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020-01-17赵霞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赵霞 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科学控制施工温度,通过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施工工艺和设备匹配,以确保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一、材料选择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粗骨料、细骨料、沥青和改性剂等材料的选择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选择应确保干燥、无杂质,其粒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符合相关要求。沥青和改性剂的选择应确保各项检测指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二、摊铺施工工艺
(一)测量放样
做好导线和中心线水准点的复测、横断面检查和补充测量、增设水准点等工作,沿摊铺边缘每隔6.25 米设测点,垂直打入紧固钢筋,在钢筋上标出摊铺标高,根据标高拉紧钢丝绳,摊铺时派专人及时对钢丝进行复测。预先标出摊铺宽度边界,摊铺时以表面边桩的边界作为行驶参考。
(二)拌和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拌和操作密切相关。本工程采用间歇搅拌设备。与普通基质沥青相比,所用改性沥青的粘度明显较高。为了保证材料的充分混合,需要延长5 ~ 10s,以提高改性沥青在集料上的涂覆程度。另外,拌和过程中要保证温度处于较高的状态,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拌和温度,以免出现温度低导致摊铺质量差的问题。
(三)运输
1.分析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工作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配备与之相适应的装车,以达到运输和生产的平衡状态。实际施工中,等待卸车的数量应达到6 辆。
2.钢刷用于完成车厢表面的深度清洁,以确保车厢内没有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光滑度。基于在车厢内壁涂覆隔离液的方式,可以将物料从车厢内壁分离出来。皂液是一种可行的材料,但不允许大量隔离液汇聚在底板上。
3.工程经验表明,混合料在装车过程中容易发生离析,实际施工中应分三次装车。装载作业完成后,帆布和被子被进一步覆盖,可以有效缓解温度损失,隔离雨水和灰尘。
4.如果混合料出现离析和硬块现象,或摊铺作业在160℃以下进行,混合料必须报废。
5.卸载后应立即清洗车辆,否则沥青混合料会长期堆积在车厢底部,形成块状。
(四)摊铺
1.为了加快施工效率,两台设备的性能和规格应尽可能一致,两块重叠5cm 为宜。要求上下两层之间的搭接距离至少为20 厘米,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0 米以内。
2.施工前,需要调整冲筋的姿态,主要是指拱度和与地面的高度差,并给冲筋一定的预热时间,以保证后续施工中表面温度保持稳定在130℃以上。
3.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摊铺作业。结构表面应足够干净,否则不允许摊铺施工。
4.改性沥青摊铺时的温度应较高,整个过程不应低于160℃。
5.合理调整摊铺速度,与车辆的上料和碾压速度相匹配,一般为2~3m/min。前车卸载完毕后,后车应在第一时间跟上,摊铺机不应等待。尽量避免摊铺机中间停顿,保证施工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6.以摊铺机为基准,运输车的停放距离应控制在10~30cm以内,以免对摊铺机造成冲击;关于卸载过程,卡车应保持在中间位置,并在摊铺机的帮助下继续向前移动。
(五)碾压
1.为了保证碾压质量,在此之前必须对摊铺厚度等所有路面参数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需要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
2.根据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压路机组合,确定碾压工艺,提高施工可行性,保证碾压效果。
3.滚筒运转一段时间后,需要两端折返,要保证两次折返不发生在同一段。非异常情况下,应继续碾压,不应出现中途停车等问题。在交替碾压过程中,必须保证前后停车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0m,同时前后停车点与压实起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至少3m。路面形成后,不允许停止任何工程设备,也不允许留下任何矿物材料等杂物。
4.改性沥青在碾压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隔离剂宜采用清洁饮用水,这是避免粘轮的关键(严格控制用水量)。轮胎压路机在行驶过程中应喷洒适量的肥皂水,以达到防止粘轮的效果。
5.调整轧制速度。整个过程要够统一。低速行驶是明智的。不允许出现掉头和刹车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控制摊铺,需要保证碾压机械的可行性,并遵循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的原则。
三、结束语
随着市政道路行业的快速发展,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因为它经济、安全、适应性强、更广泛。此外,可以加入相同比例的特殊稳定剂形成SBS 共混材料,利用SBS 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进行改性,在路面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