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实施“县管校聘”制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01-17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教育局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梅里核定教育部门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教育局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位于齐齐哈尔西部,嫩江之畔,300多年前,勇敢的达斡尔人由黑龙江流域迁到嫩江流域,开启了齐齐哈尔城的建设史。梅里斯,达斡尔语意为“有冰的地方”,而齐齐哈尔,达斡尔族语意为“边疆牧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198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的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是一个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又有汉、满、鲜、回等多民族聚居区。

全区共有中小学校20所,其中小学6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另有20个教学点。全区有教职工1259人,学生总数为9172人,少数民族学生1992人,占学生总数的21.72%。有22所学前教育机构,其中公办幼儿园10所,民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968人。

长期以来,梅里斯区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个优先”,即在制订发展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制订年度经费计划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研究具体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作为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程。几年来,梅里斯区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了建设:新建校舍21000平方米,维修校舍81910平方米,新建各类功能室300多个,购置了2000多台学生用机、307台班班通电子白板设备;采购了音体美器材近2000万元;建设了7个一流的录播教室;各中小学校都开展了“创客教育”;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级普及率达91.92%,互联网入网率达100%;共招聘教师100名,充实到各个义务教育学校。经过努力,彻底改变了梅里斯教育陈旧落后的面貌,城乡的学校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均衡。

随着教师队伍的加强,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民族文化教育形成了体系,民族语言、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服饰、民族手工制作在民族学校蓬勃开展,成为民族区教育体系中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民族体育项目——曲棍球更为突出,组建的全区U系列U10、U12女子曲棍球队,三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在江苏省、甘肃省、四川省举行的全国比赛,取得了业余组亚军、专业组季军的好成绩,为国家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输送了五名队员,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认可。条件的改善,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在接受国家、省、市督导评估的过程中,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10月,我区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提前两年实现目标,这是梅里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梅里斯教育的快速发展受到了群众的认可,条件的改善、质量的提高也吸引了一批学生的回流,一些外地务工人员相继回来或把孩子送回来就学,每年回流学生约150人左右,老百姓的认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成就感,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2019年4月以来,我区制定出台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关于深化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根据《实施意见》又制定了12个相关文件,在深化改革中,“县管校聘”是核心所在,它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此,梅里斯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本着平稳、有序、科学、触动、增效的原则,真正实现“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既要着眼未来,又要尊重历史,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等各方意见后,完善出台了“区管校聘”实施方案。“县管校聘”的目的就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队伍活起来、动起来,治庸、治懒、治散,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回归教育本色。同时让广大教职工明白,改革并不是要砸了谁的饭碗,但不爱岗敬业也不一定永远端着教师这一铁饭碗。

在实施过程中,我区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解决好如何聘任问题。本着校长组阁、全员聘任、因需因人的原则,每个中小学校都要重新洗牌,要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设置好岗位。每个学校都要制订好符合本校校情的“县管校聘实施方案”“岗位设置方案”“教师工作考核细则”三个方案。教师在本校直聘和聘任后方可参与全区范围内空余岗位的聘任。目前,我区共和镇民族学校已经顺利实施,下一步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开。

第二,解决好转岗和退出机制问题。一是在县管校聘实施过程中,并不强迫所有教师只局限教师岗位,一些不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区委区政府经过充分考虑,如本人同意,允许他们到政府机关相应的事业单位工作,但要一次性解决其调转问题,彻底从教师队伍中脱离出来,成为普通的机关事业干部;二是要依法依规实行退出机制,教师受到开除处分或符合有关条款的,要解除聘用合同,严重违纪、违法的要予以辞退或开除。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规定的,要从教师队伍中清除。

第三,实现“三个统筹管理”。“县管校聘,局管校用”就是让教育部门具有充分自主权力,办好自己的事。一是要编制统筹管理。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区域内中小学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区编办会同教育局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改革要求,定期核定中小学编制,核定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在编制的使用上,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统筹提出各学校教职工的分配方案及调整意见,报编办后备案实施。在补充教师方面,教育部门利用自然减员定编和临时编制库编制,做好编制临时分配,会同编办和人社局做好教师招聘工作,以补充全区中小学校专业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确保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二是要岗位统筹管理。区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根据国家、省制定的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和全区中小学编制总量,对区域内中小学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分别核定并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学校编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区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学校岗位设置情况,要从核定的中、高级岗位数中划出一定数量,用于灵活调整(优先满足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学校和个人);三是要资金统筹管理。区教育部门会同区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对学生教育经费的补助标准核定全区学生总数,确定教育经费总量,实行总量控制。教育部门按照每校的学生数核定好各校的经费数。要从核定的经费总量中划出5%资金作为全区教师培训资金,资金要按照先审核后支出的方式管理,确保合法、合规地花好每一分钱。对节约下来的资金,经研究后可用到相对薄弱学校的建设或其他教育方面的投入。另外,每个学校要将教职工第13个月工资活化,作为日常的考勤绩效工资。

第四,促进教师交流。按照规定执行好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各学校要根据需要设定交流岗位,教育部门要确定交流教师的范围。在支教交流方面,教育部门要确定需要支教的学校范围。设定支教交流岗位,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轮岗,满足各学校的课程开足开齐,达到师资配备均衡。

第五,做好组织保障。为抓好改革,区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决定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分管教育,统筹领导全区教育工作。增加教育局干部指数,增设教育部门主管的事业单位,配齐配强教育干部管理队伍。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教育工作的情况,以解决存在的问题。编制部门负责按照国家、省、市、区规定,依据全区教育发展、学生数量和结构变化情况,核定全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实行总量控制。人社部门负责对教育事业专业岗位设置方案审核,按中小学编制总量核定岗位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教师需求计划,指导区教育局做好区域内教师的补充招聘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按照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实施教师均衡配置、交流和管理,组织竞聘上岗。财政部门负责教育资金总量控制,指导好教育部门的管理使用,保障每年奖励、改革资金及时到位。

改革既要严格管理监督,又要激励关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用于教学质量奖励、校长职级制改革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奋战在教育一线岗位的广大教师获得成就感、获得感、尊重感,更是一种激励。

新时代就需要有新作为,梅里斯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抓好改革,为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梅里核定教育部门
第六章 在医院的外面
Chapter 7 The last letter第七章 最后一封信
Chapter 6 Outside the hospital第六章 在医院的外面
既下山·梅里酒店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核定征收
水库移民无法核定人口分布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