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之心:可听而不可观
2020-01-17蒋青林
蒋青林
组织该如何对待忠心直言之士?不同的一把手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与取舍。有些从谏如流,如唐太宗将敢言直谏的魏徵视为一面明镜;有些领导有时能听进意见,有时则对那些说话直来直去的下属感到很头疼,三国时的孙权基本上属于此类;还有一些对刚直硬谏之人不胜其烦,甚至痛下杀手,纣王将比干剖心就是臭名昭著的史例。管理者应该要能听得进不同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真正能做到这个份上的少之又少。相反,打击甚至杀害那些忠谏之士的例子,在历史上时有发生。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清文明之河是怎么艰难而曲折地向前流淌,同时也警醒世人应该倾听和尊重那些不同的声音。
每当谈到死谏这个话题,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典型人物:比干。王子比干应该相当器重自己一位侄子,也就是后来的纣王,大力劝说自己的兄弟帝乙将皇位传与这位侄儿,后来事情终于成功了。纣王即位之后,没有将“文能善辩,武能搏虎”的一身本事用于治理国家上面,而是日夜沉醉于另外两样东西:酒和女人。纣王由着性子折腾,祖宗积攒下来的那点家底眼看就要败光了。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记载,当时能以大局为重、积极劝谏的臣子其实不在少数,比较有名的就有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微子启,与纣王关系非同一般,他是帝乙的长子,也是纣王的庶兄。如果他老爸将位置传给大儿子,皇位就是他的了。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微子的责任心还在,眼看着弟弟成天瞎胡闹,他内心焦虑不已。仗着自己是兄长的身份,微子多次劝说,但纣王就是不听。后来,微子用比较严重的语气,想要惊醒纣王,说西伯姬昌日益强大,可能会灭掉殷朝。纣王也实在太过自信,说自己有命在天,西伯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微子知道再劝也无济于事,想想就这么死了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于是抬腿跑路,逃掉了。
另一位皇亲,也就是箕子,也极富担当精神。他看到纣王准备制作象牙筷子,知道局势将一天天坏下去,因为做了象牙筷子,下一步就会制作玉杯,再接下去就会想到远方的珍奇之物。箕子向纣王进谏,也是碰了一鼻子灰。有人劝他也逃跑算了,箕子不同意,认为出逃是在宣扬君主的过失。箕子想出了另一招,那就是装疯。他披头散发,疯疯癫癫,当了奴隶。
事情至此,大臣们应该清楚劝说之路已经堵死了,再进谏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比干可能是带着一种忏悔与殉道的心情,从容走上了死亡之路。他看到箕子的遭遇之后,认为他还是没有尽到责任。在比干看来,君主有过失就要直言规劝,否则百姓就会遭殃。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那条早已注定的不归路。比干不再选择策略,因为技巧已经被证明失效,他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纣王变得怒不可遏,说你是想当圣人吧,听说圣人之心不同凡人,有七个孔,那么就掏出来看看吧。比干最终还是如愿了,将自己的心留了下来,任由那具空荡荡的血肉之躯回归尘土。
与微子、箕子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比干可能并不那么明智,结局也不美满。但比干自有其内在价值,他向后人留下了忠贞不屈的精神财富,并以或隐或显的形式流传下来。试想一下,在一个已经发病的组织里,如果每个人都是聪明人,全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那点利益,没有人站出来仗义执言,那么形势必将一天天败坏下去,最终也只能落得玉石俱焚的大败局。因此,比干以己之死完成了精神升华,化成中华民族的忠贞图腾,激励着后世忠勇用鲜血和生命去阻止历史之轮偏离仁义正道。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出了个“举邦惮之”的人物张昭,也就是说,全国人民都怕他,包括国君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记载,张昭忠诚耿直,外表矜持庄重,言行正直刚硬,对外对内都是如此。魏黄初二年(221年),一位叫邢贞的使者来到吴国,宣布孙权为吴王的任命。邢贞仗着自己特殊身份,进入宫门时不肯下车。张昭直白地对邢贞说:礼节里没有“不恭”这一条,刑法里也没有不施行这一说;您如此狂妄自大,是因为觉得江南人少势弱以至连一把小刀都没有吗?邢贞一听,吓得立马下车。同时,在吴国内部,张昭也以硬朗著称。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与大臣们一起喝酒,面对钓台,兴致很高,一杯接一杯,结果就喝高了。孙权乘着酒兴,玩得有点过头,他让人向群臣泼水,并且宣布: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喝,一醉方休。张昭见状,脸色拉了下来,一句话都不说就出去了,呆坐在车里。孙权酒醉心里明,就派人去请他,说:“也就是玩玩,您干吗要发脾气呢?”张昭生硬地怼了回去:“以前纣王彻夜痛饮,也认为只是玩乐,并不是在干坏事。”孙权无言以对,感到羞愧,立即罢宴。
类似上述事例出现过多次,孙权常常在张昭的慷慨陈词面前败下阵来,感到没面子,但事后想想,觉得还是张昭在理,于是又解释认错。多次铺垫,终于迎来了碰撞高潮。公孙渊背叛了魏国,向吴称藩。孙权自然高兴,准备派使者张弥和许晏去辽东任命公孙渊为燕王。张昭极力反对,说公孙渊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反悔,两位使者就有可能回不来了。孙权不同意张昭的看法,两人各执己见。张昭虽是下属,但言辞激切,一点不落下风。孙权情绪大爆发,以手按刀,怒气冲冲地说:“吴国官员,进宫时向我跪拜,出宫后向您跪拜。我对您的敬重,也是到了极点。而您一而再,再而三当众折辱我,我真担心哪一天会失手杀了您。”张昭听后确是吃了一惊,死死地盯住孙权,却仍然不肯让步,说:“我知道我的话不会被采用,但我仍然要竭尽愚忠。太后驾崩之前,叫我到床前并留下遗书,她的话至今还在我耳畔回响啊!”说着说着,张昭泪流满面。孙权将刀扔在地上,与张昭面对面一起哭。但哭归哭,完了之后,孙权还是派出了使者。张昭心生怨恨,就托病不上朝。孙权恨得牙根痒痒,派人挑了一大堆土,将张昭的门堵死。张昭一不做,二不休,也用土从里面将门堵上。你堵我也堵,算是扯平了。谁是谁非呢?还得用事实说话。孙权派出的两位使者,真的被公孙渊给杀了。孙权理亏了,就多次去慰问张昭,表示赔罪。谁知老同志不给面子,无论如何都不起床。孙权又被惹毛了,派人放火去烧他家的门。张昭更牛,干脆将卧室的门也关上,相当于放出狠话——烧死算了。孙权看看还是拿他没辙,只得让人将火给灭了,自己久久站在门外。张昭的儿子们出来打圆场,强行将老父亲搀扶起来,出去跟孙权见面。孙权将张昭载上车,回到宫里,再次作深刻检讨。张昭见状,也没法再犟下去,又继续上朝参拜了。
将张昭与比干作个对比,可以发现两人的硬直难分高下;而孙权与纣王相比,则判若云泥了。张昭以81岁高龄去世,得以善终,孙权穿上素白丧服亲自给他吊唁。可以说张昭是幸运的,生于乱世却又遇上明君,得以善终。
到明世宗时期,官场上再次出现了一位比干式人物,那就是海瑞。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记载,海瑞一门心思为天下、为百姓着想,性格刚直,贪官豪绅都纷纷回避他。海瑞乡试中举之后,到了北京,立马就跪在皇宫前上了一道《平黎策》,希望在他的家乡海南设置道县,以便长治久安。年轻的海瑞凭着赤忱之心和一腔热血在行事,从出场的那一刻起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海瑞的出现,给明朝的官场吹进了一股正气,一些有识之士对他这一举动给予了支持。之后的一些行为,表明海瑞的价值观念是一以贯之的。海瑞去南平代理管理教谕,上级前来视察,其他小官纷纷下跪,只有海瑞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学堂是师长教诲学生的地方,按礼不应该下跪。”很显然,海瑞将义理置于官阶之上,无论官位多高都得认同和服从通行之理。接下来,海瑞的动作更大。在淳安任知县,他自己穿着布袍碾谷,老仆人种菜以自给。外来官员路过淳安,也别想大吃大喝。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没有得到高规格接待,十分恼火,将负责接待的驿官倒吊起来。海瑞听闻后,立即去处理,没有加菜倒酒,而是将闹事之人随身所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送入库房。随即向总督大人报告:“胡大人对下属要求严格,命令所经之处地方接待不能铺张。来到淳安的这个人衣着华丽,肯定不是胡大人的儿子。”胡宗宪闻讯之后,没法反驳和责怪他。都御史鄢懋卿一行路过淳安,县里供给很微薄。接待方说,淳安是小县城,没有容纳车马的能力。鄢懋卿心里极度不爽,本想当场发飙,但心里畏惧海瑞的清廉名声,咬咬牙就走了。后来,鄢懋卿背后给海瑞下绊子,但终究也没能将他怎么样。
真正让海瑞成为“明朝比干”的,还是因为他那封著名的奏疏。当时虽然罢免了宰相严嵩,杀了其子严世蕃,但朝政并没有焕然一新。相反嘉靖皇帝成天斋戒打醮,既不上朝,也不理政事。杨最、杨爵等犯颜直谏获罪之后,无人再敢议论朝政。海瑞思虑再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渐占据了上风,于是将自己对时局的见解清楚而尖锐地写了下来。他遣散了家僮仆人,与妻子诀别,事先将棺材买好,静静等待可能是注定的死亡结局。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海瑞向皇帝上书。奏疏的中心思想,可用其中一句话来概括:“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够直白吧:天下的人,认为陛下您不对已经很久了!疏中列举了很多事例,包括官吏贪婪、民不聊生、盗贼四起以及皇帝斋醮等等。嘉靖看了之后,顿时狂怒。但当了解了海瑞正在朝中等候处理时,皇帝不吭声了,拿起奏疏一看再看,竟然被海瑞的忠贞感动得长声叹息。嘉靖帝说:“海瑞可以比得上比干,但朕不是纣王。”总的来看,皇帝的这句话奠定了本次劝谏的处理基调。后来海瑞被关进监牢,再被刑部判了死刑,审判结果上报之后,被留在宫里,迟迟不见批复。两个月之后,皇帝驾崩,此事就不了了之。海瑞被释放,官复原职。
相比而言,海瑞能够保全性命,表明了历史还是在艰难地进步。三国时的张昭之所以能够忠直进谏,主要基于他与当政者孙权之间比较牢固的信任。海瑞只是出于公心进行忠耿劝谏,而他与嘉靖之间并未建立有效联接,其行为更像是一场政治赌博,当然他是愿赌服输。皇帝也不愿爽了心情而失了道德制高点,就在半推半就之中保全了君臣大义。当然,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向上进言还是谈不上有多少制度保障。海瑞逃过一劫,其自身广为传播的憨痴名声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就连皇帝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忌惮。
良好的组织生态中应该容得下不同的声音,高明的决策也往往是综合不同意见之后作出的。组织中有那么一两个比干式人物,应该是集体之幸。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尤其重要的,是要看到其慷慨言辞背后的赤子之心。就算他们说的并不完全正确,又有什么要紧呢?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要多听忠贞之声,平心静气地深度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