨是非、不断成长。同时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必须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将专业技能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增加模拟面试、就业招聘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好社会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运用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去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教育规律,及时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结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专业特长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创造,既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实践着手去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而形成较好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实现自身的思想提升和人格塑造。

(四)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为了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原则。目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被全社会所认可,但劳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五育并举”的格局和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探寻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正好强化了劳动实践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从教学原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思考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的路径,思考课堂理论怎样指导课外实践,思考工匠精神怎样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全面地深层次地了解工匠精神的理论实质和精神内涵。工匠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及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对加强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将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用工匠精神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多层面去探寻融入路径。政府和社会层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价值引领,塑造价值导向,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健全用人机制,完善就业制度,提高劳动待遇,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宏观环境。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高职院校自身层面去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

(一)转变思想观念,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领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真正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和实践行为指导,通过工匠精神的宣传、渗透、熏陶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经过办学经验的长期积累和办学能力的科学论证,设计、定位出来的对于人才培养活动的最终合理化和理想化目标,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在正确价值导向下更新现有的办学理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要遵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育人观念;要扭转“一次性”教育理念,要摒弃陈旧的办学思想,用发展眼光推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尊重高职学生个体特征和个性发展,时刻关注每一名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国家教育战略、时代现实需要和个人发展要求。

(二)明确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设为公共必修课程

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是实现教育最终目标的重要载体。在劳动教育公共课程进行时,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讲授劳动知识,开展劳动实践,锻炼劳动技能,弘扬工匠精神,融入并结合工匠精神去解决高职学生职业选择、求职面试、创业实践等具体问题,培育高职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观。将工匠精神作为教学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把平时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人和事通过讲劳动故事、颂劳动事迹、学劳动模范等方式展现给学生,让高职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理解和领悟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入心入脑、上肩上手、付诸行动。高职院校要尽快建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和管理制度,把工匠精神的时代性、先进性、创新性渗透并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同时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和强化学生为人 民服务的大局意识,进而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真善美等精神层面的现实价值。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方式,既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要评价学生掌握、运用、践行工匠精神的程度和效果。

(三)注重队伍建设,用工匠精神引领教师教书育人

教育,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应该具有优良的个人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要想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去理解和践行工匠精神,教师自己先要具备工匠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要有严谨治学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不断创新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和教书育人的职业能力,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磨练、不断积累、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融会贯通,才能够切实解决高职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人格魅力,才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提升。教师开展工作要认真负责,保持精力,追求真理,牢记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引导,用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爱岗敬业、提高自我的精神内涵来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在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专业扎实、技能过硬、爱岗敬业、大胆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中,在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带领广大学生积极践行工匠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用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引导,让高职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理解,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通过学校宿舍楼、教室、实训室、食堂、操场等显眼位置的宣传栏以及校园网、广播台、校报等宣传渠道,弘扬工匠精神、解读国家政策、讲解劳动故事、宣传劳动模范。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各类专业社团的作用,建立有关劳动教育的社团、协会、研究会等,搭建研究、讨论和实践工匠精神的交流平台,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动。要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作用,要求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去熏陶、去感化、去启迪、去规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用真实事例和感人故事去引导和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挖掘、选树、培养、宣传身边的优秀学生典型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引导高职学生学习典型、赶超典型、争当典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让工匠精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五)强化知行合一,用工匠精神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我们要为高职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活动的条件,让高职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领会工匠精神。从政府角度,为高职院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合作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建立和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高职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让高职学生尽早亲身体验工匠精神。从企业角度,要积极探寻和高职院校合办教学实践基地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既宣传了企业的优势和特色,又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从学校角度,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各种办学资源,指导学生社团积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等教学实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理论联系实际,让高职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学生角度,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敢于挑战、不怕吃苦,要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去积极参与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主动融入集体、融入企业、融入社会,要零距离地向社会、向企业、向师傅学习,学习人际交往、学习企业文化、学习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六)创新教育方法,用工匠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忽视了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完全实施个性化教育。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差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每个同学的思想状况、人生态度、价值追求不尽相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的基础上要凸显个性化教育,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鼓励高职学生把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经常性地有选择地观看一些介绍“大国工匠”的影片和书籍,让高职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启迪,让高职学生充分建立自信和张扬个性,引导高职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同时要给足高职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从实践中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从而自觉地自发地自愿地去理解和领悟工匠精神。

四、结语

弘扬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光荣,学习劳动模范,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内容,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人民教师要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育人导向,把准时代脉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1]刘洋.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6).

[2]张苗苗.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思想教育研究,2016 (10):49-52.

[3]王磊.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1(5):94-96.

[4]张义俊.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 培育的融合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1):32-35.

[5]罗碧莹,张伟.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 教育的融合路径[J].管理观察,2020(7):130-132.

[6]储玲,张晓冬.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7):139.

[7]王振宇.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 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7):185-186.

On Path of Integrating Craftsman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i Muqing1, Jiao Aixin2

(1. ZhuWa Middle School, Xishui County 438200 Hubei; 2.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the progress and renewal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tudents' growth.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innovation,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tudent-oriented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integrate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vigorously promote“craftsman spiri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to strengthen value guidance, shape value orientation and optimize the macro environment. More important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Craftsman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020-09-14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GB16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课题“‘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2020C2011119);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寻访‘大国工匠’,培育‘工匠精神’”(2020X008)。

梅木青,男,湖北浠水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焦爱新,男,湖北浠水人,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2-1047(2020)05-0074-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0.05.19

[责任编辑:侯利平]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