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保健食品行业消费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2020-01-17田明孙璐王茜冯军
田 明 孙 璐 王 茜 冯 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088)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卫生监管部门发布了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南[1]。同时相关研究印证良好的个人营养状况以及强大的自身免疫系统是抵御疫情的最佳方法[2-4]。
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机体调节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同时具有科学依据,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疫情之下,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极其迫切,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具有调节人体机能,降低疾病风险作用的保健食品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部分不法商家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导致公众对保健食品出现误解,保健食品市场良莠不齐,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5]。
基于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伴随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风险[6],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的方法,系统了解了疫情之下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以及民众对保健食品的消费情况,同时针对行业反馈的困难展开研究,提出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市场监管政策思考及建议,助力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 调查总体情况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对保健食品的消费情况,本研究向国内主要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及网络销售平台发起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品的销售情况、疫情期间的困难以及对于行业发展的诉求和建议。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以生产保健食品成品的大型企业为主,占比63.2%,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实体零售、电子商务新零售以及直销3种模式。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52.63%的企业反映保健食品总体消费情况低于往常,但是增强免疫力,缓解身体疲劳,辅助降血脂以及补充维生素、矿物质4 大类功能声称的保健食品销量显著增加,其中维生素C、益生菌类、蛋白粉的销量同比增幅最大,16.95%的企业维生素C 销量超过100%,40%的企业益生菌类销量超过10%,蛋白粉的销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购买上述产品的消费群体中老年占41.58%,青少年占37.37%,儿童占21.05%。
电商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保健食品的销量增幅均超过30%,其中跨境直邮产品平均超过50%。热卖产品同样为增强免疫力、益生菌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消费人群覆盖老人、中年、青少年和儿童。此次对疫情期间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调查显示,89.47%的保健食品企业和电商平台均认为疫情之后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将稳中向好。
2 疫情之下保健食品消费情况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们的健康需求被引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没有研发出特异性抗体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前提下,预防的最佳方式是营养改进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经过国家相关审批部门正规审批的,具有补充营养素、增强免疫力功效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最大消费热点。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健食品的消费具有以下特点:
1)保健食品消费常态化 受疫情影响,保健食品实体门店销量有所减少,但电商平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保健食品的总销量增幅超过30%,其中跨境直邮产品销量平均超过50%。增强免疫力、益生菌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的销量同比均超过50%。同时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13.3 亿元,201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约增长为3970 亿元,三年间增长了51.9%。在我国保健品消费市场中,中老年消费者群体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的健康保养意识越来越强,我国居民的预期人均寿命近年来有大幅提升,寿命的增长横向增加了消费者的可消费时间,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居民养老保险的提高,提升了市场消费金额,增加对保健品的购买频次,使得社会整体的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过渡到稳定增长的阶段。
2)保健食品消费群体多元化 中国保健协会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消费人群中,中老年消费者占五成以上。本次问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购买保健食品的消费群体中青少年占37.37%,儿童占21.05%,与以往相比都有较大增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同样覆盖3类人群,且比例均衡。现阶段,由于工作等多方面的社会压力,我国多数人群的身体状况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此状态人群无年龄、性别之分,但其中年轻人和中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基于保健食品适宜人群的基数增长,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呈现出需求人群扩大化、消费人群多样化的特点。
3)保健食品消费理性化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二十多年历程里,因其营销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无法辨别与其自身需要相匹配的产品,随着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引导,消费者逐步成熟理性,成熟表现在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在提升,理性表现在选择产品由盲目到有目标针对性,并且甄别性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基于本次疫情与人体免疫力相关,调查显示,此类产品的销量显著增加,其它功能声称的产品影响不大。
3 保健食品产业现存主要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意识到强大的免疫力对抗击病毒至关重要。疫情过后,民众的基础保健营养意识和保健需求会全面提升,“防病比治病好”的理念将促使消费者转变对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看法。基于本次调研及长期跟踪研究保健食品行业,总结了保健食品产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1)营养健康科学技术基础薄弱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营养保健的要求更加细化,相比于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66年和1952年颁布了《儿童营养法》和《营养改善法》,现阶段我国健康机理和营养成分的科学技术研究相对落后,营养立法、工作制度仍处于起步建设阶段,营养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营养科普工作不够落地、针对性不强[7]。同时,我国保健产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因为研究技术较低导致的直接问题是低水平重复情况突出,例如,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批准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声称保健食品约有5000 多种,功能声称相同但产品不同的情况,对于消费者选购产品以及市场的正常运行的利与弊值得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监管者来说,如果不了解现代营养科学技术的进展和趋势,就会影响政策的支持和法规标准的制定;对消费者来说,不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就影响了对于这些产品的信任和消费市场;如果企业不了解的话,也很难有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也就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2)保健文化建设缺失 保健文化建设是引领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旗帜。保健养生在我国自古有之,主要是基于中医中药在千百年来的临床使用效果。我国的传统中医用“治未病”再加“调养结合”梳理出传统中医的核心。现阶段国家对中医养生的保健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得保健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然而保健养生技术和理念的推广并未普及,人们对保健养生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单一的服务项目,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治未病”理念[8]。同时,因药食两用物质难以用现代医学体系的方法系统解释其发挥功效物质的作用机理,保健食品行业还需要正视作为民族瑰宝的中医“调养结合”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思想、有文化的国家,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构建新时期的保健文化,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也会受阻。
3)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待净化 我国市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保健食品新资源、新原料、新剂型、新方法、新工艺的涌现[9-10],但是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低水平重复、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同时保健食品的定位、功能声称评价方法、注册备案制度改革、行业清理整治等方面都有待完善[11]。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积累,尚处于幼稚期的“资本”,却遇到了迅速增长的当代健康消费市场,难免出现大量的无序、违法行为。国内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只有做到产品科学体系健全、企业严格遵守监管规则、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才能逐渐跨过前进路上的沟壑,成为被社会和资本认可的朝阳行业。
4 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食品监管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保健食品有别于普通食品,只有生产企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行业合法合规健康发展。
4.1 生产企业
一是自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向市场提供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产品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坚持高质量发展。未来高价保健产品将从市场上消失,营养保健食品会回归食品属性。产业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让科学作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提升自身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
4.2 政府部门
一是健全保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保健食品既涉及食品安全,又涵盖功能声称等内容,与普通食品相比存在特殊性,除必须遵守普通食品的标准外,又需要根据保健食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满足保健食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要求。二是优化保健食品监管方式。《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保健食品的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同时继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工作,加大对保健食品备案管理的研究,鼓励研发创新,强化社会共治。三是提高保健食品产品审评效率。推进保健食品审评审批电子化的同时注重优化技术审评工作流程,研究制定加快产品审评进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改进保健食品注册变更延续程序,升级技术咨询服务,并加强审评人员业务培训力度。
4.3 行业组织
一是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业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担负起行业自律的责任,积极参与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守道德底线。二是规范市场宣传,做好科普宣传。加强食品、保健食品领域的科普教育对普及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杜绝假冒伪劣、防止“坑老骗老”具有重要作用,是打击虚假宣传、非法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手段。利用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工作的契机,规范市场宣传工作,同时收集提供行业“潜规则”问题,组织权威专家积极发声,促进行业合法合规健康发展。三是利用行业资源提供业务培训和交流。行业组织在做好会员单位管理的同时利用好社会和各会员单位的资源,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和交流,推动形成业界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