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文化与传统汉民族文化的相似性探析
2020-01-17张丽霞曹存有
张丽霞 曹存有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中国的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融合而成,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不断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保留着各自的独特魅力与丰富色彩。达斡尔族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省等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存状态造就了达斡尔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性格。然而循着漫长岁月的痕迹回溯,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有着根源上的联系;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出现了诸多精神理念上的契合点与文化共性;在民族节俗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表现出历史演变中的交融分化。
一、达斡尔族与汉民族文化的同源性
内蒙古大学教授恩和巴图提出了三少民族文化源于中原文化的观点,指出“夏”部落与东夷族文化的源头在黄河流域,也就是说黄河流域是汉民族文化和达斡尔族文化共同的地域起源。这种共同的文化地域起源虽然历时久远,但必然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各自保留着远古时期文化相通的痕迹。除了因语言上融通而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以外,在原始的神话故事、民俗文化等方面,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也表现出了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原始神话故事中大量相似性情节的出现,证明了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具有发源地上的同源性,同时也昭示了达斡尔族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比如在汉民族神话故事中关于人类的起源,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太平御览》中记载:“《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大体意思是说,天地初开的时候,世界上并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了泥人来造人。因为工程巨大,一个一个捏起来比较费力,所以就用绳子甩出泥点幻化成为人。这是传统汉民族文化中关于人类起源的探索。人类的起源同样是达斡尔族先民的疑惑,在达斡尔族神话中有着与汉民族神话相似的传说。达斡尔神话中人也是用泥捏出来的,但在具体细节上略有差别。达斡尔神话中造人的是天神盘古,盘古下凡,捏制泥人创造了人类。尽管在达斡尔族神话与汉民族神话中造人的角色不同,但是故事情节却相似度极高。这种相似的认识和民族源头的一致性有着密切联系。
当然,除了民族文化源头上的原因以外,一方面,不同民族虽然文化表象不尽相同,但在文化内核深处对于真诚、善良、信念等价值观念上往往具有同样的正向追求,从而出现了精神理念的契合;另一方面,在漫长历史的发展中,达斡尔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的不断接触、融合、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民族的一些文化因素,从而表现出了很多文化上的相似性元素。特别是一些现代节日中融入了很多汉民族的文化内容与文化气息。
二、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
汉民族的主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达斡尔族虽然与北方少数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相比,较早地进入了农耕经济,但其传统主要经济形态是渔猎、游牧经济。因为主经济形态的不同,造成了达斡尔族与汉族在价值理念、精神追求、情感体验、文化认知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然而,在民族的发展中,达斡尔族与汉民族同样面临过生存发展难题,不论是农耕还是游牧的生产方式同样需要家庭成员的密切合作、团结配合。这些共同的生产生活状态,使得达斡尔族文化与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在对世界的认识与价值理念上出现了许多契合点。此文主要探讨由生存状态而生的对资源的节制理念和群居生活中衍生的集体家国观念这两个方面。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尽管我们的先民四时劳作、辛勤耕耘,但汉民族传统的农业经济也并不能保证一家人全年的衣食无忧。这样的经济现实状态,直接导致了汉民族必须以节制的态度对待劳动成果,从而形成了他们对待自然资源的节制态度。“省吃俭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根植于资源短缺而形成的民族性格。生存状态的恶劣同样是达斡尔族在其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依附着水草居住、依靠森林存活的达斡尔族在生存繁衍中充分感知自然的价值,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也深刻地明白自然资源的可贵、不可浪费。可以说相似的生存条件,使得达斡尔族和传统的汉民族在对待资源的节制态度上不谋而合。尽管文化内核相似,但是这种节制态度在文化表象上却各具特色。汉民族对待资源的节制态度直接衍生而出保守含蓄、行止有节、勤俭节约的民族性格。从文化表现上讲,比如在中国古代玉器中,玉佩的一个社会功用就是提醒主人在行走时注意步履幅度不能过度,这是基于节制而生的社会要求。在达斡尔族的文化中,对待资源的节制形成了崇尚自然的传统观念,衍生出民族文化中的自然保护意识。以达斡尔族神话为例,达斡尔族神话中很多包含自然保护理念的故事。比如关于龙胆草的传说,传说中龙胆草是一个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的善良、勇敢的达斡尔族小伙子用生命换来,因为小伙子的名字叫龙胆而得名。在故事中,因为龙胆草是生长在小伙子身上的治病的植物,所以挖取完龙胆草后,要把土填回去,不然会伤害那个小伙子的身体。在这个故事中挖去植物后填土的做法是对草原的保护与循环利用。一般达斡尔族老人挖完龙胆草都会把土填回去,这是根植于民族生存状态之中的资源节制理念在神话故事中的体现。
汉民族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要求固定的居所与土地,更要求家庭成员的内部集体合作与长期共处。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汉民族独具魅力的家国观念。“家庭”的意义与价值之于汉民族格外突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思想理念,比如安土乐居、集体观念、尊老敬老等道德准则。尽管游牧渔猎文化往往不会固守一处生活,没有所谓的“安土乐居”认识,但是游牧渔猎的经济形态同样要求家庭成员的密切合作。男人放牧、女人持家,全家老小相濡以沫、相依生活。这样的经济状态,凸显了“集体”“家庭”在达斡尔族认识中的价值。“集体”“家庭”在达斡尔族的经济生态中的意义成就了其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价值。由此,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达斡尔族文化在集体主义、尊老敬老等方面表现出了精神理念的相似认识与思想契合。以家国观念为例来看,在达斡尔族的很多古老神话和习俗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集体主义、自我牺牲的道德理念追求。达斡尔族传说中小伙子龙胆为给大家解水毒,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自己累死,死去后自己的身体上长出了能解水毒的龙胆草,造福百姓。龙胆是为了集体而自我牺牲的英雄,故事中蕴含着浓厚的集体观念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与传统的汉民族文化中的家国意识理念一致,也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致。
除了由生存状态而生的对资源的节制理念和群居生活中的家国观念这两个方面以外,黄河流域的文化同根性使得达斡尔族在对自然的循环认识、对天地人的融合理解、对神灵的祭祀等原始意识方面,与传统的汉民族文化也都表现出了很多相似点与相容性。简单地说,一年四季循环的农业生产形成了汉民族对自然的往复理解,草场的循环利用与动植物生长特性形成了达斡尔族对人与自然融通的循环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农业经济保障条件造就了汉民族“天地人”三才的世界认识,游牧经济对自然环境的特殊要求,形成了达斡尔族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对世界“天地人”三界的原始理解;面对自然的未知,传统汉民族祭祀活动中出现了与神沟通的巫祝,同样是对自然的不理解,使得达斡尔族宗教活动中出现了“萨满”。达斡尔族与汉民族文化中的诸多相似,昭示着不同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于达斡尔族与汉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里就不再一一探讨。
三、达斡尔族节俗与汉民族节俗的比较
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达斡尔族传承着自己在漫长岁月流转中延续下来节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节俗文化。尽管达斡尔族的节日习俗与现当代的很多汉族节日习俗不尽相同,但在其具有周期性、固定性的传统节日中,出现了很多与古老汉民族具有相似性的节日内容与节俗符号。对达斡尔族节日文化与汉民族节日文化的比较研究,特别是达斡尔族文化与汉族古代节日文化的交叉研究,无论对于达斡尔族文化研究还是对于汉民族传统文化研究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达斡尔族有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抹黑节等。达斡尔族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相比较,较早从事了农耕生产。这使得达斡尔族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和传统的汉民族节日一致,比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都是达斡尔族和汉族共有的节日,只是结合不同的生存状态在节俗的表现上各有不同。以农历二月初二为例,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这是汉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这个节日和农耕经济有着密切联系来看,这节日应该是专属于农业民族的节日。“龙抬头”中的“龙”是“龙角星”的意思,代表的是星宿名。二月初,龙角星升起,天气开始转暖,雨水滋养大地,这个时间正是春耕之际。传统的农耕民族称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在这一天进行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各地区存在文化差异,祭祀对象不尽相同),由此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在现代社会,汉民族在二月初二的祭祀活动几乎消失了,对节日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月二变成了“理发日”,人们在这一天理发寓意自己是龙,整理“龙头”,给自己带来好运。达斡尔族与汉族相同,也有二月初二这个节日。在节日习惯上,两个民族也不尽相同,达斡尔族在这一天是不用剪子、刀子这些器物的,因为担心龙抬头的时候会伤了龙的眼睛,甚至妇女们连针线活都不做。从达斡尔族的习俗看,达斡尔族没有将“龙”作为星宿理解,也说明了这个节日对于达斡尔族并不如其之于汉民族那样历史久远。
春节不论是对于汉民族来说还是对达斡尔族来说,都是极为隆重的节日。春节虽然是汉族与达斡尔族的共同节日,但是在春节的庆祝活动、饮食习惯、禁忌事项等方面,汉族与达斡尔族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之处。达斡尔族有很多独特的春节习俗,比如达斡尔族除夕时不能在外面叫孩子的名字、本命年的人除夕是不能出门的、春节时摆放刚刚故去的长辈灵位、除夕晚上进行点火堆的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汉民族没有的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些达斡尔族的节俗在现代汉民族的习俗中并不存在,我们却能在汉民族地区性的习俗中找到两个民族节俗的相似现象,比如点火堆的祭祀活动。除夕的时候,达斡尔族会在自家院子外面点起两个火堆,摆上酒食进行祭祀,火堆旺盛寓意新年运道兴旺,祭祀结束以雪熄灭火堆,白烟升起。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汉民族春节活动中,出现了类似习俗。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春节期间存在“拢旺火”的节日习俗。除夕晚上在自家门外点燃一个火堆,被称为“旺火”。乌兰察布的“旺火”虽不配合祭祀活动,但是全家人要围着火堆走一圈,点燃一年的好运气。乌兰察布地区汉族“拢旺火”的做法和以“旺火”带来好运的寓意,与达斡尔族的春节习俗几乎一样。内蒙古西部地区在其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代汉语语音(如方言中对于入气音的保留),在其习俗中也保留了一些古代传统的节日习俗。乌兰察布地区的“旺火”与达斡尔族的春节火堆祭祀的相像性,说明了汉民族与达斡尔族在历史发展中存在文化的交融,在各自文化的发展脉络里既有彼此的借鉴吸收、也有各自的分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达斡尔族还形成了一些与本民族生产生存状态密切相关、颇具民族特色的现代节日,诸如库木勒节、冰钓节 、斡包节等等。这些节日并不是在历史传承中形成,带有鲜明的现代民族特色。比如库木勒节,“库木勒”的意思是达斡尔族爱吃的野菜柳篙芽,1987年在梅里斯城区举办了第一次库木勒节的庆祝活动,此后发展为一个新兴节日。这类新兴的节日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扬,对促进达斡尔族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结语
达斡尔族虽然人口较少,但文化特色鲜明,在历史流转中与汉民族文化出现了相互渗透与交叉分化的关系。达斡尔族文化中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集体精神、家国理念等思想具有当代社会价值与研究意义。在其传统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构成中,与中国的传统价值理念出现了精神上的契合。对达斡尔族与汉民族文化的对比研究,对于研究达斡尔族文化、保护传承达斡尔族文化、研究古代汉民族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