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17胡春光张茜夏明红
胡春光,张茜,夏明红
疫情期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胡春光,张茜,夏明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部课程全面实行线上教学。外科护理课程团队针对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课程的特点,采取了整体教学调整措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研究疫情期完全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改进策略并实施。同时指出线上教学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二者互有优点,只有线上线下一体、各项信息化手段和传统教学全面整合,才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新冠肺炎;线上教学;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
由于近些年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连续多年出台相应文件[1-2]指导中职和高职教育体系的衔接,提倡职业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全面改革[3-5]。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我国大爆发,黄冈是疫情的重灾区,受疫情影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教师均不能返校正常上课,我们团队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6],所有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课程全部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线上教学中的优势作用。疫情期已经持续7个月,2020年上半年的外科护理教学已经结束,现将本团队疫情期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线上教学的实践以及思考阐述如下。
一、疫情期间外科护理课程团队采取的整体教学调整措施
(一)重新调整授课计划
外科护理是两学期课程,本学期是外科护理教学的第二个学期。本学期期初,课程团队考虑到疫情不知要持续多长时间,以及线上教学的局限,特重新调整了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授课计划:将实训教学项目调整至本学期的后半段(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一旦后期学校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外科护理团队还可以在学校继续完成实训教学),并且微调了部分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线上教学的特点。随着线上教学的持续,学生返校无望,教师在学校开展实训教学已经不太现实,随即,团队重新调整了后半段的实训计划,将部分简单的实训项目以视频、图片以及教师的PPT讲解来代替,中间增加提问以及习题练习环节。对于线上教学难度较大的实训项目则直接替换成普通的理论课,使教学尽可能接近第一学期前制定的课程标准。
(二)重组教学班级
鉴于目前很多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同时给上百名学生上课,组内采取了多班联合直播上课。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按原来小班上课时教师人手过紧的问题;二方面,也给老师和学生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应对网络直播过程中掉线、卡顿、平台及电脑障碍等;第三方面,由于上课的总体课时量减少了很多,团队教学准备时间更加充足,课堂设计更加具体、高效合理,团队成员之间协作共建课程更为方便。疫情期间,外科护理课程团队教师按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各个班级的线上教学工作。
(三)统一教学平台
近三年来,学校一直都在倡导广大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本课程团队从2018年起就开始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但截止2019年年底,信息化平台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并没有完全代替教室教学。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我校全部课程均采用线上教学。由于学校要求使用学校自己的云教学平台(主要是便于学校教务部门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实施数据化管理。本平台除了没有开通直播,其余常用功能全部具备),外科护理团队学期初通过摸索使用多种直播平台,最后确定了中高职衔接外科护理班级统一采用学校的云平台+腾讯课堂联合开展线上信息化手段教学。
(四)共建及统一使用教学资源
鉴于疫情期间本课程团队总的课时量减少了很多,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笔者将前期(主要是2019年)组内建设的习题交叉分配给各位团队教师进行检查、优化和补充。同时,组织教师按章节在网上收集好的教学短视频,自制与线上授课内容同步的录课视频(包括微课)。最后,笔者审订所有的教学资源,确定符合教学目标和标准,然后分批分期将其发布在学校的云教学平台,以供全体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教师和学生使用。
(五)统一教学设计
依据高职教育和卫生行业的法律法规、前期已经制定的中高职衔接班级(中职和由中职升上来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岗位要求以及线上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现状,与组内教师共同商讨并最终确定信息化平台下的统一教学设计,包括统筹各章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统筹教学策略如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的选择和运用、课前任务的安排、新课导入、课中内容安排和师生互动、课后作业及知识拓展、教学评价等。通过统一教学设计,使组内教师教学内容和质量最终达到高度一致。
二、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疫情期间,完全采取线上教学极大地开发了我们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弥补了我们无法回到现实课堂的缺憾。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期间外科护理线上教学的问题,我们于本学期前半段设计了调研问卷,355名中高职衔接班级护理学生和组内5位外科护理教师参与了问答。学生方面提到的最主要的6个问题:网络问题303人(占总人数85.4%),实训教学问题355人(占总人数100%),联合班级上课问题233人(占总人数65.6%),双平台教学问题355人(占总人数100%),学生学习态度和环境问题150人(占总人数42.2%),线上考核评价问题355人(占总人数100%)。教师方面:5位外科护理教师全部提到了网络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学生学习问题以及学生考核评价问题,4位老师提到了联合班级上课问题以及双平台教学问题。
(一)网络环境问题
疫情期间,全国很多学校都在开展线上教学,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在线直播平台就只有几个,每到上课的时间,由于登录的人数太多,平台很容易出现卡顿甚至崩溃。同时,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来源地较广,各地网络信号也不一样,85.4%的学生反映有掉线或者卡顿现象,3位学生反映有时完全无法上网,更为麻烦的是5位外科护理教师反映个别课堂上信号出了问题,导致全体学生都无法正常参与听课。这些情况都极大地影响到教学的总体质量。
(二)实训课教学问题
实训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此类课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也是学生可以亲自操作以及感受一下职业岗位情景。鉴于教师授课以及学生学习条件受限,实训内容教学只能改成教师单纯讲解提问、习题练习、学生观看操作视频、图片等方式。教学过程显得有些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训理论部分掌握不是很牢,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操作的理解程度,也很难检验学生的实操能力。
(三)联合班级上课问题
疫情初期,本团队每位教师都将自己上课的班级集中在一起开班。65.6%的学生反映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能与极少一部分学生进行互动,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与教师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而且由于普遍存在视频以及语音延时情况,教师每一次语音提问往往需要等上几秒,学生才会陆续地有反应,导致互动效果不理想。4位教师反映:联合班级教学时,往往只是在整体层面大致了解课堂情况,很难确切地知道某一个小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另外,联合多个班级之后,学生作业提交率、讨论的参与率都较学校课堂教学有明显的下滑。
(四)双平台教学问题
目前常用的教学直播平台普遍不具有整套信息化教学功能,而常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虽然具有各种信息化教学功能,但又普遍不具有直播授课的功能。在此情况下,本课程团队同时使用学校的云教学平台以及腾讯课堂直播教学。但是,同时使用两平台教学,需要经常在两平台间切换,调研的全部355名学生反应,反复切换非常麻烦,不但影响上课的连贯性,有时还导致掉线而无法重新进入课堂。
(五)学生学习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42.2%的学生提到学生学习问题,主要包括:①旷课:部分学生的理由是“睡过头了”、“跟家长做事”、“考驾照”、“没有网络”、“精神不好”等等,还有部分学生压根就没有任何原因反馈。②早退:学生早退现象普遍,特别是在课间休息之后,经常会有部分学生不再回来。③学习环境差:由于是居家学习,学生经常会受到家人、动物以及各种诱惑的影响,很难集中注意力安安静静地听课。④作业旷交迟交:有13.4%的学生有作业旷交或迟交现象。④“假”学习:11.5%的学生反映有上课挂机现象,你以为他在听课或者看视频,其实他只是打开了手机或者电脑,而人在干其他事;你以为他在学习PPT课件,其实他只是快速地将其翻到结束来应对教师的检查。
(六)学生考核评价问题
调研的全部355名学生以及5位外护教师均认为,完全线上信息化教学考核评价存在很大的困难及局限。外科护理实训操作部分无法考核,仅能够考核实训中的理论部分。理论课中,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由于是网上教学,经常会有学生签完到就走了或者挂机;提交作业时,部分学生私下沟通,一个同学做出答案,其他部分同学复制粘贴提交。期末考试的时候,由于无法做到现场监考,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翻阅书本查看答案,并且有些学生有两部手机,无法避免他们私下传递答案。另外,部分学生因网络问题无法做到同期考试,当另择时间或单独发试卷时,又存在之前考过的同学泄题等问题。所以,疫情下的完全线上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真。
三、线上教学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应对及思考
针对本学期前半段中高职衔接班级外科护理线上教学问题,组内教师经过集中商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于本学期结束时对355名中升高的学生重新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335人(占总人数94.4%)反映调整的措施很好地弥补了网络环境的不足;355人(占总人数100%)反应实训课教学的调整方式对学习有帮助,但与线下教学质量依然存在很大的距离;315人(占总人数88.7%)认为联合班级上课方案的调整很好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355人(占总人数100%)认为双平台教学的调整策略非常好;289人(占总人数81.4%)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措施整体上是非常有效的,但依然有166人(占总人数46.8%)认为这些措施对部分同学是无效的;355人(占总人数100%)认为学生考核评价的调整符合疫情现状,307人(占总数86.5%)认为考核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现将应对策略及思考阐述如下。
(一)网络环境
为了解决直播教学过程中的网络卡顿影响教学的问题,组内的外科护理课程上课时间都设置灵活,一个原本传统课堂两节课内完成的任务,我们放宽到2~3小时,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决定下课时间,但每次线上课时长不少于90分钟。网络签到、提交作业等教学环节,我们都放宽时间,如签到在40分钟内完成,作业放宽至1周提交等等,从而避免部分学生因网络问题而无法正常完成教学活动。至于部分学生网络不畅无法上直播课,我们都设置直播课回放,同时向校信息化平台上传录好的教学视频以备学生回看。至于完全没有网络条件的同学,我们单独备案,单独评价。
(二)实训课教学
实训课教学是线上教学最大的短版,寄希望于完全达到线下教学的水平不太现实,我们只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将不能到实训室上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课程团队线上实训教学,重点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而是使学生掌握实训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授课时以PPT及图片为主,辅以一定量的题目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操作部分线上教学,以学生观看视频为主,教师适度讲解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至于学生操作练习,疫情早期就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如果本学期可以开学,外科护理团队将利用一部分学生无课的时间(如晚自习)补上实训操作;二是如果本学期开不了学,实训操作部分将交给临床实习,由各实习医院安排补上。目前,本学期教学已经结束,学生没有机会返校补习实训课,实训教学采用第二种方案。
(三)联合班级上课
联合班级上课面临问题应对:①人数: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比了组内不同外科护理教师反馈意见发现:联合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150人较好,既能够节约教师资源,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每小班整体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更加充分;超过150人时,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生逃课、迟到现象更严重,课上学生参与度不高。②语音及连麦:针对语音导致的网络延时,以及学生连麦过程中老是出现故障,课程组教师改为讨论区打字互动(延时少,学生也乐于文字交流),从而减少语音提问以及连麦对教学节奏的干扰。
(四)双平台教学
考虑到双平台教学的不方便,单平台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教务部门的管理以及后期教学数据的研究分析,学校拟在校网云教学平台增加直播模块,同时提升后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避免教学高峰期出现网站崩溃以及卡顿。鉴于本学期前段时间双平台使用连贯性不够的问题,组内教师在学期中后段全部取消了两平台间的互动,上课时往往只用腾讯课堂,而将学校信息化平台当作一个签到、发布资源及课后作业的地方。这种调整方式,得到全体调研学生的认可,既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平台切换以及掉线,同时又有平台给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平台在线作业或者测验了解到学生学习动态。
(五)学生学习
①旷课及早退:为了避免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旷课以及早退,组内教师采取多管齐下策略:一是针对任课教师,在努力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丰富教学手段以及增加教学趣味的基础上,坚持每次直播课课前签到,课中不定时再次签到(防学生中途退出),并多次提醒到堂学生签到与最终成绩挂钩以引起他们重视;二是联系辅导员,由辅导员与多次旷课、早退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联系,警示旷课节数以及处分、挂科、退学风险,引导学生回归课堂;三是发动班干部,由她们在QQ班群开展学风班会,提醒旷课、早退学生重视。对于极特别的情况,如网络不好的地方,不要求学生签到及时,但每周检查学生回看教师上课视频时长,将回看时长列入平时成绩。为了避免学生找借口不上课,组内教师统一在云平台发布公告,申明不接受“睡过头了”、“跟家长做事”、“考驾照”“心情不好”、“做兼职”等旷课理由。②学习环境:班主任集中全班学生及家长代表联合召开QQ视频会议或者腾讯会议,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共同营造良好的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③作业旷交迟交:组内教师每次作业开放时间改为1周,从而避免了学生因网络问题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同时,组内教师联合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共同对学生进行督促管理。通过三方共同的努力,本学期最后一个月,尽管学生作业的按时提交较疫情初期提高了7.0%,达到了83.6%,但是与现实课堂作业的完成率90%以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④“假”学习:针对学生存在的挂机“看”视频和“假看”PPT课件情况,组内教师把时长较长的视频和页数较多的PPT全部采取问题回答正确才能继续模式,同时学习达到一定时长才记录学习行为,从而规避学生假学习情况。
(六)学生考核评价
组内经研究决定取消学生实训操作部分的考核,仅保留实训中理论部分的考核,同时整体降低外科护理成绩中实训分数的占比(由原来的40%下降至15%)。理论课考试方面,采取增大试题量,同时增大主观题和综合题的分值,从而减少了考试期间学生私下的沟通交流。调研的全部学生认为调整符合疫情现状,同时有86.5%的调研学生认为考核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四、结语
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线上教学有很多传统课堂教学没有的优点,但是它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它并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线上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要么比较容易解决要么并不存在。因此,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班级的教学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线上线下一体、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方式全面整合,彼此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鲁昕.加快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职工教育,2014(07):7.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0号)[Z].2014.
[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Z].2012.
[5]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Z].2016.
[6]孙菲菲,喻晓娜,贾育昕,宋光,任卫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超声诊断学线上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53.
2020-09-04
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外科护理中高职衔接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ZJGA201866)。
胡春光,男,湖北浠水人,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学。
G434
A
1672-1047(2020)05-0046-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0.05.12
[责任编辑:焦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