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四力”自觉 做好突发新闻报道

2020-01-17刘荣鑫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0年7期
关键词:浏览量务川灾情

刘荣鑫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2020年6月21日20时至22日18时20分,务川自治县普降大暴雨,导致部分乡镇山洪暴发,丰乐镇遭到3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89毫米。务川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全员出动,坚定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胆创新,记者分5路到丰乐、茅天等灾情较重的乡镇进行采访及现场连线,不折不扣完成抗洪抢险宣传工作任务。创央视3条9次播出、动静贵州APP当日当周浏览量第一。通过宣传,有效传播灾情信息,提醒市民、平息公众焦虑。

一、脚走下去,客观了解真相

要用脚走下去,客观了解真相。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调查了解、采访核实、传播报道,都需要有一双勤跑能跑会跑的腿,“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采访中,记者第一时出现在现场,寻找关键细节所在,找到现场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亮点,做好“第一落点”采访,为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6.22”特大暴雨报道中,通过中央厨房系统指挥调度,全媒体记者采访,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联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方记者受客观环境影响,采写难度大,为此,后方编辑及时整理前方记者采写的信息,利用新媒体力量,第一时间进行全媒体播报,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另一方面,后期编辑整合最新动态,与前方记者互动传达信息,商量选题,使前方决策更科学,采写方向更明确。

突发新闻报道要见人见事见细节。记者对突发事件的调查了解、采访核实、传播报道,都需要有一双勤跑能跑会跑的腿,“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采访中,各路记者第一时出现在现场,寻找关键细节所在,找到现场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亮点,做好“第一落点”采访,为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22日中午,前方记者在茅天镇走访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题材,邻县沿河县后坪乡人陈述兵,在经过茅天镇红心村水车坝时,不幸掉入水中,当地七位村民发现后,不顾自身安危,成功救下陈述兵,并将其护送到镇卫生院救治。记者多方寻找,采访到当事人——《村民合力救下异乡落水者》是记者在走访中,“打捞”到的一条好新闻。

二、用眼观察,全面呈现灾情

要用眼观察,挖掘新闻价值。新闻记者一旦有了“慧眼”,就能眼观大势、见微知著,明辨是非、拨云见日。正如曾国藩家书所言,眼勤就是“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有了这种反复的观察、比较和思考,就能写出具有较高价值的作品。

6月22日,接到丰乐、茅天的灾情信息后,县融媒体中心立即作出详细部署,记者直奔现场。记者们冒着倾盆大雨,克服交通阻塞等困难,于当天早晨7点前赶赴一线。当天,记者采访对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全覆盖,采写《暴雨来袭:丰乐镇成功转移1200名受灾群众》报道,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暴雨来袭时的场景和县人武部官兵及丰乐镇党员干部临危救难的感人事迹。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虽水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房屋和农作物被冲毁都是不小的“内伤”,因此各路采访记者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丰乐镇移民搬迁安置点、山江村、关坝村和茅天镇等地采访灾情。6月23日,丰乐镇救灾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各路记者又再次深入灾区采访,挖掘最新灾情、救援故事、灾后复产等进行报道。《丰乐镇:干群一心抗洪抢险》通过采访被转移的熊伟等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干部,记录了丰乐镇遭遇3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当地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洪抢险,该镇无一人伤亡的事件。《丰乐镇: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从不同角度报道了丰乐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深入村组进一步核查受灾情况,搞好水库、地质灾害及道路交通安全监测,抢修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组织当地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的灾后场景。

三、用脑思考,把握正确导向

要用脑思考,把握正确导向。新闻工作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导向,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

这次应急采访中,中心记者迅速思考,发挥脑力作用,赶赴防汛救灾现场的前方记者采用短、平、快方式,以新闻资讯和快讯、滚动新闻为主,侧重采写突发的、鲜活的一线最新情况。后方编辑全面掌握救灾信息,对前方传来的新闻素材汇总后,进行二度开发,通过深度处理和深加工,同时充分调动文字、图片、视频、现场连线等综合报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县融媒体中心的电视、广播、报纸《今日务川》、微信公众号、动静务川APP等平台融媒齐动,给力传播,第一时间权威发声,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通过现场连线报道,第一时间向外界全面报道了我县“6.22”灾情和抗洪抢险情况。

四、用笔出稿,呈现精品力作

要用笔出稿,呈现精品力作。在采访中,我们的采访对象也许对自己的工作司空见惯,但是表达能力有限,加上紧张等原因,有时连正常的交流都磕磕绊绊。此时,记者就要展示采技巧,用心灵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其放松,引起共鸣,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性格、受教育程度、爱好各异,所以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访方式当然也要因人而异。这样的采访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场采访达到极致,后期写稿编辑也需要“匠心”打磨。现场采访达到极致,后期写稿编辑也需要“匠心”打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笔力在文章上的表现。“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这样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

在“6.22”特大暴雨报道中,我们针对电视、广播、报纸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特点,编辑制作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以本地平台为载体,快速发布抗洪抢险信息:《今日务川》微博、《今日务川》抖音第一时间推送抗洪抢险动态信息,《今日务川》微博开设“务川抗洪抢险专题”共发布信息18条,累计浏览量6.4万次;《今日务川》抖音号发布现场视频作品3个,《务川抗洪抢险进行时》点赞量851,播放量8万次。天眼新闻发布抗洪抢险消息3条,其中《务川:暴雨来袭众志成城全力抢险》浏览量达28786次;动静贵州发布抗洪抢险消息4条,其中《暴雨来袭!务川众志成城全力抢险》浏览量达5.8万次,创动静贵州APP新闻信息当日当周浏览量排名第一成绩。今日务川微信公众号发布抗洪抢险专题,头条《县委书记杨游明到丰乐镇指导抗洪抢险》浏览量5129次,评论区好评如潮,评论上获赞量120余个。次条2905次,新增关注用户610人。与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社等网络媒体形成合力,联合发布暴雨来袭!务川众志成城全力抢险动态新闻,传递务川抗洪抢险正能量。

同时,立足传统主流媒体,做大外宣影响力,遵义新闻联播、遵义日报、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贵州广播《新闻联播》、贵州电视台第五频道《今贵州》当天播出了务川抗洪抢险信息。CCTV13频道[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东方时空]栏目8次独立报道1次综合报道我县抗洪抢险消息。

“6.22”特大暴雨报道中,我们坚持脚走下去、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笔出稿,争分夺秒赶赴新闻现场,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图文和视频采访,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团队的联动,充分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从实战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四力教育活动是提升基层宣传队伍能力的不竭源泉。融媒体时代,新闻人更需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记者作风,增强在一线采编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只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打硬仗、打胜仗。

猜你喜欢

浏览量务川灾情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热议李子柒
游记表述与游客关注度的关系研究
“灾情”
贵州:航拍务川七柱山宛如巨大手掌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浅析贵州务川方言音系
《江南Style》浏览量超20亿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CNZZ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地域分布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