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强化措施

2020-01-17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襄阳441000

中国食品工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检测

郑 强 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湖北襄阳 441000

近年来,中国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90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调节我国粮食结构性问题,2019年,我国进口谷物和大豆1.08亿吨,其中大豆0.88亿吨,三大谷物0.21亿吨。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针对食品行业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和政策,同时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不断创新。

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1.1 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已经应用了多年,利用一定波长、频率的超声波处理食品,根据食品与低量超声波之间的作用,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对食品与低量超声波之间关系的分析,判断食品是否发生了变质并确定变质程度,最终得出相关的食品分析结果。超声检测技术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判断目标成分是否处于安全许可范围内。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1.2 纳米检测技术

以超声检测技术为代表的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不高、直观性不强等问题。另外,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等生物学方法容易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检测方配备高精度的洁净室,防止外部微生物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成本,延长了检测时间。近年来,纳米检测方法已经成为一项新兴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且受到了业内推崇与支持,借助于高精度光学显微镜,直接从微观角度检测食品,从而大大提升检测结果的直观性,减小了失误,提升了检测精度。[1]。

1.3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当红外线与分子碰撞之后,分子将会出现剧烈的阵动,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记录分子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并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食物中的相关成分,得出食品的有关性质和安全特性。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食品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全面性,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1.4 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的核心在于分离样品,通过物质之间的吸附性质等物理化学特性对食品进行检测。实际上,任何食品都是混合体系,包含多种物质。检测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分离,并对每一种物质进行分析,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待测物及其含量,做到高质量的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健全工作方法,改善工作理念,并且加强对食品安全检验体系的构建,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食品发展需求,为我国人民大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2.1 保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在食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的食物。小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食用口粮之一,全年总产量约1.15亿吨。据统计,每年用于食用口粮消费的小麦数量占全年小麦总产量的80%以上。但是,小麦在生长期受到镰刀菌属侵害后便会产生赤霉病,对其生长不利,可直接导致小麦减产,程度多达10%-20%,严重时可达50%-60%。所以,有必要运用DON削减技术抑制病毒,并采用最新的视频检测技术予以检测。

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应以国家食品安全抽检检测项目为基础,对食品检验数据和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共享,结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积极影响,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区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协作平台,加强相关安全信息的交流,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2]。

2.2 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员也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提高检测效果的关键,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食品检验人才库。

根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特点,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开发与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基础,更是建设国家级食品质检中心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想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在完善和创新技术的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的生产质量。

2.3 维护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建立具备良好秩序的食品产业体系,促成食品产业市场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粮食结构差异很大。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省是缺粮大省;上海的粮食自给能力大约为10%,近90%要靠省外调入;浙江只能自给 1/3,其他2/3 主要依靠黑龙江、江西、安徽三个省份供给。

从市场角度而言,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会破坏食品产业平衡,使消费者丧失对食品产业链的信任,进一步影响食品市场平衡,甚至导致消费者更加信赖进口食品,破坏我国的食品市场经济链,正确使用食品检测技术可以使我国相关部门提高对食品的监察力度和管理力度。当前人们逐步意识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技术研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能够对食品市场安全形成有效的监察和控制,维持我国食品产业市场秩序。

3 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的措施

3.1 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为了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对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研究,并且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对检测系统进行改进调整,从而适应新时代的食品检测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承担起引导责任,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引领行业发展,建立统一的工作接口,确保检测食品安全任务能够切实完成。要强化检测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要求每个检测机构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开展检测操作,从而提高检测有效性和精准性,避免错误操作导致报告误差。同时,各工作部门需要加强联系,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和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和互换,快速建立起完备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3.2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

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立足于我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缺失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国外先进的检测手段、检测方法与检测项目与我国实际工作状况有机结合,并对相关漏洞进行补充,从而使标准更加完善,让检测项目涵盖市面上的所有食品。同时,要综合管控食品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质量框架,组织专家经过多轮讨论和验证,提高检测项目与检测标准之间的吻合程度,让检测更加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3]。

3.3 充分运用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具有基础性价值。这种方法的科技含量较高,研究人员寻找出能够与被检测食品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材料,并且以极高的效率和简单易行的手段将变质部分精确检测出来,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生物检测技术对于环境的污染比较小,相关的试剂消耗较低,是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4 创新研发食品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必须要善于创新,革新工作思路,立足于实际的食品检测需求开发新型技术。随着检测系统的不断发展,生产与加工原料也发生了变动,只有不断创新检测方法,寻求更加高质量的检测手段,才能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充分运用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化学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食品检测技术加以升级,从而不断满足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需求。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峻,急需进行有效处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对食品安全具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加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加大食品安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监控领域的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检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