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研究
2020-01-17黄立霞
黄立霞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大学是锻造精神品格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发展核心素养概念及高职语文学科价值
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1.2 高职语文的学科价值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它包含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高职语文课程的学科价值在于涵养内在精神,提升人文底蕴。
1)培养母语情感,加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优秀的母语素养奠定了一个公民个体的人文底蕴,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之一[3]。培养母语情感,加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语文课程蕴含着独特魅力,是增强母语情感、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之一。
2)传播人文精神,铸就传统美德。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语文教材收录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典籍和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中华人文理念、丰富的哲理、浓郁的文化意蕴,可以引发共鸣、净化心灵,具有独特的课堂思政特色。
3)强化语文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改善思维品格。语文能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备技能。高职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较高的平台上升华与总结,为个人成长助力。例如,文学精品的赏析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捕捉重点、难点,多角度理解和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在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增强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 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现状
笔者走访了H 省内5 所高职院校,与26 名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与5 所学校150 名学生进行了座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 份,收回问卷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289 份,从200 名学生的作业中收集语料约16 万字,总结调查发现如下。
2.1 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语文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语言能力方面,书写不规范、写错别字、读音不准确、表达不流畅,部分学生甚至词不达意。在收集的语料中,错别字占3.1%,表达问题占5.3%。思维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文章千篇一律,缺少真实情感,观点缺乏新意。审美能力方面,整体文化品位不高,部分学生审美情趣低俗。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近两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有一定作用。
2.2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1)高职语文课程地位下降,核心素养培育缺乏力度。在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日趋专业化、精细化,专业课程、技能课程不断加大,加上与其他学科相对比,语文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潜隐性,无法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不断被边缘化。笔者在调研得知,H 省的高职院校中,仅有一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也只有18 课时,其他高职院校均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或沟通与交流等课程取而代之,目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然而,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存在距离,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导致写作与表达能力难以提升。
2)高职语文课程缺乏吸引力,核心素养培育被动。在深度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语文类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语文教学内容往往以文学作品和理论知识为主,或者仅有应用文写作或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对思维、审美和文化传承等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问卷调查,5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需要调整,28%学生认为语文对岗位工作没有帮助,34%的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41%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
3)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核心素养培育效能不高。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部分学校推行项目化教学、引导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大部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还局限于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学生答——布置作业——完成作业,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3%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单一,需要改革。
3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语文承载着高层次母语教育的功能,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语文的教学,应对接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加大“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渗透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素养的提升。
3.1 有的放矢,建立多重课程体系,加大核心素养培育力度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成长需要,建立必修、选修、自修课程相结合、基础与进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分层进阶式”课程体系。
1)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和人文性的作用,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培养过程中融入思维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心理机制的建构,提升人文底蕴。其具体的目标是:一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主题内容、结构方式、表达技巧,解读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二是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懂得观察和感受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准确确立主旨,合理安排结构,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和技巧,写出文从字顺、表意清晰的应用文书。三是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准确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同时学会认真倾听并充分尊重、理解他人的表述。四是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够准确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2)选修课程作为进阶课程。以兴趣为导向,文学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相结合。可开设唐诗宋词赏析、经典电影赏析、文学赏析、美学、国学、演讲与口才、礼仪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3)开设自修课程。可进行语言文字能力专项训练,针对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情况,引导学生自行“补课”。教师编制语言文字能力训练手册,以语言文字能力测试为抓手,促使学生加强自学,保证学习效果,强化语言文字。
4)引入课外实践修读。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组建文学社团、经典诵读社团等语文类社团,学生参加文学讲座、文学创作、写作实践、文字类竞赛等语文实践活动可作为个性化学分。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增强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意愿,促进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3.2 突出特色,构建实用课程模块,体现培养目标针对性
本着“以育德为根本,育才为途径,人格素质为目标”的原则,以传统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基于工作岗位、学习、生活等情景,构架模块式课程内容体系,循序渐进,突出实用性。
模块一:文化瑰宝。从源头性、经典性的典籍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典籍作品,吸取精华,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而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精神家园。
模块二:文学品读。以文学为专题,从诗词曲赋、散文小说、诗乐欣赏三个层面展开,多角度、多侧面地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化意蕴,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注重内在精神的修炼,树立正确三观。
模块三:语言沟通。以语言为专题,通过语言艺术解读、语言表达实训,让学生在体味语言魅力的同时,学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效率。
模块四:实用写作。重点学习工作岗位和实践活动中常用文书的写作,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情境,独立拟写主旨清晰、语言准确的应用文书。
3.3 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能动性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专题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素养,“陶冶性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鉴赏、审美和创造的素养,“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表达能力,“混合式教学”交叉运用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手段,成为“互联网+”时代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4]。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选用和创新应基于三个原则: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在问题的探求过程中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智慧。
2)改变学习方式——问题导向。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教师要注意以认知建构的方式设计问题,问题要与生活情景、工作情境密切联系,要注意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逐渐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从低到高,从本学科到跨学科,从知识到实践,从感性到理性[5]。
3)变革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发展学生素养。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探索适合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学科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重构知识,使学生在学科活动中形成并发展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学科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教育性,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要体现校本性,结合学生特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讲练模式,充分运用实务部门的教学资源,依据职场情境对学习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使用各类教学软件及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提升职业素养。
3.4 过程导向,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学生能力和素质
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培养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单一的终结性考试,以一张试卷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习效果,还能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6]。
1)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平时学习表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课堂作业)等项目;课程实训,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笔记、脱稿演讲、小论文、语文节目表演等,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长或爱好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项目考核,以项目带动,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考察学生组织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基础上,引入行业参与评价。例如,邀请播音人员或在诵读方面颇有造诣的人士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邀请实务部门的行业人员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等。
4 结语
高职语文课程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素养的提升,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7]如何更好地通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