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及提升策略
2020-01-17张洋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张洋 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能够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播出效果以及观众的观看体验,因此,新时代下的新闻记者更应该在遵循时效性、完整性、舆论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编辑意识进行提升,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有营养的新闻内容。
一、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也是新闻区别于其他信息来源的显著特征,更是观众观看新闻的本质动力,新闻内容的时效性与节目的收视率息息相关。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必须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在采访完成之后,应该尽快完成对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努力在最短时间内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因此,记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编辑意识,在采访时,记者应该迅速确定好镜头位置、画面等细节因素,选定合适的采访对象,并提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大量的时间,也有利于加速后期编辑工作的进行。总的来说,提升记者的编辑意识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新闻的成型速度,进而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二)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评价电视新闻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节目的收视率。新闻制作的环节较多且比较琐碎,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直接接触新闻事件,并将采访过程及收集到的信息直接呈现给观众,因此,新闻记者应该牢记自身的使命,提高自己的编辑意识,让自身具备充足的采访经验和写作水平,才能为观众呈现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并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三)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导舆论,新闻工作者更要在工作中谨记这一点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新闻内容,塑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国家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记者的编辑水平能够直接决定新闻的内容及其价值导向,因此,记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编辑意识,在工作中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点,在新闻中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从社会舆论方面为国家长远稳定发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视
相关单位和新闻记者本身应该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视。首先,相关单位需要在政策层面对编辑工作进行革新,强化编辑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塑造内容至上的工作氛围;其次,新闻记者自身也要加强对编辑工作的重视,在工作中勇于对新闻内容和播放形式进行创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和播出效果,进而增加节目的收视率[1]。
(二)利用新技术创新编辑工作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新闻记者也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例如,记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社会上的事件进行收集和处理,再添加上适当的图片和影像。通过这种手段,记者很容易得到精彩的新闻故事。这也是新时代下大数据价值的体现,通过对数据进行升华,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而丰富观众的情感体验以及视听享受[2]。
此外,记者也可以学习制作图表的技术,并将图表插入到新闻的内容当中,图表与表格相比,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够降低观众获取信息的难度,有助于新闻内容的传播。
(三)提升记者的学习能力
当下,所有行业都在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新闻行业更是如此。每一个新闻记者从入行一直到退休都一直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是由新闻报道内容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在提升记者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两个方面:1、相关单位需要定时对新闻记者进行培训,提高其采访能力和编辑意识,保证记者的技术能够与时俱进。2、记者本身也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新闻采访领域的知识博大精深且在不停更新,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有危机意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提升自己的编辑意识[3]。
三、结论
纵观全文,提升记者的编辑意识能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节目收视率,同时也是增强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相关单位和新闻记者应该认识到编辑意识的重要性,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升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进而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最终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的成功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