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区数字化艺术设计平台建构研究

2020-01-17隋洋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7期
关键词:景点服务平台艺术设计

隋洋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一、统筹数据信息,定位设计需求

旅游景区数字服务平台的信息艺术设计,在建构上应从媒介融合的视角出发,统筹信息艺术设计中媒体、技术、用户、需求、功能等设计因素进行综合理解,对景区数字服务平台的信息艺术设计进行定位分析。一是准确定位用户需求,以核心目标用户需求需求为中心,通过分析旅游者消费信息和活动情景等大数据,精准设计线上景区、攻略、娱乐、服务等功能,为用户决策提供辅参考和引导。二是突出旅游景点自身优势资源的设计,我们从整体的信息需求分析可以看到,多数的景点的设计需求多围绕在吃、住、行、游、购、乐五方面,设计者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更要突出本景点的“卖点”,做出个性化的艺术设计。三是在信息整合和分发上,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算法等,对数据挖掘、交互,跨平台、媒体的使用,以及信息的个性化分发进行信息艺术设计,使之更为贴近用户和景点企业的需求。

二、跨媒体整合,科学选择信息设计形式

信息艺术设计与媒体密切相关,设计者在景点数字化建构中重视媒体在艺术设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其中跨媒体整合设计是较为常用的技术路线。通过选择、组合、重构媒体关系来把控不同媒体间信息设计内容,减少媒体渠道与信息发布之间的矛盾冲突,找寻最科学有效的信息设计形式,对于实现信息在传播和交互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信息艺术设计上,须结合新媒体的大环境,采取“跨媒体叙事”策略探讨信息艺术设计中媒体传播、组织、呈现事物的方式,设计旅游景点的景区数字服务平台媒体布局。二是在叙事策略上,须结合不同角色、时间、场景有的放矢地进行景区数字服务平台相关设计。在旅游消费决策前的阶段,用户的关注点在了解景点和制定旅行攻略,在媒体设计上应选择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第三方合作平台等进行传播宣传。在用户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点主要是在景区吃、住、行、游、玩、购等的信息需求,在媒体平台设计上,此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导购型APP和智能终端在景点的配备,在移动端和物联网设备上进行配置。在用户旅游行程结束后的阶段,用户的关注点是景点旅游的体验心得,着重点是分享,对于这一阶段的设计平台选择上应倾向于微信、微博、APP等具有社交功能和属性的网络媒体。

三、以视觉为核心,设计平台形式及内容

首先,界定景区数字服务平台的信息内容与功能。从用户对平台的内容需求层次来分析,主要涉及核心旅游信息需求、保障旅游信息需求、辅助旅游信息需求等三方面。核心旅游信息需求主要为景点及所在地区的交通、住宿、游览线路、行程安排和价格等。保障旅游信息需求主要为旅游娱乐项、天气、购物、治安等信息需求。辅助旅游信息需求主要为旅游攻略、旅游评论、社交和人文风俗等。设计者须全面掌握上述信息后,奠定景区数字服务平台信息设计的内容和功能结构。其次,实现信息的可视化传达设计。旅游景区数字服务平台建设以导览服务为主要特色,在信息结构设计方面需要从地图、层级、流程、维度、图表等方面进行整合设计。在对吃、住、行、游、玩、购等信息标准设计上,须统一运用、建立信息的视觉传达维度,设计中将平台功能和视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方面用户操作和理解。第三,视觉设计须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旅游景区数字服务平台,在品牌视觉的艺术设计方面,须注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在LOGO、颜色标准、风格标准、字体标准等方面实现跨媒体、多媒体平台的视觉观感统一化。同时,亦须结合不同景点自身特点、所处地域等等,体现出差异化的艺术设计,避免千篇一律。

四、突出用户体验,设计信息交互功能

对旅游景点数字化平台的信息交互功能的艺术设计,须从用户需求出发,重点在便捷、简单、趣味性角度进行研究策划,关注平台用户的可用性和体验性目标,同时亦须从媒体整合的角度考虑信息在不同媒体平台交互使用,塑造融合性体验的平台产品。一是旅游信息交互功能设计上,从用户、动作、环境等因素进行操作功能、界面的制作。二是围绕旅游前、旅游过程、旅游后三个旅游消费者活动阶段,联系推广、营销、游览、分享等设计交互功能。三是突出信息的公共性,对旅游景区平台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民俗风俗的文化价值挖掘,展现民族文化风采。

猜你喜欢

景点服务平台艺术设计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星.云.海》
《花月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