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人物口述历史
——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研究
2020-01-17梁苗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
梁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
最初的中国纪实性电影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实景拍摄,自然光效拍摄,长镜头以及生活化的表演来展现。[2]而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的借鉴吸收西方纪实类电影并加以改造,也逐渐从单一的结构层面上升到了内容层面,用多元化的叙述方法去记录生活。
一、声音的纪实性
声音是电影媒介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不但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更是在电影的表现方式上产生了不同的技法。地域标志性的方言,嘈杂环境声,大时代背景下的流行音乐,这三大部分是贾樟柯独特的纪实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言的运用
方言一直与我们基层人民紧密连接,它是我们生活的产物,也是我们乡土人情最直接明了的印记。[3]贾樟柯在电影中大量运用方言刚好准确的反映了当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现状。在电影《世界》中有一场在公园的戏份,主角赵小桃用地道的山西方言说着话,背景传来嘹亮的标准普通话的喇叭声。这两种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强势的普通话面前方言显得无比的弱小。顿时便让观众感受到了乡下来的“乡巴佬”是多么的没有见识,传递出贫穷落后的信息。
(二)嘈杂环境音的植入
环境音有着叙事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它可以减轻观众与屏幕之间的隔离感,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电影《小武》里面,影片一开始便传出来宋丹丹与赵本山演小品的声音;小武站在录像厅门口的时候里面也是传来《喋血双雄》的对白声。这些声音元素直接营造了小县城的生活气,展现出了基层百姓平凡的生活日常。
(三)流行音乐的运用
流行音乐是一种时代的印记,贾樟柯将流行音乐融入到电影叙事中来。贾樟柯导演在采访中曾说过《站台》对于他来说,其实还有一个主角:假如说张军、钟萍、崔明亮、尹瑞娟是这部电影的四个主角的话,那么第五个主角就是这些流行音乐。[3]这就是贾樟柯对于流行音乐的态度,他利用符合剧中年代的流行音乐来展现当时的文化底蕴,唤起我们时代的记忆,从而营造出纪实感。
二、纪实风格的长镜头
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只有没有经过剪辑拼凑的长镜头,才是电影最真实的表达方式。[4]贾樟柯在他的电影中体现他遵守了生活的客观纪实态度,并尝尝把镜头对准人物单调、乏味的行为,用长镜头来透视他们的生活状态。影片中的长镜头运用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景深长镜头和移动长镜头三种。
(一)固定长镜头
固定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机位固定不动连续的去拍摄一个场景所形成的镜头。在《二十四城记》中对这些工人的采访中大多数时采用中景的固定镜头拍摄,越是枯燥、无聊、乏味、单调的内容他越要这样去拍。去透视他们最普通的生活,让观众们注意到他们,去观察他们的生活。使这些早已被大众忽视的小角色们再次被观众们所重视,被大众所重视,这也是纪实风格电影所存在的意义。
(二)移动长镜头
摄影机通过推、拉、摇、移、升、降等拍摄方式形成多角度、多景别变化的长镜头称之为运动长镜头。在《小武》中影片收尾的那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被称为长镜头史上的经典。在长达两分半的镜头里,小武起初被警察拷着在街上走,镜头在非常晃动得跟拍,小武那种不安的心情被展现出来。接着警察因为要去办事将小武一人拷在了电线杆上,他无助地蹲下又无奈地起来。在此过程中镜头一直对着小武直到伴随着他转身蹲下的动作镜头又摇向了街上围观的群众,虽说此时的景别为中近景,也没有特意的去拍摄小武的面部特写,但小武那种无地自容,局促不安的神情被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贾樟柯在“第六代导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能够在世界纪实风格电影中产生重要影响力,这与其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敢于在以往纪实美学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大胆的进行创新和改变,客观冷静的去关注社会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纪实风格。纵观贾樟柯导演这几十年的所有作品,他用最朴实的镜头记录着我们最真实的世界,使我们在银幕中能体会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并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让我们真实的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唤起我们的反思,提升我们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