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17贾书香

黑龙江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接口技术原理知识点

贾书香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也进入了其改革阶段,怎样改革并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培养相关人才的本科院校,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已迫在眉睫。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当今大部分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仍然放在其重点学科上,而对“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因此对于其教学所需设施建设也较为忽视。在进行实验课时常常出现机器故障、设备缺少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进行实验操作,对相关设备的了解也仅限于书本。

1.2 拘泥于书本教材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本讲解为主,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离书本,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也仅限教材,对于相关的拓展内容掌握得较少。同时,以往的“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更加关注基础知识,而对实践操作的教学重视度较低,在课程安排上也可以看出专业理论课的次数明显远胜于操作实践课,而高校的课程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范围,最后导致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只知理论而无实践能力,人才知识水平发展失衡,难以培养全能应用型人才。

1.3 考核方式单一

在高校课程的考试中,对于学生成绩好坏的划分大多以平常任务及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纸质考试成绩为准。教师日常布置的任务大多以背诵理论知识为主,积极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实际操作的任务较少,而期末考试也大多要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一般来说,这考的是学生的短期学习能力与记忆背诵能力,但这种短期快速记忆也会很快遗忘。在这种传统的考核标准下,学生的学习范围被大大约束,思维也难以得到发散,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1]。

1.4 理论与实践未能充分结合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实践的要求也较高,学生在不真正接触设备的情况下记忆知识点是有很大难度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记忆的混乱与缺失。在高校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造成了几周才有一节实验课,而理论课所学的内容早已与实践课所接触的内容不匹配,学生的许多疑问不能得到解答,在这样课程数差距极大的情况下,想要学好该课程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2 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相关实践设备

作为实验基础的设备是高校建设“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时不能忽视的,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课时都能分配到一台设备进行操作,而不是多人挤占一部设备甚至是缺少设备。设备数量要与学生数相匹配,同时也要注重质量,品质较差的设备不仅不能达到原先的效果,也许还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怀疑。想要对“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最首要的是完善其所需要的操作设备[2]。

2.2 探索新式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了解知识,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深,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来说,其本身就较为枯燥乏味,容易因为长时间的讲解而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学生缺乏积极性,在遇到难点时也会想要跳过,对单片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掌握度也会因此大大降低。

第二,创立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团队学习总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创立学习小组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在思考问题时也不是拘泥于自身,而是可以将小组内的意见与看法收集起来。每个人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来自于不同角度和方向,综合来看就可以得出平常自己难以看出的事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散。在进行实践操作时也可以更好地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正,让学习富有乐趣与活力,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3]。

第三,打造先预习后学习的模式。优先进行预习对于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好处,本课程难点多,知识量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范围较广,因此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知识点混乱不清、内容含义理解不全的问题,使用预习-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理解,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圈点出来,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听讲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一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将课堂短短的40 min时间充分利用,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2.3 建立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一,扩大考核范围。目前,“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纸质考试的形式进行。由于是纸质考试,因此能够考的知识也仅仅是课本中的内容,而该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所以关于扩展的知识少之又少,这就要求在考核时对部分不重要的、不常用到的原理知识考题进行压缩,留出部分空间来设立一些开放性的考题。这些考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运用知识,体现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力。此外,进行实践操作考试也是有效的办法,考核标准的设立能够让学生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

第二,因人而异,注重创新。对于极具个人特色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常常有自己的想法与特点,但是在考核时往往会因统一的标准而得分极低。这就需要在设立考核标准时对该类情况进行说明,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创新性,而不是一味地反驳与批评,要从学生的不足中发现其特点并进行鼓励。

2.4 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践

第一,突出课本内容重点。目前通用的“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都较为老旧,本科高校想要促进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将课本中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东西摒弃,并加入现代科学兴起的技术。在课本中加入一些社会实践的实例,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对课本的重点也能更好地把握。

第二,增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少是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增设实践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让原理掌握与实际操作同步进行,在实践中加深印象。学生对于实践课的兴趣总是大于理论课,增设实践课程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从而让该课程更好地被接受。通过实践也能让学生对机器设备的应用更加熟练,在进入企业时能较好地适应。

猜你喜欢

接口技术原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中文GIS自然语言接口技术研究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