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工作发展研究
2020-01-17张梅玲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朱桐立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张青福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
张梅玲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 朱桐立 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 张青福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
一、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
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迅如猛虎。在今天,它已经达到了相对普及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够看见,几乎是人人都备有一部手机。而且大部分的家庭中已经有了电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几乎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互联网,在工作时是一种高效的工具,也是一种被依赖的网络上的社会生态。社会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助人的工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工作者需要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以达到促进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
抖音,微博等,都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互动平台。但是在这些平台上,有关社会工作的信息相较于其他信息数量非常少,更不要说相关的账号了。不过随着近几年,人们对于社会工作越来越关注,可以看见与之相关的公众号越来越多了,比如社工观察、中国社会工作等。但是从大的环境来看,虽然社会工作与互联网逐渐结合,但是它们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怎样做到互联网与社会工作深度结合,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二、“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工作发展的策略
首先,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一些新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合适的工作方法。第一,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居民在此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例如,中老年人群对于新鲜的互联网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难以适应。而青少年对于在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做不到很好的抵制。第二,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工作中,互联网可以帮助社工与社工、社工与案主进行更加便利和流利的沟通,他们可以利用视频、语音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案主能够通过微信等平台寻求社工的帮助。这样一来,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不仅是在实际生活中,同样也在网络中。通过互联网,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服务对象的信息与需求。
其次,互联网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传播的途径也很多,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对于社会工作者和相关的机构而言,需要牢牢抓住“互联网+”这一机遇,对于文化传播,不仅要以传统的方式来传播,更要借助当前环境下产生的一些新媒介。相应的机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好好把握互联网这一给予,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社会工作的知识。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工作行业的影响力。社会工作者也要强化关于互联网的思维,将自己的工作与“互联网+”的大环境相结合,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运用产生的新的媒介来对社会系统改良。
最后,政府方面也要加大支持的力度,加强社会工作的人才建设。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社会工作的相关机构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方说在网络上相关工作的服务流程、人员职责不清楚等问题,应当明确人员分工,并且完善服务的流程。除此之外,社会工作机构还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帮助下,能够使得相关机构能够搞笑的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在宏观上把握好未来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工作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重视,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可以增加互联网的相关课程。高校学生也应该积极学习相关支持,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为将来上岗作准备。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享受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让互联网与传统的服务业相结合,能够使得二者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共同发展。社会工作者要把握好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来创新相关工作的服务模式与服务方法。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社会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建设,才能使得未来社会工作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