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0-01-1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技大学生能力

高 岩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创新无疑是国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时代赋予大学生新的使命,在高校教育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现状,找准问题,集中解决,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一、 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如今的国际竞争中,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已经变成了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在科技引领新时代的阶段,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科技强国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的人才的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科技创新知识和科技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未来社会工作、科研发展、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强的实力。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肩负的是促进国家富强发展和中国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进步的重要任务。多角度发展高校创新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延伸和可持续性进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科技创新方面,教育部设立了一系列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和挑战赛,给高校创新教育、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探索尝试创造了更多机会。但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找准这些问题,做好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准确预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趋势,并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教育改革,才能提高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一)创新教育理念落后

高校创新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是当前创新教育发展和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育。课堂教学更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承和记忆,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调动,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1]。而且,传统教育中重规范、轻创新,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小,信息显示形式比较单调、呆板。虽然在一些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中学生有学习和参与,但是多数仅仅停留在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执行的层面,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忽视学生课堂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个性化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

忽视个性化教育而导致大学生创造能力缺乏,难以适应创业需求,这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高校以往的教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是 “模式化教育”。在特定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安排下,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科技项目的实践创造部分,学生自由发挥和意见发表的机会很少。通常学校大多采取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参加科技比赛等工作。在教学中强调“效率”,认为教师逐步指导能够提高学习创新效率,而忽视了在探索中不断挖掘和纠正错误,也是学生学习、创新的重要过程[2]。重视结果创新教育,而忽视了过程创新。这就导致大学生缺乏个性化与创造力,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效果较弱。

(三)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的创新,让学生掌握更多创新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创新创业实践问题。但是目前高校的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书本为主,课堂知识更新较慢,且与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结合不足,与边缘学科的交叉学习内容也较少。专业知识不能融会贯通,且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导致学生创新课程的学习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真正的应用创新知识。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中安排的实践内容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仅仅成为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辅助部分,得不到师生的重视,也难以真正的在学生未来社会创新创业工作和实践中发挥作用[3]。

(四)缺少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平台

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课堂中,更扎根于学校和社会各项创新科技活动和比赛中。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是高校创新教育高效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缺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策划和安排。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较少,学生在创新教育课堂学习之后缺少实践和创新应用的空间。而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多是以分散的、临时的形式出现,活动的含金量、权威性、影响力都不足,缺少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但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学习兴趣。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建议

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高高校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之路上,结合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预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高校创新教育发展中,我们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转变传统教育意识,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关系,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的良好氛围,把大学生创新教育纳入学校育人的整体规划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和丰富的校园创新活动、科技创造活动平台和比赛机会,才能实现高校创新教育的长久发展,为培养国家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基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在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生为本,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首先,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师生都要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学习观念,明确创新教育课堂中自己的角色和任务,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其次,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在完善的知识储备、健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进行。所以在高校创新教育课堂中,要注意教育中要关注科技创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教师应该拓展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让学生更多的积累创新基础知识,逐步走向丰富理论知识支撑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道路;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创新和创新教育中很多目标项目实践和学习都要用到学科交叉内容,所以在高校创新教育知识拓展中,要坚持专业而博学的原则,增加更多教学学科、跨界学科、相邻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4]。通过创新教育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盲区,建立更广阔的科技创新眼界,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高校创新教育中教学知识面的拓展,实际上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创新意识,加大个性化创新教育实施力度

一些高校创新教育开展效果不好,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被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没有得到尊重。在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新课教学、实践活动等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能力,借助课堂上的个性化创新任务布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探索过程中,培养将创新知识转化为创新行动的能力,让学生更乐于创新。在个性化创新教育中,要避免过去“模板式”的课堂教学,注意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创新主题或者创新问题之下进行自主的挖掘和探索。在这样的个性化创新教育实施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团队协作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师在个性化教育实施中只充当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主要以激发和鼓励学生从创新创业意识本身出发,进行实践、思考、分析和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创新知识学习,掌握社会中最前沿的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以后国家建设、社会工作中发挥自身专业的作用。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点。而科技创新又是一种时刻都在进步和变化的过程,在创新课程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未来教育要与实践结合,与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技术结合,让教学始终具有先进性[5]。在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中,为保证理实结合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可以采取“工作室制”“项目制”或者“导师制”的方式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学生加入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参与前沿科技创新具体工作,在特定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塑造创业能力。或者通过项目带动创新实践,在高校创新教育教学中以具体科技创新项目为依托进行教学。在项目实践中融合创新知识、多学科知识、实践技术等,通过项目操作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活动创新,开展多元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高校创新教育应通过多元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发中,要以鲜明却具有前瞻性的科技创新主题为核心,打造权威型、高质量、系列化科技创新活动。在这类活动组织中,要将科技创新知识考核、创新意识比拼、创新创业实践检验都融合进去。在活动比赛的评比和考核方面,要邀请专业领域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科技企业人员走进校园,给学生点评的同时进行指导,保障高校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收获,并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联系和桥梁支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创新创业资源。

结语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要以学生为本,重视个性化创新教育,提高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导能力,要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实际,为学生创造更多创新实践活动机会和平台,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科技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科技助我来看云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