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菌唑和肟菌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
2020-01-17李建明成淑芬黄至畅
何 莲,李建明,成淑芬,黄至畅
(1.湖南化工研究院 国家农药创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农用化学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14;2.湖南加法检测有限公司,长沙 410014)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Sehw.)是一种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亚洲镰刀菌。小麦赤霉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且逐年加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减产降质,其病菌产生的毒素可造成人畜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体药剂仍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近年来赤霉病的流行和用药次数的增多,抗性赤霉病菌株逐年增加[1]。因此,寻求新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已迫在眉睫[2]。丙硫菌唑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该剂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中甾醇前体——羊毛甾醇或 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的脱甲基化作用。肟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抗 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胺类和苯并咪唑类药剂的菌株有效。将肟菌酯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制成混剂,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扩大抗菌谱、提高药效,降低用药量,减少费用。因此,本研究将丙硫菌唑与肟菌酯进行混配,明确较合理的配比,为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98%丙硫菌唑原药和 96%肟菌酯原药由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药剂用DMF溶解,配制成5%乳油备用。
1.2 供试病原菌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ehw.)由湖南化工研究院生物测定研究中心保存培养。
1.3 试验设计
丙硫菌唑(编号为 A) 设 100、50、25、12.5、6.25、3.125 mg/L 6个质量浓度,每个质量浓度设4次重复,另设空白对照。
肟菌酯(编号为 B)设 200、100、50、25、12.5、6.25 mg/L 6个质量浓度,每个质量浓度设4次重复,另设空白对照。
丙硫菌唑(编号为A)、肟菌酯(编号为B)及二者分别以2∶1、1.5∶1、1∶1、1∶1.5和1∶2混配,设100、50、25、12.5、6.25、3.125 mg/L 6个质量浓度。
1.4 试验方法
将5%的丙硫菌唑以及丙硫菌唑与肟菌酯混配制剂配成含有有效成分100、50、25、12.5、6.25、3.125 mg/L的溶液,吸取3 mL药液,加入冷却至45 ℃的27 mL PDA培养基中,制成所需药液浓度为10、5、2.5、1.25、0.625、0.3125 mg/L的培养基平板。将5%肟菌酯和混剂配制成含有有效成分200、100、50、25、12.5、6.25 mg/L的溶液,吸取3 mL药液,加入冷却至45 ℃的27 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所需药液浓度为20、10、5、2.5、1.25、0.625 mg/L的培养基平板。然后从培养7 d的小麦赤霉病菌菌落边缘制取6 mm直径菌丝块,移至各系列含药培养基上,菌丝面朝下,每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28 ℃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视对照生长情况,采用十字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直径(cm),求出校正抑制百分率。
1.5 调查方法
试验处理4 d后十字交叉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
式中:D表示菌落增长直径;D1表示菌落直径;D2表示菌饼直径。
式中:I表示菌丝生长抑制率;D0表示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Dt表示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
1.6 增效作用评价
用“DPS数据处理系统”3.11专业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EC50、相关系数[3]。根据 Sun&Johnson (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 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
2 结果与分析
设置丙硫菌唑和肟菌酯5个代表性混配比例,并对这5个配比液和标准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硫菌唑、肟菌酯及5个配比液(质量比分别为 2∶1、1.5∶1、1∶1、1∶1.5 和 1∶2)的EC50分别为 0.55、0.72、1.01、0.86、1.08 mg/L (表1)。
根据孙云沛共毒系数计算办法[3]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硫菌唑与肟菌酯复配的共毒系数为147.93~215.68,丙硫菌唑与肟菌酯质量比为2∶1和1∶1.5时的共毒系数为215.68和205.79,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表2)。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丙硫菌唑与肟菌酯质量比为2∶1、1.5∶1、1∶1、1∶1.5和1∶2混配时对小麦赤霉病菌都有增效作用,其中二者以2∶1和1∶1.5的比例混配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因此可以视2∶1和1∶1.5为丙硫菌唑与肟菌酯混配的最佳配比。
3 小结与讨论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丙硫菌唑和肟菌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丙硫菌唑和肟菌酯以质量比为2∶1、1.5∶1、1∶1、1∶1.5和 1∶2复配的共毒系数 CTC分别为215.68、179.55、147.93、205.79和186.85,综合增效作用考虑,2∶1和1∶1.5为丙硫菌唑和肟菌酯混配的最佳配比。因此,丙硫菌唑与肟菌酯以适宜的比例进行混配,在农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表1 丙硫菌唑与肟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 丙硫菌唑与肟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
关于丙硫菌唑与肟菌酯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