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
2020-01-17杜建伟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杜建伟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和传播的,具体指公众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传统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坛、贴吧、博客、聚合新闻等。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新闻评论,以及各种新闻转载、跟帖。近几年来,网络舆情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日益增加。在某些突发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存在着一些处理不当的现象,诱发了民众的不良情绪,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经历了流血的教训。这使得人们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管理变得更加重视起来。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基建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网民数量也不断攀升。同时,网络舆情也在此种形势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1.信息源头的模糊性
由于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在新媒体时代下被打破,这必然导致信息源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这必然导致民众对信息的多角度解读,使得民众争相对未经证实的各种信息进行转载和实施,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间接引发了负面的网络舆情。例如,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各种未经证实的健康类科普知识和文章,导致民众盲目信从,从而引发不良舆情。
2.传播形式的多样性
新媒体时代,人们把信息的表达权和发布权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借助于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分享、转载和评论。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足不出户,人们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视来满足自己获取信息的需求。人们在焦虑和恐惧中疯狂的转发有关事件的各种新闻。从官媒平台、各大新闻网站到微信群、朋友圈,再到微博、贴吧等,传播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3.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和不断更新,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的接收者也不再依赖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形式。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处于封闭区域的人们很难获得第一手信息,因此,身处事件发生地的民众即时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情况,信息迅速传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4.易产生有预谋的舆论危机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权掌握在官方手中,官方发布的新闻具有权威性。但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成为现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手机或其他设备来第一时间分享、发布消息。这为某些不良群体利用社交平台和民众知情权来进行不当操作埋下了隐患,极易导致某些“有预谋的”舆论危机的发生。
二、新媒体时代呈现出的舆情风险点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风险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官员、民众和媒体。具体表现特征主要是关注点突出、叠加较多负面情绪等。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官员不作为引发的民众不信任风险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空前增加,其中伴随着各种谣言的迅速传播。政府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回应信息时要快、在辟谣时要及时,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受到公众的监督。但事实却是相反,某些政府官员责任心懈怠、工作不作为、缺乏网络舆情素养,进而受到全国人民的讨伐和谴责。
(二)卫生健康知识欠缺引发的焦虑和恐慌
当重大突发卫生健康事件发生后,由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不够,对卫生事件的传播渠道和传染速度把握不准,对如何有效防控的传播更是无从知晓。再加上一些媒体对某些专家意见的误读,一些自媒体在各社交平台中肆意传播一些科普贴,如从如何洗手、如何使用消毒水到对一些健康知识的所谓的“科学性解读”,这些卫生健康知识的背后带有极大的未知性,也包含着一些错误的信息。因此,在民众中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和焦虑。
(三)媒体的误导性报道引发的舆情回应风险
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加快,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短时间内各种信息满天飞,产生众多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媒体媒介素养缺失,未经审核就将一些可能会加剧恐慌情绪蔓延的新闻发布出来,大大损害了其公信力,受到网民的大力批评。主流媒体应该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引导舆论向有利的一方发展。
三、多举措提高疫情防控中的网络舆情引导水平
(一)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开各项举措
网络已经改变了如今社会的舆论形态,“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麦克风”早已成为现实。在突发事件中,如果政府官员不作为、不及时公布数据或是瞒报漏报,必然会激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各种负面的网络舆情。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各部门就应当站在民众角度,本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及时公开各种信息,快速回应民众的各种声音,为自己树立良好公信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二)提高民众媒介素养,加强网络自律管理
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言论自由权不代表可以在互联网中肆意妄论。民众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不做谣言的传播者,不做互联网中的键盘侠。同时,网络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网络监管,提高对网络环境的自律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三)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引入第三方参与评判
新闻媒体是社会舆情舆论的放大器,特别是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全面提高舆情舆论引导水平。主流媒体应加大对事件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可以通过三微一端以文字、图画、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从源头上杜绝谣言的扩散。同时,还可以与政府形成联动,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中坚力量。
当涉及官方不熟悉的领域时,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来进行通报,让专业的组织或专家来解释,而不是政府强行发布错误的数据,这样做不只是为了避嫌,还可以通过第三方参与的调查和评判,从而更好的促进负面舆情的缓解。
网络舆情管理已经成为社交时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应快速了解网络舆情概况,全面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引导网络舆情向好的趋势发展。新媒体时代,在任何一个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都需要政府、媒体和全社会群众的共同努力,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