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师范生教师资格证国考应试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2020-01-17谢榴花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资格证教师资格教师职业

谢榴花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教师资格证是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获得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2015年以前,师范生不需参加考试,只要符合教师资格认定条件,毕业时就可以通过认定申请方式获得教师资格证,而非师范生则需要参加各省组织的考试获取。自2015年起,全国各省陆续实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都要通过“国考”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当前,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师资格考试、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考试等[1]。本研究主要探讨提升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应试的能力。

1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意义与现状

1.1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意义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将师范生纳入考试范围,考试难度增加,通过率低,对要从事教师工作的毕业生是一项新的挑战。近几年,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个别师德师风恶劣事件,严重地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引起了全民对教师素质提升的大讨论。国家制定和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能教、适教和乐教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1.2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现状

2019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近900万,说明民众对教师职业依然向往。数据显示,笔试通过率约占30%,面试通过率为50%以上,最终能通过考试和体检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只占总考生数的15%,在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笔者对本校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统计发现,每次考试的通过率约为60%,虽然比全国平均通过率的15%要高,但对于就业方向以教师为主的师范生来说依然偏低,没有达到师范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

2 学生在参加教师资格证国考时存在的问题

“2012年至今,我国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首次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规定了小学教师在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方面的要求”[2]。这三个维度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面试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很好体现,而学生在笔试、面试中所出现的问题,恰恰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不足。

2.1 对考试认知不清,备考不充分

2016级师范生是我校第一届参加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考生,确定国考的通知刚颁布,就引起了学生们一片哗然,怨声四起。经过教师对政策的深入解读和耐心的心理疏导之后,学生们开始接受现实,转而进入备考。2016级学生第一次考试结果不理想,迫于毕业就业压力,认真准备奋力一搏,第二次考试成绩较理想。2017级以后的考生在前人经验和充足备考时间的有利条件下,入学时就应对考取教师资格证有所了解,做好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备考。但根据笔者调查,部分学生直到大三还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内容、方式等不了解,备考不充分。

2.2 笔试:专业知识不扎实,文学素养较欠缺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两科。“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法等内容,属于教师职业基本理论知识,也是师范生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学生在考试前已对这些科目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但在备考过程中仍发现有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基本属于“知识储备空白”,需要重新自学。“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内容多而细,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学生在这一科目觉得吃力的是文化素养方面,体现在考核科学文学知识的选择题和文学素养的写作题上,部分学生做选择题全靠蒙、写作题无从下笔,只能抄材料凑数。

2.3 面试: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面试的流程主要有备课、试讲和答辩等,规定考核时间是20分钟,主要考核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基本素养体现在职业道德、仪表仪态、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和言语表达等,是对考生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挑战;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是对考生教师职业水平的考核。学生反馈在面试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心理素质问题,考试过程中如抽到自己不熟的题、没有把握的题,甚至试讲过程中评委的打断,都会让自己慌乱不已,不能在面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也有考生表示,自己失败的原因表面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实际是教师基本功不扎实。

3 提高高职师范生应试能力的建议

3.1 优化师范生课程内容和结构

新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建设师范生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教师资格证的要求,也要考虑到的学生考试时间。首先,学校应重视师范生基础理论课的建设。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加强真题讲解分析、应试技巧讲解和面试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充分备考意识和理清备考思路,从而紧张有序地进行复习训练。其次,应届毕业生参加第一次考试是在大三第一学期的11月份,考试前与考取教师资格证相关的师范生课程还没有结课,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可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学生大三前完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2 改进教学方式,增强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匹配度

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要充分讲解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确保每位师范生都知道教师资格证所需的考试内容,及早做好心理建设工作,协助学生做好学习和备考规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对心理压力大而出现情绪异常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

理论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讲不练”的教学方式,认真研究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在知识内容上增强与国考的粘合度,同时,给学生站起来和上讲台锻炼的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3 正确看待考试,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从“毕业即有”变成“考过才有”,是我国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情决定的,是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方式之一。师范生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这一制度,确定教师职业定位及其要求,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制订好学习计划,扎实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储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从整体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形象。

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把握一切可以走上讲台锻炼的机会,在教育见习时认真观摩,教育实训时善于听取老师的意见,不断反思改进,掌握扎实的教师专业技能和增强自身应对不同状况的心理素质。

4 总结

虽然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有近900万考生,其中非师范生占很大的比例,但我国目前小学教师还是以师范生为主力军。通过国考提高教师队伍准入门槛,既保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也使师范生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师职业素养,端正态度,做好规划,打好基础、训练技能、努力备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猜你喜欢

资格证教师资格教师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