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本能与地方文化课程建构
——基于杜威儿童本能观的视角

2020-01-17邓菊香叶逢福彭小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本能儿童文化

邓菊香,叶逢福,彭小红

(1.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2.韶关菲尔实验幼儿园,广东 韶关512009)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联结他所有学习和生长的基础。儿童自己的本能和力量指出了教育的起点[1]5。因而,课程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学校课程的内容和材料应当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1]5。构建地方文化课程,需找到儿童自身需要与地方文化的连接点,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来考量儿童与课程的关系,以满足儿童本能的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充分地发展,使儿童的心灵之花绽放。

一、儿童的本能与教育

(一)儿童的本能

人的本能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或行为倾向,无需教导和训练,是人类进化表现出的一些行为和能力。儿童的本我是各种本能欲望的宝库。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心理倾向,将之称为“四端”。认为文明的萌芽蕴含于儿童的本能之中。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古老的、动物式的、无意识的精神生活是今后一切意识生活的根基[2]44-45。这种无意识、充满想象的、丰富的本能倾向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相结合推动儿童行为的发展。

本能与潜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生而具有的不需教导的能力,是原始的冲动,具有类的特征。本能如果得不到锻炼,就会弱化甚至消失。孟子的“四端”说认为人具有的仁义礼智是道德发展的起点或可能性,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潜能是人类本身具有却没有被开发的潜在的能量,是具有个体特性的。它是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潜能是发展的前提或基础,获得了某种发展或发展成熟的实体,都是在其所具备的潜能之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潜能对外界刺激感应敏锐,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进行开发和提高,一旦被唤醒,仍需不断的教育和鼓励,就如有音乐、艺术天赋的人必须注意培养和坚持一样。但如运用不恰当,潜能也会改变或消逝。本能与潜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有类似的观点,他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认为性与伪是有区别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他认为“无性则伪则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的原始和不完善。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本能作为一种原始的冲动与能力,是潜能开发的原动力。在本能的兴趣上发现、挖掘人的潜能,能够使本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形成人的才能。因此,本能需要保护、巩固,升华与超越。

人具有多种本能。杜威认为,儿童身上隐藏着四种本能:语言和社交的本能、制造的本能、研究和探索的本能,艺术的本能[3]47。

1.语言与社交的本能

儿童在对话和交流中表现出语言学习和社交本能。语言是联系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要工具。婴儿在习得言语前,已能十分有效地利用其他交流工具如哭、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习得语言后,儿童为达到各种交流目的就会在言语基础上加上肢体语言。斯洛(Snow)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4 个月发展到32 个月,儿童每一分钟交流尝试次数超过原先的两倍[4]。儿童语言与社交的本能主要是为表达自我、寻求支持、理解世界、交际与表现。

2.制造的本能

儿童天生具有建造的冲动。儿童对游戏活动和动作很感兴趣,乐于把各种材料做成不同的具体形状和物体。工作是人的本能和特点,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乐趣。儿童的“工作欲望”象征着一种“生命本能”。在合适的环境中,这种本能自然会从内心的冲动中显露出来[5]。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具有以下特征:①遵循自然规律,服从内在本能的引导;② 无外在目标,以“建构自我”、完善自我为内在目标;③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和建设性;④应该独立完成,无人替代或帮助其完成;⑤通过环境来提高自己,形成自己,塑造自己的个性;⑥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并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而重复[6]。

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

儿童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研究和探索本能的表现,是人类认识活动基本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儿童对一切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儿童认识活动维持和成功的首要前提,是创造和探索的源泉。探索、尝试、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提高儿童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7]。

4.艺术的本能

儿童在绘画、音乐等活动中表现出艺术方面的能力[8]346。儿童通过艺术活动理解世界、表达其精神活动、感性地把握世界。艺术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以及与别人交流的另一种语言。儿童通过艺术表达可以释放紧张情绪和能量,满足内在的审美需要,形成内在动力,完善人格发展。

(二)儿童的本能与教育

本能虽然是先天的,但本能要得到发展,都有赖于后天环境的激发,这样才能在激发本能的基础上挖掘潜能。本能与生俱来,潜能人人皆有,才能努力可得,守住本能,挖掘潜能,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儿童的本能,肯定“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9]。李贽的“童心说”认为“童心”是个体对“自我”的生命体验。童心是本能的最直接的反映,是儿童对认知、意志、情感追求的表现。

对待本能,我们应当“至诚”,听任其召唤,任尽其性。《礼记》说:“唯天下之至诚,方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0]如果没有一颗“至诚”的心,成人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社会世俗的经验主观臆断,干涉、抛弃对成人无用而对儿童却是极其有用的东西,对儿童潜能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能。有学者认为儿童教育“务在顺应自然”,成人应“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和趣味。”就像维果茨基所认为的“儿童应该依据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大纲实施的顺序应符合儿童丰富的情感兴趣和与思维特点”一样[11],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也提出让儿童听从“内在教师”的指引。她主张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但不能在脱离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自动实现。鲁讯也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认为“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2]49

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激发,而不是压抑本能[12]。裴斯泰洛齐一直致力于寻找所有教学艺术的共同心理根源,他坚信只有通过共同的心理根源,才能找到符合人类教育自然规律的教育形式。他认为:“教学科学必须起源并建立在对人类天性最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之上”[13]。因而,成人需提供儿童需要的环境和用具,发现儿童迫切的需要和能力,坚持儿童亲身体验,鼓励儿童大胆探索和发现,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触摸和体验,在动手动脑中充分认识自我的存在,从而建立一种真正符合人性的教育[14]。教师需要时时面向儿童,观察并理解儿童,知道如何积极地参与儿童的学习活动,掌握正确的时机和方法,将教师的意义与诠释和儿童的意义与诠释相结合,融入丰富的对话中,从而对儿童发起的活动提供一种巧妙的和不易觉察的支架,促进儿童持续的兴趣和共同的思考[15]。通过有组织的指导和应用,使儿童本能的兴趣在体验活动中朝着有价值的结果前进而不致成为散乱的,或听任其流于仅仅是一时的冲动的表现[3]42。事实表明,当儿童由于本能冲动而集中注意、全神贯注和专心致志于某种活动时,他的努力和兴趣就会得到统一,他的本能的冲动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与加强,从而有可能挖掘出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充分、完全的成长。

二、地方文化与儿童本能

地方文化是儿童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亲缘性成长条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丰富课程体系,为儿童滋养心灵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儿童本能提供表现的场域,提升儿童教育活动的有效性[16]。

(一)以地方文化为表达媒介,巩固儿童语言、社交本能

语言本能是儿童社交表现最简单的形式[8]346。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既是儿童的交际工具,也是儿童思维的工具[17]。

地方文化中的歌谣、游戏、故事、神话、传说等是儿童语言和社交本能激发和展示的媒介。韶关地区有丰富的故事传说、歌谣,它们与韶关本地的历史人物、景物、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比如,韶的由来与舜帝的传说;珠玑巷与胡妃的传说;南华寺与惠能的故事;九龄名字的由来……南华寺是粤北闻名古寺,大部分本地儿童都去南华寺参观浏览过,对里面的佛祖充满了好奇。讲述南华寺与惠能的故事能引起儿童生活经验的共鸣,更能激起儿童强烈的兴趣。这就为儿童提供了宽松、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为儿童大胆质疑、提问、想像提供了“想说、想问、想知道”的真实的表达媒介,满足儿童语言和交际本能的需要。

传统游戏在韶关地区非常流行。如跳皮筋、拈石子、抽陀螺、斗蟋蟀、滚铁环、捉迷藏等都深受儿童喜爱。它们蕴含丰富的游戏语言,是儿童出自本能的兴趣,彰显了儿童的主体精神;游戏不仅使儿童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情绪中,且符合儿童喜欢寻趣的心理特点,还能巩固儿童语言、社交本能,培养儿童的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如在传统抽陀螺游戏中,儿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不仅需要参与制作陀螺、鞭子,还创造陀螺游戏文化;作为消费者,儿童还享受制作带来的快乐,获得陀螺游戏的整体性经验[18]。儿童在组织游戏时,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计划、设计,完成对游戏内容、角色、玩具或材料、规则的安排;需要展开想象,细心观察,揣摩他人的心思;同时要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遵守行为规范,增强自制力和意志力。传统地方游戏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自然物,不需要借助器具场地,而且用心、动脑、有趣、易行,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可见,地方文化中的歌谣、游戏、故事、神话、传说为儿童的语言、社交本能提供了交流、表达的媒介,是符合儿童语言与社交本能需要的具有普遍性的教育资源。

(二)以地方文化为体验对象,强化儿童制作本能

儿童喜欢做事的本能是动作发展的需要,是儿童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为儿童创造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与条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19]

地方文化中真实、直观、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传统特色美食深受儿童喜爱,易于操作、贴合儿童生活经验,为儿童所熟悉。韶关各地习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如饮食方面有炒米饼、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白土月饼、腊味等十数种有特色的年节食品。品尝美食是人的天性,而儿童有爱模仿成人的特点,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儿童动手制作的本能容易得到强化。例如,儿童在制作白土月饼的过程中是无拘无束的,根据自己内心想要的样子,摆弄手中的材料,他可以或紧或慢,或玩或做,自得其乐,毫无压力,在动手动脑的安定、愉快的情绪中,发展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不断重复尝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由于手工制作的工作结构清晰、紧凑、有效,作品独自完成使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和骄傲,因而带给儿童的是精神上的充实感和持久的快乐[20]344,进而使儿童在制作的体验中激发本能的兴趣,强化制作的本能,形成能力。

(三)以地方文化为经验场域,提升儿童探索本能

探究是儿童科学学习的目标和途径[19]50。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是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和现象是儿童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

韶关地区的马坝人遗址、客家人和广府人的由来、丹霞山独特的地理风面貌为儿童探索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场域。例如,儿童总是对自己从哪里来充满兴趣和好奇。而马坝人遗址就为儿童探索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探究的证据。布鲁纳认为好奇心是人类行为的原始动机之一,它的产生由个体所接触到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东西引起[21]。当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之时起,由于不确定自己到底是由什么变成,又是从哪里来充满了疑惑,这个时候他的探究意愿最强,容易产生探索行为,探索的过程往往是集中注意力和令人满意的,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当儿童接近马坝人遗址这一经验场域时,个体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唤醒、增强,他也就容易产生一种特有的期待与渴望,因而会推动其探究过程积极、有效地进行,进而提升其探究的本能。如此,在儿童生存、生活的时空中利用满足儿童好奇心的环境与条件,儿童则可能把好奇心转向强烈的智力活动中,提升探究本能,形成探究能力。

(四)以地方文化为情感桥梁,拓展儿童艺术本能

“差不多每个孩子到了4—7 岁时,在合适的环境中都是极富于创造性的。”[22]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在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让儿童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拥有自我表现的充分机会和创造的成就感。

地方文化中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建筑艺术为儿童欣赏、学习、表现艺术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桥梁。如韶关地方文化艺术活动有:①传统节日舞蹈。狮舞包括(青蛙狮)、龙舞(香火龙)、过山瑶舞蹈、舞春牛、新丰纸马舞、鲤鱼舞等。②传统戏剧与音乐。粤北采茶戏、乳源瑶歌、翁源客家山歌等。曲艺有乐昌渔鼓。③传统手工。有瑶族刺绣、丹霞红豆手链制作等传统。④建筑艺术。有韶关大厅屋、围龙屋、围楼等。这些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幼儿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幼儿感兴趣的。例如,粤北山区排瑶同胞的长鼓舞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长鼓瑶语叫“汪嘟”,鼓身用沙桐木制成,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为鼓面。表演时,长鼓横挂在腰间,右手以掌拍鼓,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起舞时,舞者身穿节日盛装,腰扎红绸,脚裹白色绑腿,时而腾空急转,时而猛虎扑地,特别是双人表演时,两虎相斗,双龙戏珠,妙趣横生。变换节拍时,能表现不同的内容、情绪和艺术效果。整套动作刚劲有力,粗犷洒脱,充满创意和惊喜,惟妙惟肖地展示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长鼓外形特点新颖、制作材料是生活中的自然物,表演的节奏感强,给儿童以新奇感,激发儿童想要摸一摸、打一打的兴趣。儿童在这种艺术氛围中通过自主感知与情感体验,不仅能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和快乐,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也通过形式语言的意味来理解作品内涵,与瑶族同胞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试图去理解表演者的世界,并可能充满了艺术想像,进行艺术思维,有了艺术表现的冲动,从而走向艺术创造而表现自我,拓展儿童艺术的本能。

三、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建构

儿童的知识是在社会文化境遇下不确定生成的,是实践性的、内生式的[23]。课程是实现教育价值整合的基础,是连接儿童与其知识经验的媒介。地方文化课程也应以儿童内在本能为逻辑起点,以儿童的实践体验为实施过程,以儿童生命成长为最终目的,实现儿童本能的巩固、升华和超越。

(一)以儿童的内在本能为逻辑起点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这种理念凸显了其内容选择的重大意义。但较长时期以来课程内容选择却经受着文化品性缺失的困扰,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的西方化与城市化,遮蔽了本土课程的内在价值,使其难以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学习生命质量的重任[24]。因而,必须从人类文化中精选出最优秀的、符合儿童生命发展价值和自然本能要求的、并能为儿童所接受的部分,以此建构起关注儿童个体学习生命存在、提升和优化儿童学习生命质量的课程[25]。

地方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儿童的课程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文化的适切性,建构起地方文化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之间有机的内在联系。因此,选择的地方文化应以儿童的内在本能为逻辑起点,顺应儿童自然本能的发展需求。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儿童的经验和兴趣。兴趣是激发心理活动的一种手段[26]。兴趣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以一种特有的活力和激情去探索外部世界。杜威关于儿童四种本能说表明,在儿童期,儿童有着语言与交际的本能、制造的本能、研究与探索的本能以及艺术的本能。这些本能来源于一种内在本能兴趣的冲动。教育者需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内在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顺应其本能兴趣,并引导他们向理想的方向前进。只有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发现生命的律令和教育的节奏,减少儿童教育的无知、盲从和固执,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关爱儿童、教育儿童[27]。因而课程内容应根据儿童本能需要,梳理、筛选出符合儿童本能兴趣的地方文化活动,并对各领域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合目的性和教育性,成为指向儿童发展又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优质课程[16]。充分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强调课程内容既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关注儿童的可能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联结,实现儿童生活能力与生活信念的提升[26]。

(二)以儿童的实践体验为实施过程

地方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通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28]。地方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传承需要语言和行为,是动态的过程,符合“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需要在动态的表现中完成;民俗、节庆等仪式是动态的过程;器物、器具的制作技艺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表现[29]。而儿童天生的语言与交际的本能、制作的本能、探索的本能和艺术的本能也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由于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充分表现出人的内在本质,因而教育要追随活动的本能,重视儿童的活动本能,唤起儿童的自我活动或自发活动,避免地方文化课程停留于“参观展览”的尴尬境地[20]320。因而,关照儿童“实践体验”的内在需求,为儿童个体在真实体验活动中建构知识与生活经验提供有意义的环境条件,是实施地方文化课程的必然路径。

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结果。梅洛- 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指出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身体是知觉和学习的指挥者和执行者,经验源于身体。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强调身体活动对儿童智慧发展的影响。杜威要求儿童身体力行,通过“在做中学”亲身经历和体验隐藏于知识背后的奥秘。布鲁纳也强调正是在操纵物体的动作过程中,学习者才形成了客体精确的心理表征。而对于世界的理解、意义的产生都离不开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以上观点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应重视其身体的参与实践。因而,在地方文化过程的实施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全脑教育”,而且应该从“全脑教育”走向“全身教育”,实现儿童身体的转向,置身体于教育与教学的中心,充分认识身体参与的重要性,使儿童在体验实践中探索事物的秘密,实现生命价值[30]。

(三)以儿童的生命成长为最终目的

人的行为受生物本能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现象世界,是人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需要、目的改造自然而产生的“人化自然”[31]。尼采认为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肉体—生命服务[32]。生命本身就是本能,就是追求力的成长、延续以及追求力的累积。因而人并不满足对自然的简单适应,而是会根据本能的需要不断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创造历史文化并试图不断超越自我,在身体上追求“更高”“更强”“更快”,在科学上追求“更尖”“更细”;在生活上追求“更好”“更美”等[33]。但“人创造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34]。因而,要确立一种健康的生活和发展健康的人格,就必须使我们的文化与我们本能的需要所指向的目标相适应。

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的塑造。构建地方文化课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儿童现实的感性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的人及人性的现实表现,探索、发现儿童本能的需要,为儿童的现实生活服务。选择、挖掘地方文化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以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因,”为孩子们“提供‘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33],高扬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拓展其本能的力量,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巩固本能,激发潜能,并通过传承创新,形成才能,获得本能的超越,进而促进心志完善,心体谐一,实现儿童生命成长的最终目的。

开展地方文化活动,其价值不只在使儿童被塑造,不只在造就人类所积累文明资本的传承人和创造者。其最核心的价值是发展儿童健全的精神、人格和体魄,促进儿童本能的超越,进而完善下一代的整个人生[25]31。

猜你喜欢

本能儿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谁远谁近?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