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1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金 华

(安徽三联学院,合肥 230601)

1 我国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1],大批高校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许多高校为了做好创业培养工作,专门成立了创业园区、创业大街、创业孵化器,等等,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经验,起步也比较晚,许多高校又比较急功近利,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2]。

1.1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

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单纯地认为它只是高校公共教育的一个方面,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去开设课程,更没有明确的培养指向。还有一些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出路,这种看法是具有偏见和功利性的,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它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本质作用。

1.2 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定位、理念和方式上都与普通高校所有不同,许多高校在办学理念和定位上没有纳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有一些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不重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往往是纸上谈兵。

1.3 缺乏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尽管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却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创业本身是由创业的观念、目标、程序等系列要素构成,而许多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仅仅涉及了职场技巧、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等,知识体系单一,缺乏系统的培养体系。

1.4 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许多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仍停留在理论的书本教育当中,而且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创业的实践经验。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创业孵化器,并聘请了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这种形式虽然可行,但随意性较大,难以做到长期的持续指导,总体效果不佳。

1.5 不能满足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不同地区的经济产业有着不同的地区特色,如果创业教育脱离了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就会失去立足的根本。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分散,没有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缺乏校外实训基地和行业专业师资,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2 产教融合对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1 开展校企合作,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设计与运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3]。

2.2 构建创业孵化器,营造真实的创业环境

创业孵化器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场环境,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成立名师工作室和“双师”工作室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行业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进而掌握企业的运作模式、生产技术工艺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一方面能获得直观的创新创业体验,另一方面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3 对接产业需求,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时,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彰显出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职业特点。通过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器和对接地区产业来全面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融合,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和产业前沿知识。通识知识包括哲学、法律、历史、人文、艺术、法律等,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保证学生能有效利用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进而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产业前沿知识能帮助学生发现产业上级,并利用有效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创新创业。

3.2 转变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要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案例,通过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科研项目式教学、运用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来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能力结构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定向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3 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中心,共同成立研发团队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4],打造创新创业精品项目,实现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商业经营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常态化的教育来开展。此外,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来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