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史观创新发展的多维度探析
2020-01-17曲洪波金钰昕
曲洪波 金钰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这是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化,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的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要认识规律,就要牢牢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牢牢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唯物史观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高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重要论述,从战略思维角度分析和领会这些论述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问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一、历史本体论维度的创新发展:治国理政规律与社会历史规律自觉统一
(一)唯物史观是历史本体论维度的基础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存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习近平历史观的本体论基础。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和理论总结中体现了探索执政规律与唯物史观的高度统一。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结构,是推动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探索与实践要保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要坚持一个根本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学习和运用,将其作为指导工作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历史领域的指导性理论,是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于这些规律的探索和把握,离不开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例如,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党在探索执政规律的过程中,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准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以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提出的国家战略。从社会治理规律探索来看,法律是国之重器,法治国家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而言,它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的制度保障,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的基本原则。
(二)历史本体论认识基础上的治国理念创新
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们可以发现、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以唯物史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进一步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同时也是站在历史新高度对以往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需要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正确把握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问题[1]。以创新发展理念为例,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发展中经济规模大而不强,增长快而不优,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核心领域发展受制于人的情况十分突出,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创新理念的提出是在历史认识本体论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治国理念的具体应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动力转换、结构转型、速度换挡的新要求,发展理念要遵循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在符合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发展理念的顶层设计。这在本质上是遵循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二、历史功能论维度的创新发展:以史为鉴与开创未来
注重以史为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功能论维度上创新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主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十分注重从自己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半期历史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总结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2]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探索中注重通过历史经验的阐述,充分展示了以史为鉴的历史功能思维,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功能维度上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对历史教育功能、资政功能、警示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和论述,并将这些历史功能的论述,与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
(一)以历史视角审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从宏大的历史视角出发,以唯物史观审视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中的经验和教训。例如,苏联进行了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与实践,并一度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重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历史教训。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以苏为鉴”,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进行“第二次结合”。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经说:“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3]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国家治理问题时也注重分析苏联的历史教训,他指出,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苏联历史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视角进行历史经验总结。他指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不容忽视,信仰的缺失是关键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党的理想信念问题。他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仰问题上升为事关执政地位和保持先进性的战略问题,将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融入到党的先进性教育中。他指出“我们多次讲,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4]习近平总书记从唯物史观视角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历史分析,对于探索和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深刻理解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从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中汲取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历史传统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有益养分,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实现对传统治国理政智慧进行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提升。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因此,将传统治理智慧运用于现代治理的实践,是鉴往知来的重要体现。例如,中国古代讲居安思危,是古代政治治理中的经验总结。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来,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安与危的相互转化是矛盾统一体的表现形式。他在讲话中多次以史为鉴,通过分析传统治国理政中的经验教训为党把握执政规律提供借鉴。他引用《周易》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来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把握社会矛盾中的主要方面,防止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老子》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名言,来强调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意识,注重唯物辩证法中量变质变转化的重要性,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抓住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从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中汲取经验还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进行创新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说明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执政党建设方面,他注重历史经验与教训,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考出发提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优秀政治资源不是简单的吸取和借鉴,更注重对其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提升,将注重道德垂范教育和规章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立章建制,实现思想治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
(三)以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为人类发展提供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在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精神来处理国际战略中的热点问题和矛盾。在国际关系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要以史为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张。他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就为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中敏感的历史认识问题指出了基本原则。对国与国关系的分析又上升为从把握国际格局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背景下,提出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在国际战略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针对“大国必霸”“修昔底德陷阱”等困扰大国崛起中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的国际场合阐释了中国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观点,并提出了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以史为鉴。他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要以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警示人类发展之路。世界大战几乎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也将人类推到战争的边缘,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长期悬在人们头顶。人类如果不能从两次世界战争和冷战的历史中汲取教训,仍然以战争和对抗解决问题,和平发展的前景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历史主体论维度的创新发展:治国理政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历史观的主体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在具体治国理政中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履职伊始就提出,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就在于保障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为人民利益服务的目标之后,为了使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治国理政的政治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人民诉求,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实际工作中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例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要反对的“四风问题”,恰恰是无产阶级执政党中存在的脱离群众,抛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否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唯心史观的典型表现。
(二)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人民利益的实现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还体现在坚持唯物史观,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满足人民利益发展的需求。党的方针政策和治国理政实践都要围绕这一矛盾的变化展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的目标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地方工作的经历,让他更多的体会到了民间疾苦和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主体地位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了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是先天存在的,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这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扶贫工作中,也是提高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贫困人群的受教育水平,是切实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的关键,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要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的战略中突出强调智力扶贫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体现出在扶贫中注重内生动力的培育,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在活力。因此,他把扶贫工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的中心工作来要求,是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人民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四、历史价值论维度的创新发展:评价历史当以实事求是为准绳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评价方法
历史评价往往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正确进行历史评价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历史问题的评价一般包括历史评价和价值评价两种尺度。历史评价就是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要着眼于从人类发展规律的角度,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提高作为评价标尺。价值评价则更侧重主体性,即对人的社会价值、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意义的评价,以道德准则和主体性原则作为标尺对历史问题进行评价,两种尺度的一致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国史、中共党史的认识与评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探索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往往又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历史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历史事件总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受到阶段性的影响。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就是要求将历史问题置于其所处历史环境中加以客观评价。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5]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问题评价的观点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评价,从历史中汲取历史经验,并将其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发挥历史评价的当代价值。
(二)坚持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出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重要观点,如对于历史人物“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的辨证评价方法等”。因此就历史人物而论,必须要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去客观评价,不能简单以今人的眼光和标准或肯定或否定。正如列宁所说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6],根据这一原则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确定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毛泽东的评价中,就充分体现出这一唯物史观观点的具体运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程,以及建国后对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同时,对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能简单的归结于个人,也是从唯物史观角度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和客观的评价,看到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只有客观、历史、辩证的看待,才能对毛泽东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在科学评价基础上更要牢牢把握住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同时,他坚持对于历史人物的伟大功绩的肯定也要放在时代背景下进行,把历史人物取得的功绩放在时代背景和建立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之上进行评价,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也带有对一定历史时期的评价原则。例如,对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党史、国史中核心人物的评价,影响着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评价问题。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与毛泽东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是与邓小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历史时期不是相互抵触和相互矛盾的历史时期,而是辩证统一的。前一时期的实践探索为后一时期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一时期是对前一时期实践探索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对两个伟大人物的客观历史评价,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两个历史时期的评价,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具体应用。
(三)坚持客观评价重大历史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对于历史事件客观评价的标准,结合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一建军、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来歪曲历史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企图。他从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整体性和规律性的视角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并进而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在于歪曲历史和错误评价历史,进而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例如,关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这是对香港回归伟大历史意义的高度概括。
分析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唯物史观创新发展的多重维度,对于准确理解和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创新发展,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则是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探索的理论基础。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出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求我们在分析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历史观的有关论述时,要落实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学习中,落实到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