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老龄化构建时间银行相关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2020-01-17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时间银行的动因
时间银行机构是一个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平台,是出租、租赁志愿服务时间的社会公益类银行账户体系机构。该机构的建立搭建了时间与公益的桥梁,同时将中国社会养老需求与志愿时间相对接。在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下,时间银行机构的建立通过交换时间的形式既解决了一些困难又联络了社会与“空巢老人”之间的双向联系,其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务。因此其建立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缓解了部分子女赡养老人的时间压力,也对人们进行志愿服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引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要求选取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课题组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进行了构建时间银行的相关研究,时间银行的建立将对探索解决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与长期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蚌埠市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0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年末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高达2538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高达176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2.6%。该数据显示前者超过10%,后者超过7%且向14%接近,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即将达到深度老龄化的国际标准,且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就目前情况而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基本国情。搭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期规划之一。在该规划中,需要老年人、社会、政府、家庭共同参与其中。关爱老人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中华传统美德,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一些养老问题便表露出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随着养老保险人数的增多,养老保险缺口逐步上升;同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能力有限,虽然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占社会服务机构的比重高达91%,但现今仍存在一些“空巢老人”住不起高档养老机构又排不上地段养老机构的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若“空巢老人”无法选择养老机构,家中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增大,“养老难”的问题愈发严重。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构建时间银行的想法。
蚌埠市作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的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日前出台的试点实施方案落实以来,正大力实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多种方式并存的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养老服务。该市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是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区抱团养老,而近期该市对于养老方式的重视和落实改革更为时间银行在蚌埠市的建立提供了可操作性。我们提出时间银行在蚌埠市建立的构想,把时间银行机构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相对接,响应政府养老专项规划,将形成一个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与此同时,保留了原有的优良的养老服务方式,在此基础上推进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满足空巢老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进一步解决“养老难”问题。
二、志愿服务与时间银行体系的关联性
(一)志愿服务与时间银行体系关联的基本假设。基于安徽省蚌埠市的城乡居民分布远大于城镇居民的人口背景,时间银行可选址在社区、街道等地。这不仅可以吸引许多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民群众,还可以有效结合该市的现阶段人口发展状况,提高该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全面推进环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
(二)志愿服务时间的核算、计量与存取。以小时为志愿服务时间的基本核算单位,存入与取出的最小核算单位为1小时。该时间卡可供自己和其他有意愿予以转让的第三方持有使用,为避免时间银行在存储过程中遇到的时间过短但存入时间的工作量过大的问题,每张时间卡的最低存入时间额的下限为24小时,不设置存储上限。如,一名用户将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储入时间卡中,假设存入的时间额为24小时,可将该时间卡转至家庭中老人的名下,该老人可以持该时间卡在时间银行中输入密码提取养老服务时间。
(三)志愿服务与养老问题的对接分析。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在进行时间的核算、保管、存取、结算的业务之外,进行“理财”业务拓展,该处的“财”为志愿服务的时间,笔者建议用户存入时间卡的志愿服务时间越多,将设置不同的时间区间按照不同的增加比例使用户从时间卡中去除的养老服务时间增加。
三、建立时间银行与养老服务的难题
(一)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延期支付方式不易受人信任。现有的时间银行大多依托社区展开实践,信任度和认同感都较低,并且在时间银行的运行过程中,从提供服务到获得回报的时间周期有时比较漫长,有参加“时间银行”的老人的最大担心点,就在于现在在时间银行储存的时间,以后是否面临无法兑换的风险。
(二)“时间货币”的计量标准问题。在基本时间计量单位是“一小时”的基础上,如何对一小时体力劳动、一小时脑力劳动;一小时专业服务、一小时日常服务进行精细化划分,如何保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及如何进行后期服务评估,以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的同时确保数据没有遗漏,此上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时间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时间银行是否会因为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难以为继,以及在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如果志愿老人发生意外伤害怎么应对。
(四)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货币转让、继承、通兑问题。“时间银行”目前主要依托社区展开服务,在人口频繁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志愿者在流动或迁移到异地之后,将面临“时间货币”无法通兑的问题。
四、安徽省蚌埠市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平台的发展前景
随着蚌埠市经济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村“养老难”问题已有逐步缓解。根据蚌埠市统计局近年来的数据统计,蚌埠市的养老参保人数稳步增长,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比重仍在16%左右浮动,甚至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仅会对蚌埠市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带来新的挑战,还会对该市农村“养老难”问题带来新的负担,进而影响蚌埠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蚌埠市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比重已超过南京、南宁等已经进行时间银行的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的城市的老龄化占比,说明蚌埠市的老龄化程度较深。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署方面,蚌埠市近几年来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持稳定增长,确保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自上世纪50-70年代初步建立“五保户”等保障机制以来,至改革开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逐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和保障水平。但本市尚未充分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相关养老机构,这就为时间银行在蚌埠市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全国其他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城市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平台在本市的构建,将“养老难”问题与社会志愿时间相对接,进一步构建一个养老、孝老、敬老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满足老年人在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精神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会对乡村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有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地区陆续构建了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平台,例如中国的南京、南宁、成都、重庆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较高。以南京、南宁两个城市为例,两个城市的老龄化占比均在13%之上,南京市自2012年起已有12个区、24个街道、247个社区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即期仍进一步在全市进行全面推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国内时间银行的相关经验给蚌埠市构建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空间。据悉,2020年蚌埠市将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这有利于时间银行的建设。参考国内时间银行的相关经验以及蚌埠市相关政策,该市在进行试点以及后续推广时,要将时间银行与具有公信力的志愿服务机构合作。此外,蚌埠市鼓励养老机构与高校开展合作,这为时间银行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蚌埠市的众多高校增加了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基础,志愿者为年老者提供服务,并可以得到相应的“时间”,如此循环互助,增加了时间银行的生命周期。
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时间银行的对策及建议
(一)搭建第三方志愿时间存管及交换平台,提高机构服务效率。实现志愿服务与养老需求的相互对接需要建立一个第三方时间存管及交换平台。蚌埠市民政局表示,今年将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居家的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积极搭建新平台也是一种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方式。在该平台中,以基本核算单位为一小时的时间币为交换形式,以平台发放的时间卡为交换凭证,时间币可以由参与公益活动获得,可供用户自由支配。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公益类活动将时间币存储进时间卡中,平台将对人民群众存入的时间币进行存储与管理,在后台记录时间币的总额,并记录在时间卡的用户信息内;同时,人民群众也可在该平台上取出养老服务时间。
(二)构建时间评定标准模型,科学管理时间币。在交换时间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时间的计量、存储和认定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时间评定的标准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在该模型中,设置评定与监管小组,评定组负责定期对时间的评定标准进行细分、完善与提升,监管组负责时间评定过程中的监察与管理。现阶段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陆续设立养老互助时间银行的相关试点,因此该体系的建立将对其他机构合理评定时间、完善和创新现有的时间量化及记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建立“时间银行”存管和交换体系,合理分工运行机构。基于构建时间银行与养老服务难题的破解分析,目前尚不存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时间银行的可操作性、可持续化及可管理性,因此建立一个时间银行存管和交换的体系是十分有实践意义的。在该体系中,一方面,以“时间货币”的计量标准为前期准备,以时间银行机构综合时间存管和交换建立相关体系。另一方面,设置管理与经营职位,管理层负责该体系的规章制度与可行性分析,经营层负责记录时间币的金额等。
(四)普及相关政策,扩大“时间银行”社会关注度。目前蚌埠市尚未构建第三方时间存管平台,人民群众对此的关注度不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对于解决“养老难”问题的中长期规划,全面抵制公众资源的浪费,应该指定相对完善的宣传体系,加强人民群众对于关爱老人的社会意识。可在时间银行机构与蚌埠市高校之间开展合作,同时可以建立“时间银行”的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线上宣传、组织招募等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线上相关信息的了解加入进来,将关爱老人的中华传统美德彰显出来。
六、结语
本文以安徽蚌埠为例,结合现如今国内的人口老龄化背景进行分析,针对其所带来的“养老难”问题,得出第三方志愿服务时间存管平台能够构建时间评定标准模型,建立时间银行存管和交换体系,达到时间银行的成功建立响应国家养老号召的同时提倡人民群众积极担任社会责任的效果。当然,蚌埠市也要积极采取攻克时间银行构建中存在的瓶颈,创建出完善的管理体系,普及相关政策,为社会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