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档案的防护与管理
——评 《档案管理》

2020-01-17蔡杨

中国造纸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纸张光照

档案是记录我们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前,查一份档案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档案的管理方便了许多。现在我们将档案的管理与电脑结合起来,所有的档案数据录入数据库里,方便快捷、保密性高。但是,人们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依然需要纸质版的档案内容,纸质版的档案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纸质版档案的防护和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由唐明瑶、刘益芝主编的《档案管理》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关于档案的收集、鉴定、保管和统计等工作。对于一些专业人士和在校学习与档案有关专业的学生们,它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档案管理工具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纸质版档案的防护与管理的建议。

该书共有十一章,第一章是档案与档案管理概述;第二章是档案收集工作;第三章是档案整理工作;第四章是档案鉴定工作;第五章是档案保管工作;第六章是档案检索工作;第七章是档案编研工作;第八章是档案利用工作;第九章是档案统计工作;第十章是几种专业档案的管理;第十一章是音像档案、资料与实物管理。编者通过对档案各方面工作的介绍,目的在于指导我们以理论为基础,并与实践相结合,完成纸质档案的防护与管理工作。

纸质档案的防护与管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档案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不强。很多人都认为档案的管理与防护工作很简单很轻松,但其实档案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一些档案工作人员掉以轻心,常常会导致档案出现丢失和内容错误等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细心看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注意对存放环境的关注,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对于档案的存放至关重要。还有要做好存取档案人员的登记工作,时刻提高自己对于档案保护意识。

其次,档案使用者的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档案的使用者对于档案的管理不认真,不能够很好地保护档案的完整。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完档案以后没有按时归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档案的缺失。对于这种现象档案管理人员和使用者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写一个档案归还证明之类的书面材料,这样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再次,纸质档案的防护措施不健全。纸质档案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尤其是在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和突发灾害的时候。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应急防护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档案的损失。当前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应急防护的有效机制,即使有,也是纸上谈兵,在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因此,一旦发生危险,档案管理部门难以应对。

由于纸质档案对其保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纸质档案的防护与管理当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对于纸质档案管理来说,要选择各项基础设施都完善的地方去存放档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光照好,远离那些有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要有安全通道和防火工具。同时还要注意对档案存放房屋的排湿处理和防潮处理,有适当的通风口和除湿器。完成以上的内容以后在档案存放的地方还要注意的是,各种档案的摆放要美观、方便,要有摆放档案的书柜和书架,把各种档案分类归置,按照纸质档案的存放方法,要根据它的纸张材料来进行分类,不同的纸张要分开来放。还要根据它的保密程度来区别存放,一些档案需要密封保管,而一些档案需要摊平展开来存放,从而方便以后查找。

第二,要给纸质档案的存放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首先是房屋的温度和湿度,调控好房屋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档案的存放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档案能够存放多久的问题。其次,是光照的问题。由于我们的档案是手写或者打印的,光照太强会产生纸张变质、老化、褪色等问题。要适当地调节房间的光照,必要时可以采用灯光照明的措施来解决光照问题。最后,存放档案的环境还要注意空气的问题。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加也会对纸质档案的存放产生危害,一些污染物和细菌会使档案的纸张变质、褪色。因此,给纸质档案的存放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至关重要。

第三,要加大力度对纸质档案防护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人是关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有关部门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强化他们的责任与保护意识,提高他们档案管理与防护的技能。其次,还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一旦违反规定,要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档案的工作人员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减少损失。最后,还要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以免出现灾害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只要对档案管理人员时常进行培训和教育,那么在档案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能够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纸张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隐蔽的力量
纸张黑白变
撕纸张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