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周刊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本生成研究
2020-01-17李伏清
李伏清 张 凯
《群众》周刊开始筹办于南京,于1937年12月11日在武汉创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理论刊物,“也是建国前公开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和解放战争时期唯一的党刊”(1)郑新如、陈思明:《群众周刊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与党在国统区的党报《新华日报》一起被毛泽东称赞为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学术界在研究《群众》周刊时,往往把着力点集中于对抗日宣传、动员和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而较少论及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其实,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群众》周刊成为当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本载体,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尤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历史价值与时代烙印。
一、时代诉求与生成逻辑
《群众》周刊是在烽火岁月表达时代诉求的一面旗帜,其时代诉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高度同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倾向始终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任务息息相关,《群众》周刊也始终秉承“为民族国家,为人民大众的利益之立场”(2)《本刊出版两周年》,《群众》周刊第3卷第24期,1939年12月21日。。基于《群众》周刊的微观视角去更为透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就必须在其文本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者相统一中加以研究。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新闻报刊思想是《群众》周刊文本生成的理论基石
《群众》周刊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报刊思想合乎逻辑发展的产物。
首先,关于党的报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报刊属于上层建筑,有着意识形态的属性,其任务首先是“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2页。,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群众》周刊担负的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体现了党的意志文本化与理论化。其次,关于党的报刊的功能。马克思、恩格斯把党报党刊看作是党的旗帜,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看作是“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6页。。《群众》周刊是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理论刊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是党的旗帜和重要的喉舌,作为理论武器阵地发挥着争取话语权的重要作用。最后,关于党的报刊的目的。列宁认为党的报刊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正如《群众》周刊在出版两年后的社论中所指出的,《群众》周刊始终秉承为民族国家,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的立场。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报刊思想指导下,党把《群众》周刊的创刊发行工作看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斗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报刊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新闻报刊思想逐步获得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服务,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诉求。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重视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是《群众》周刊文本生成的历史沿革
党的报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思想主张的重要载体,它生动地记录了党的发展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在此,通过党的报刊有效地将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衔接起来,体现出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党领导下的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折射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思想倾向。
陆定一说:“我们党是靠报刊起家的,又是藉报刊发展壮大的。”(6)李克海、段培华:《烽火岁月一面旗——写在〈群众〉创刊80周年之际》,《群众》2017年第20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就创办了《每周评论》,并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组织“马尔格斯学说研究会”,以科学的态度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版了一大批刊物,“如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青年的杂志《曙光》、《新青年》以及日报《社会活动家》”(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34页。。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控制全国舆论的同时,以秘密的方式出版发行了《布尔什维克》《红旗》和《上海报》等报刊。《红旗》有文认为:“扩大党报不仅是我们党的经常工作之一,并且是我们党在目前革命形势中一个重要的革命斗争。”(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文件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但党的报刊发行工作却长期处于局部地区隐蔽的秘密状态,一直没有全国性的党报党刊,直到《群众》周刊的创刊。
(三)实践逻辑:抗日救亡图存与争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是《群众》周刊文本生成的现实诉求
《群众》周刊创刊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数月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危险之时,在此境遇下,国共两党冰释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而在这关键的历史转折期,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尚不能满足革命实际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在革命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首先,“自救危亡”的使命诉求是《群众》周刊创办的必要性。《群众》周刊作为中共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的党刊,在民族危难之际,凸显“民族利益至上”,自创刊之日起,就为全民族的抗战奔走相告,在创刊号发表社论指出“当前最大的危机是民族失败主义”,“把自己救亡所见贡献于国家”(9)《由失败到胜利的枢纽——肃清民族失败主义》,《群众》周刊第1卷第1期,1937年12月11日。。其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为《群众》周刊的创办提供了重要契机,即解决了“能不能办”的现实问题。事实证明,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在国统区的公开合法出版,完全是以中共在国统区的合法地位为依据和转移的。但是,在国统区,共产党既不掌权,又不掌握军队,他们唯有借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武器,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为捍卫真理和人民利益而斗争。
二、舆论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1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版,第182页。,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修课。作为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舆论高地,以《群众》周刊为代表的党刊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在这方面,“是不遗余力的”(11)郑新如、陈思明:《群众周刊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统区的传播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其继续深化与实现夯实了理论基础。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传播
首先,《群众》周刊刊载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研究论著。其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角度(即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析,此类文章共60余篇。《群众》周刊通过译介《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之发展》等文章,详尽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史;通过译介《资本论自修》《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文章探讨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范畴,以及研究《资本论》的方式方法问题;通过译介《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战争问题》《纪念巴黎公社》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国家政权和党的建设等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介绍。这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视角。
其次,《群众》周刊积极倡导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本土问题,发展本土理论,见证了在长期斗争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思想“比较完整地形成起来”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魅力。据笔者统计,《群众》周刊发表毛泽东的文章多达44篇,其中包括《新的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的民主主义的文化》《整顿党风学风文风》《在晋绥干部上的讲话》等耳熟能详的著作。潘梓年在《中国共产党(纪念建党二十五周年)》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路线是“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完全结合的典型”(12)潘梓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建党二十五周年)》,《群众》周刊第11卷第9期,1946年6月30日。。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传播,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有效指导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国革命实践。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内的许多同志包括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军事将领等相关创作群体的论著也都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很多宝贵的内容,比如周恩来在《群众》周刊发表的文章就达36篇。
当Y≤τ时,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效益的弹性系数为θ1;当Y>τ时,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效益的弹性系数为θ2。如果存在多个门槛,那么应当引入更多的τ,不过实际实证研究中往往以双门槛或三门槛居多,具体要进行门槛数量检验。
(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介绍
首先,介绍了如何学习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重要前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看中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精神,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看中马克思主义的字眼。《群众》周刊第2卷22期刊发《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文指出:“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创造性,即理论不是硬化了的死的教条,而是战斗的武器,是行动的指南”。(13)米丁著,吴敏译:《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群众》周刊第2卷第22期,1939年4月15日。此外,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承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学说,需要正确认识与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后继者发展了的学说。由G·加克著,博古翻译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统一的、整个的学说》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统一的、整个的学说,它的组成部份内在地不可分割地联结着”,“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一切组成部份上的往前发展”(14)G·加克著,博古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统一的、整个的学说》,《群众》周刊第5卷第4—5期,1940年9月10日。。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
其次,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那么,如何提高“相结合”的能力?《群众》周刊介绍了几种“相结合”的途径。一是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二是重视调查研究,三是重视理论指导实践。这种不断提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具有恒久的重要价值。
(三)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运用”的介绍
《群众》周刊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全面解读的同时,还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典范——苏联。“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大量借鉴和解读,在国统区主要在《群众》中体现出来”(15)张瑾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舆论话语权研究》,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首先,“联共(布)党史研究资料”是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总结了联共(布)从建党到夺取政权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验,系统反映了苏联共产党历史,对苏联及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其他国家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塑造有深远影响。从1939年第3卷第1期起,至1940年第5卷15、16期,《群众》周刊共刊登“联共(布)党史研究资料”译文40篇,是该刊在国统区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栏目。
其次,《群众》周刊描绘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生动图景。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的叙述,《群众》周刊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给读者,“在这里(苏联),人类导师列宁与斯大林布尔什维克党已经给予人民以幸福快乐的生活了”(16)叶拉里昂诺夫著,王春江译:《斯大林宪法两周年》,《群众》周刊第2卷第15期,1939年2月21日。,而这一切愿望实现的基础都是因为“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个国家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长大起来的”(17)《苏联为什么这么强大而有力量》,《群众》周刊第9卷第11期,1944年6月15日。。通过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新中国与建设社会主义绘写了蓝图。
三、论争平台:在国统区争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
《群众》创刊时,周恩来就指出:“《群众》和党报的分工不同处在于着重理论的宣传与斗争。”此后,党中央强调:《群众》的编辑方针应加强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与斗争。(18)郑新如、陈思明:《群众周刊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一部《群众》周刊的发刊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的斗争史。《群众》周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过程,是传播与论辩并行的过程。该刊积极参与同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的论战,为中共在国统区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搭建了理论平台,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逐渐成长为舆论阵地的主流话语搭建了平台。
(一)与王明教条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首先,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王明照抄照搬外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即实际上主张放弃党在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放弃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在王明把持《群众》周刊期间,潘梓年、华岗等和长江局的其他领导人同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斗争。《群众》周刊一方面不得不刊登他的文章,一方面仍然大量刊登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文章。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并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基本上得到克服。《群众》周刊第1卷第22期转载《解放》周刊的《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指示》一文,肯定《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解放》周刊为党的“全国性的党报和杂志”,这充分说明克服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主流力量是强大的。
其次,在对“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还是革命的民族主义”的认识问题上,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认为“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19)王明:《中共五十年》,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博古在《国际主义与民族的革命主义》一文中对此予以反驳,指出:“正是国际主义和革命的民族主义之一致,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底花岗石般坚固的基石之一,是我们抗战最后胜利的基本保证之一。”(20)博古:《国际主义和革命的民主主义》,《群众》周刊第1卷第20期,1938年4月30日。这种理论上、思想上的斗争深化了党对“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还是革命的民族主义”问题的理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上的思想解放。
(二)积极参加整风运动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作斗争
延安整风运动同样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群众》周刊作为党领导下的刊物积极响应号召,在改版革新中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为将整风运动引向深入,《群众》周刊全文登载了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即《整顿党的作风》)和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全文《反对党八股》,还发表了朱德的《纪念中共二十一周年》。朱德在文中指出全党依然存在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严重的缺点,这就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三种不大正派的作风”(21)朱德:《纪念中共二十一周年》,《群众》周刊第7卷第13期,1942年7月15日。。同时,还刊发了大量整风学习心得文章。包括《论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关联性》《反对群众中的宗派主义》《从老八股到新八股》《谈〈自己的文章〉——反党八股中的一点检讨》等。这些文章以整风精神,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对“宗派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源”、老八股和新八股的历史演进及批判等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答疑解惑作用。此外,为结合整风学习改进刊物,该刊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精神,在此后五期连续刊登《启事——敬向读者要求指示》。
《群众》周刊的改革就是这样纳入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之中,其革新了编辑方针,遵循报刊应增强党性、紧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重大原则,使研究对象集中于“历史实际的研究和革命实际的研究”(22)《送一九四二年寄读者》,《群众》周刊第7卷第24期,1942年12月30日。。《论中国社会发展阻滞的原因》《从清末统治者群的没落所见的历史本质》等文章,鲜明体现了上述革新方针。当时的地下党员和党外许多朋友,都依靠《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刊登的这些整风文献,自觉地进行学习。国民党对一报一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整风文章、文件,也十分注意,但是他们没有理解中共整风的伟大意义。正是整风运动极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达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团结。
(三)关于“三民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争
“三民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争是国共两党关于话语权的核心之争,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的存在与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首先,国民党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不存在的。国民党主张三民主义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真理标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污蔑和攻击。有鉴于此,《群众》周刊第7卷第7期发表梓年的文章《真理只有一个——兼答陶百川先生》,针对陶百川的小册子《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批判。此外,《群众》周刊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坚决还击。比如石衡发文指出,“历史是一整本剧,它法则性地一幕一幕往下演……现在把社会主义这一幕搬上舞台继续演出……现在出演不久的社会主义这一幕,则是以工农业大众为主角”(23)石衡:《从清末统治者群的没落所见的历史本质》,《群众》周刊第7卷第6期,1942年3月30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确证了共产主义是社会演进的必然规律。
其次,国民党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是不存在的,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此书由一度追随汪精卫投敌叛国的陶希圣为蒋介石捉刀代笔),宣扬一整套法西斯独裁、专制的理论,大肆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共产主义不适于中国”,提出要“解散共产党”。针对国民党“取消共产党”的滥调,《群众》周刊针锋相对地发表评论文章,揭露中国法西斯的罪恶并指出法西斯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该刊第4卷第10期刊载了毛泽东的论著《新的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的民主主义的文化》(因技术条件关系,电文残缺一千余字),提出了一整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增进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心,打击了国民党法西斯主义的嚣张气焰。
四、前沿阵地:推动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相结合经验的理论化,“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24)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1941年9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群众》周刊集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首先,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群众》周刊刊文总结“什么是统一战线,如何维护统一战线”,发表《团结抗战 力求进步 依靠民众!——评张君劢的意见》《阶级关系与统一战线》等文章。从国共两党共同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任务角度系统论述了统一战线存在的必要性与努力巩固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回答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一般的说,是共产党怎样团结和领导一切可能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的问题,主要的却是团结和领导农民的问题”(25)汉夫:《阶级关系与统一战线》,《群众》周刊(香港版)第2卷第2期,1948年1月22日。。这些文章的发表,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中国共产党根据主要矛盾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制定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和方针做出了贡献。
其次,通过组织民族化问题笔谈专辑,“界定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概念,分析了为什么要强调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厘定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表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使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和途径”(26)李伏清、彭抗洪:《〈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为响应毛泽东倡导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群众》周刊在第8卷第11、12期连续刊发“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关于“什么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香汀指出:“中国作风就是中国人的做法,中国气派就是中国人的态度”(27)香汀:《向大众学习》,《群众》周刊第8卷第11期,1943年7月16日。;关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标准”的问题,任厂指出:“如果你的劳作为老百姓所喜闻,所乐见,那你就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28)任厂:《正还有待于创造》,《群众》周刊第8卷第11期,1943年7月16日。;关于创造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途径与目的,卓芬指出:是“为民族利益而奋斗到底,有民主精神,主张客观真理的科学思想,和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29)卓芬:《怎样接受中国的文化遗产》,《群众》周刊第8卷第11期,1943年7月16日。。这些讨论深入而广泛地拓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
再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永恒课题。为此,《群众》周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纪念建党二十五周年)》《加强党成为统一的全国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政党》等文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为什么我们必须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论革命政党的民主集中制》《为纯洁党的组织而斗争》等文章,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理论与实践》《怎样应用理论与实践》《了解具体情况》等文章,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文章都在理论上对党的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丰富了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最后,“争取什么样的前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革命前途是中国革命朝着什么方向迈进的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核心问题,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首先,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现在的沦陷区是殖民地社会,在非沦陷区基本上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沦陷区与非沦陷区,都是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其次,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权。“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30)毛泽东:《新的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的民主主义的文化》,《群众》周刊第4卷第10期,1940年4月10日。最后,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1)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群众》周刊(香港版)第2卷第18期,1948年5月13日。《群众》周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宣传,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有力推动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群众》周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它有自己的文本生成逻辑,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国统区的传播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其继续深化与实现夯实了理论基础,是党在国统区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权的斗争平台,同时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处在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群众》周刊之所以在尖锐的斗争环境中得以取得重大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做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党的喉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表现出鲜明的党性;作为人民的喉舌,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刊,为人民群众讲话,表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回顾《群众》周刊的斗争史,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该刊坚持党的领导和为人民办刊这光荣革命传统,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