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20-01-17尹立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校本课程体系

亚 吉 尹立军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了适应地方普通高校加快转型,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2016年,呼伦贝尔学院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列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校本课程是学院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学院转型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校本课程建设。

一、模块式教学的内涵

(一)模块式教学概念的提出

模块(module)及模块式(modularity)没有统一的定义,是基于国内外的学者从生产标准化、系统性、通用性等不同方面提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生产力发展和技术革新提出并使用的概念。上个世纪70年代,模块式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 MES)这一概念最早在德国教育中使用,继而在欧洲普及,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教育模式开始在我国使用。

(二)模块化教学内涵

模块式教学指的是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以新的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为中心,此教学体系重新组织教学结构,尤其是结合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以OBE为导向,根据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整体构造课程体系,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等,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一致性。

(三)模块式教学的课程体系

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理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对原有教学结构打破再重新构建,将不同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组合成相应模块,模块的设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维度进行设置。模块的设置打通课程之间的界线,能够比较优化地融合教学内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理论基础扎实的前提下,重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设置模块式课程体系。

二、模块式教学实施的基础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式教学实施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模块划分和校本课程的模块式体系构建两个方面进行的。

(一)注重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因此任何学科、专业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呼伦贝尔学院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综合教育模块三个模块组成。通识教育模块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两个类别;专业教育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集中实践和专业独立实训六个类别;综合教育模块分为限选和任选两个类别。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呼伦贝尔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再将相互交叉课程内容根据通识教育、专业理论、专业实践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把前后关系密切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组成相关的知识模块,实现系统综合、整体优化 。

(二)校本课程模块式教学体系分析

呼伦贝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转型发展中,共开发了《呼伦贝尔地理》《呼伦贝尔历史》《呼伦贝尔旅游》和《模拟导游》四门校本课程,《呼伦贝尔地理》《呼伦贝尔历史》是《呼伦贝尔旅游》的先修课程,《呼伦贝尔旅游》是《模拟导游》的先修课程。对这四门校本课程进行模块式教学改革是适应呼伦贝尔旅游的发展而进行的,是通识和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既注重通识教育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又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应用,是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与呼伦贝尔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课程改革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其中《呼伦贝尔旅游》课程已建成为呼伦贝尔学院特色课程。

四门校本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对教学大纲进行讨论,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大纲的教学时数和内容。这四门课程是在学科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式教学的有益尝试,在专业基础扎实的前提下,能够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记忆和专业能力培养,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模块式教学实施的保障

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块式教学改革决定了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实施的过程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模块式教学改革的结果。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配合,才能保障模块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

模块式教学与传统的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同一模块的内容贯通了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要随之改变。教师除了对自己所承担课程内容要熟悉,同时对模块中涉及到的其他内容也要熟悉。四门校本课程,要求教师除对呼伦贝尔的地理、历史、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城市了解外,还要了解旅游的基本理论、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旅游操作方面的技能,才能保障模块式教学的实施。

2.加强团队建设

模块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学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一模块的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分布于不同课程之中,由不同的教师来进行讲授,因此,同一模块的内容若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学团队进行研讨,通力合作,不断进行修正,对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3.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呼伦贝尔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呼伦贝尔的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学校一方面要与呼伦贝尔文化旅游广电局(以下简称“文旅广局”)、呼伦贝尔市发改委、科技局等政府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旅游相关事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对旅游行业的宏观掌握情况,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与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行业企业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加大行业培训力度,使教师不断积累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课程实习的过程与效果管理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实习计划

每一门校本课程根据模块式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呼伦贝尔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模块对学生不同能力培养的要求,由教学团队对计划内容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讨论,制定课程实习计划。

2.提高实习过程管理的效果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布置课程实习的任务,重点跟学生强调实习的要求,尤其是实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高度重视,以便在实习过程中使用观察、访谈、问卷等相应的调查方法完成实习。课程实习前进行动员,除纪律外,重点强调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并对即将要完成的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相关材料的查阅和整理。实习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带队指导,强调重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习结束后,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习的作业。

3.改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

针对四门校本课程的课程实习,实习地点安排在呼伦贝尔市境内,与呼伦贝尔的资源、季节、节事活动相结合,使得学生对呼伦贝尔的旅游从时间、空间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完成布置的实习任务的效果,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在后面课程相应模块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的检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阅完布置的任务要及时反馈、总结,为适时调整实习计划提供依据。在后面校本课程授课中,同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注重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从而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校企合作

1.建立校企有效联动机制

作为转型发展的高校,呼伦贝尔学院只有与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企业形成良好联动,才能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在呼伦贝尔地区共有17处实习基地,学校应充分了解企业的业态,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才能落到实处。

2.推行双导师制

在校本课程模块构建中,学生在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模块的应用和对策研究,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呼伦贝尔地理》和《呼伦贝尔历史》与呼伦贝尔地区的草原、森林、湿地景区和扎赉诺尔猛犸公园、扎赉诺尔博物馆、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院、哈克遗址博物馆、拓跋鲜卑、蒙古之源景区合作,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呼伦贝尔旅游》《模拟导游》课程在先修的两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扩大到呼伦贝尔市政府、文旅广局、景区、旅行社、酒店和与旅游活动六要素相关的其他企业,重点对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进行指导,突出专业特色和地方需要,共同完成相关教学模块的建设。应用与对策研究的教学模块重点体现在学生的“3+1”培养模式的最后一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中。通过校企合作,对于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对于企业而言,学生能更快适应企业,缩短实习的迷茫期和企业的培训成本。毕业论文也是对策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一模块中,毕业论文从选题、指导到答辩,双导师制都是非常值得推行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

(四)加大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1.推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革命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四门校本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根据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不同教学模块,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功能,达到不同模块学习的最佳学习效果。教师除了建设平台外,还要对学生的相关教学平台的学习进行考核,完善考核标准,真正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2.完善网络平台建设

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和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不断进行调整,保证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前沿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内涵与外延的培养,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不同教学模块的参与性、互动性内容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并及时做好答疑工作。

模块式课程体系是在遵从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教学和教育为目标,以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模块,根据呼伦贝尔的旅游发展,以校本课程的前后内在紧密逻辑联系为依据设置模块,不断提升学生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校本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