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军旅题材剧的国族现实主义呈现

2020-01-17张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族军旅真实性

张蕊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一、彰显国族精神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影像呈现是对所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个基本要求。当代军旅题材剧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分支,必然也要遵循这个重要规则。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要在尊重中华民族传统和生活的基础上,展现军事强国实力、彰显国族精神。

(一)发展中的现实主义

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席勒最早使用“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德国哲学家、革命家恩格斯也是现实主义的坚定倡导者。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凭空想象,是对浪漫主义大肆张扬幻想和伪饰的反抗。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但是,严格来说,中国的现实主义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外来产物。这一时期,西方的现实主义传入中国,也因此产生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电视剧中最应该遵循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莫过于现实题材,而军旅题材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基于国族概念的当代军旅题材剧

“国族”概念形成于欧洲,与国家的概念直接相关联,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国族”概念比单纯的“民族”概念更加宽泛,它超越单一的民族范围和狭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一个关乎家国、关乎信仰的更高层次的境界。中华民族作为“国族”是基于政治而存在的,而其同一文化、统一信仰的形成除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积淀外,还需要基于政治权威进行的宣传。当代军旅题材剧是宣传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军营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有国族代表性的集体的展现,可以实现普通国民在观念上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二、中国当代军旅题材剧的国族现实主义风格

当代军旅题材剧需要现实主义风格的呈现,现实主义风格是准确彰显和传达国族精神的基础。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具备真实性和典型性。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对当代军旅题材剧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要求。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通过对军营军人和军营生活的描写,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无论是《我是特种兵》中对我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刻画,还是《火蓝刀锋》对我国海军侦查大队的描写,都是在充分尊重社会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正因为具有现实主义真实性,当代军旅题材剧中传达的观念才能具有充分说服力。“缺失的真实”,是当下大部分当代军旅题材剧存在的问题。表现之一是工具化的利用:把当代军旅题材剧当成是宣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工具,为了凸显教化功能而故意扁平化、夸张化刻画处理人物。表现之二是概念化的呈现:因为过分看重当代军旅题材剧的思想教育意义,剧中完人形象的树立、人物空喊口号都成为普遍现象,以致人物失去真实的鲜活性。

(二)典型化

典型化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另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主义典型化要求将典型人物放置于典型环境中加以展现。当代军旅题材剧中的军营天然成为一种典型环境,是大部分国民没有体验和经历过的。在军营这种典型环境中生活的军人也天然具备典型性,提及军人,人们都会联想到刚毅、坚韧之类的词汇。然而,这种带有明显固定化的典型性也容易成为创作的劣势,导致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很容易落入模式化的窠臼。因此如何从刻板印象中寻找有新意的典型化成为当代军旅题材剧的难点。典型人物的穿透力和震撼性是突破模式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就是具备穿透力的人物,他身上的笨、轴、执着,都是具备典型性穿透力的表现。

三、中国当代军旅题材剧的国族价值观探寻

军旅题材电视剧一直是我国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都以鲜明独特的中国特色,不断丰富着中国国族价值观的内涵。

(一)英雄主义内涵的新时代转换

国族精神与英雄主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一直是普通观众寄情的审美对象。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为国族大义而献身的传统英雄精神是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同样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但是和传统民族英雄不同的是,和平年代的当代军旅题材剧更多的是以平凡的个体、普通的战士作为表现对象,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我是特种兵》中的“孤狼六人组”等。这些当代军旅题材剧将一个个平民英雄刻画的有血有肉,从平凡中见力量,从普通中见传奇,都收到了新时代观众的喜爱。因此,当代军旅题材剧应从人性内涵出发去塑造英雄人物。

(二)人文精神关照下的和平反战主题

人文关怀是现实主义关照现实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军事地位不容小觑,一旦战争来临,足以与任何国家抗衡。树立军事强国的威严是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但这并不是说要树立假想敌、宣扬战争必胜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的概念,并逐渐演进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信念。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历来主张亲善和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因此,对当代军旅题材的挖掘,不应仅仅着眼于国家之间或个人之间的博弈,或简单表达反侵略的主题,而应该在弘扬和平的国族精神的引导下,充分展现现实主义的人文关照。

猜你喜欢

国族军旅真实性
军旅青春正步走
胸怀军旅梦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本期主题:军旅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
军旅雅士
解读虹影《阿难》中阿难的身份混淆问题
国族、意识形态、情感的多重变奏
台湾如何看待日本占领折射国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