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会计集中核算规范化的途径
2020-01-17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家底日益丰厚。根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用集体土地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高度集中在村级。农村集体“三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不过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部分地方存在严重腐败问题,如何规范乡村财务管理,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推行集中核算制度,优化财政拨款的申报程序,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现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如下分析。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意义
从实践的情况来说,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以某地区为例,乡镇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不过由于乡镇财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且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存在,采取手工记账非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分析与监管,难以进行预算与核算以及决算一体化管理,使得挤占经费或者挪用经费等情况频繁发生,腐败问题突出。为解决腐败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该省在全区乡镇卫生院系统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中心。采取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方式,打造集中核算模板,在全区乡镇卫生院中,实施会计核算中心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实现对违纪违规行为以及腐败现象的有效防控。采取的模式为“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一”。在核算中心,建设一个账户。(2)“二”。取消原有的财务基本账户;取消会计与出纳岗位,只设置报账员。(3)“三”。保留单位资金所有权不变;保留资金使用权;保留资金审批权。(4)“四”。保持资金管理责任不变;债权债务责任不变;财务收支平衡责任不变;会计主体责任不变。(5)“五”。实施支出审批制度;实施凭证审核制度;实施现金管理制度;实施档案管理制度;实施中心岗位责任制度。通过采取集中核算模式,促进了财务人员摆脱外部因素的影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避免了管理人员在财务方面犯错误;推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收入及时入库、足额入库,防止隐瞒、截留或者挪作他用等,实现对漏洞的有效堵塞,预防腐败的发生,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目前来说,很多乡镇处于会计集中核算推行的开始阶段,具体落实方面,存在着对会计集中核算了解不足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会计集中核算推行的原因掌握不足,使得工作存在漏洞,难以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与价值。(2)人员的重视度不够,工作形式化问题突出,常见工作失误,造成核算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比如漏核算或者多计入等[1]。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推行中,预算编制作为核心内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管理者未能从长远角度出发,缺少换位思考,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没有综合多种因素考虑,预算编制不合理。若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预算的编制要注重贯彻落实乡镇卫生服务发展政策,促使资源与资金等可以得到高效配置。然而真正做到结合实际和未来发展的比较少,使得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2]。
(三)监督问题与资金管理问题。从当前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实践来说,监督职能缺失问题比较突出。通常来说,核算工作人员仅对报账员所送单据部分内容进行审核,比如签字是否齐全或者手续是否齐全,缺少对经济活动是否合理的深度分析与核实,使得很多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比如资金挪用等。
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薄弱点,体现在现金管理方面。未能严格按照现行的管理制度,不合理利用现金,比如采购支付方面未购买转账支票,使得票据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极易产生现场管理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价值与作用发挥,需要加以完善与优化[3]。
三、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策略总结
(一)调整职能强化会计监督。现行的会计法,明确要求财政部门要注重不断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从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目的来说,着力在公开与公正的环境下,实现监督角色的有效对接,推动会计核算业务的有效开展。从当前落实的情况来说,虽然集中办公得以基本落实,不过会计监督职能价值尚未完全发挥。大多数乡镇已经减轻对会计的依赖,使得乡镇会计面临尴尬境地。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之后,很多原来岗位的会计成为了保障者,承担会计职责与出纳职责,可能舞弊行为更加隐蔽,同时工作还存在着不够深入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探索构建有效的牵制机制,结合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措施与要求,比如要求每份票据都要“形成有原由”,保障报账工作的有效落实。实施谁报销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使得问题出现后可以立即追责。通过不断细化岗位职责,构建牢固的牵制机制,切实保障会计监督功能的有效实现[4]。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障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到位,要注重提高从业工作者的素质水平。各村设置的报账员岗位,作为联系村部与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的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肩负起财务信息审核职责。随着工作内容的改变与调整,对报账员的业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业务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开展的质量。作为报账员,要按照制度要求持证上岗,并且同上级核算中心的人员积极交流与沟通。相关部门对新会计政策要做到及时培训,同时动态化了解各村财务工作的落实情况,了解工作进展以及问题,促进各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达到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效果。虽然国家出台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等各类财政政策,制定报账员的行为规范,并且建立机制进行监督考核,促使保障人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然而若想切实发挥报账员的价值与作用,要做好再培训以及再教育,对岗位人员定期组织岗位培训,提供各类业务学习的机会,认真推行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划分岗位职责,不断提高报账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作为从业人员要具有学习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高质量完成岗位工作[5]。
(三)完善预算标准。基于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目的,结合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资金需求情况等,做好全面分析,将资金全部考虑到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在实践中,探索预算管理改革,适当扩大预算范围,保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做到合理合法定额,不断完善预算科目,提早进行编制,合理延长预算预期,做好细化与完善,使得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完善。建设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必须要坚持从村部情况以及特点出发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按照标准与规定,将各村全部科目的财政收支,按照相关要求列入预算,经过上级审批后,落实预算到具体。除此之外,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掌握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等基本情况,不断优化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使其价值与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清晰区分科目,保证科目之间不可以缺失核算内容或者交叉模糊,基于经济科目,进行预算的编制,最大程度上做到全面清晰反映经济活动,使得预算更加科学合理[6]。
(四)完善规章制度。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是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要注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有效规范,并且强化内部控制,加强管理纪律,制定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采取集中支付,统一核算,必须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完成账务处理工作,并且及时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做好支出的监管以及日常审核,优化专项资金核算工作,防止资金被占用[7]。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会计审核工作制度》,明确审核内容和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完成原始凭证以及保障信息等的审核;账务处理工作中,必须保证原始凭证合法合理且真实,实现对每项开支的有效控制,达到预算水平。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按照不相容原则,配置岗位工作人员,发挥相互制约的作用,严格把控各环节和细节,比如签字确认和票据等。
(五)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加强内部监督。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总结,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凸显,村会计已经成为小微腐败的高危岗位。对于上述问题,在保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等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负责会计核算管理。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推行会计异地交流任职或者委托代理等方式,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模式。若想提高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水平,要注重强化内部监督,实现自身的内部监控。各个部门和岗位必须要保证不交叉职责,做到相互监督与制约,不断优化业务水平。制定的监督制度,要保障做到环环相扣,通过纪检与监测规范业务。组建审核小组,负责专项业务审核,实现对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报账员除了要接受外部监督,并且要接受内部监督,切实保障监督到位,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价值与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做到及时优化与完善,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例如,采取调整职能强化会计监督以及优化预算制度等措施,保障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得到有效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