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校在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教育先行作用
2020-01-16吴朝晖
吴朝晖
教育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外事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深刻指出,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构筑国际发展优势,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更加卓越的创新型大学。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就是要发挥先行引领作用,以一流目标和一流标准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崛起但仍处于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并存的关键阶段,更加需要借助全球开放发展,解答好如何在“两个大局”中提升全球开放发展能力的问题,回应好如何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落实好如何将全球开放思维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的问题。
一、勇担时代使命,在“两个大局”中提升全球开放发展的核心能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历史交汇,变与不变深刻交织,随着以中美摩擦为代表的新型大国关系博弈的深化,新一轮全球化将进一步演进,以美国“退群”为典型的全球化退缩与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全球化扩张等将并存,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全球流动与区域集聚并行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的重塑。正如人类开放、国家外交的脚步从未停止一样,高校理应成为合作办学、开放发展的坚定力量。
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战略成为世界各高校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全球性大学,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已成为全球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强化了加快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升我国高校全球开放发展能力的需求更加凸显。可见,无论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看,还是从国家对教育对外开放的定位看,提高高校全球开放发展能力的战略意义都非常明显,已成为与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并列的高校核心能力。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国高校需要深化全球开放发展理念,全面参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国家教育“走出去”的战略需求,打造教育共同体,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面对“两个大局”的相互激荡,高校的全球开放发展能力与所承担的使命更加匹配,顺应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交流的是学科、人才、创新成果、文化和教育理念等。这种核心能力回应了开门办教育的内在需求,指明了创新动能的来源所在,强调了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创造性。首先,高校的全球开放发展能力是一种教育开环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让教育进一步面向全球,在教育前端、内部和后端推进体系开放,打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营造师生交互的教育教学环境。其次,高校的全球开放发展能力是一种创新开放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让创新进一步面向全球,改变科技创新链条割裂或单一的情况,汇聚全球战略伙伴的创新资源,以新的生态实现创新突破。最后,高校的全球开放发展能力是一种文化开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让文化进一步面向全球,促成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交融,推动文化在源头、普及方式、传播对象等方面实现传承与创新。
二、坚持教育先行,在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体现中国高校的责任担当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又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鲜明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全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这科学揭示了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的维度,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与“殊途同归”的理性判断,阐释了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指明了推动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着眼我国高校的功能与使命,高等教育有着先行先试先成的优势,可以成为推动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力量。从人才培养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呼唤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我国高校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中心,进一步适应全球教与学的方式变化,推动学生到全球急需的领域建功立业。从科学研究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呼唤能够提升全球创新品质的重大原创成果。我国高校要成为学术创新的引领中心,前瞻突破性思想、颠覆性技术、革命性产业领域,争做世界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基地。从社会服务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呼唤高等教育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我国高校要成为社会转型的赋能中心,在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呼唤高等教育全面参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我国高校要成为精神价值的塑造中心,发挥好学校作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引导师生投身全球的文明传播与文化创新。从国际合作与交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呼唤高校在全球舞台发出响亮的中国教育之声。我国高校要成为开放范式的建构中心,以全球眼光、世界格局、国际标准来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办学道路、制度和理论等。
总之,全球开放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面向未来抢占教育制高点的关键举措。我国高校需要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国际国内大局的高度重新认识全球开放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我国高校需要通过全球开放发展建设更卓越、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全球开放发展是向着高等教育制高点进发的行动,强调的是将开放合作、对外发展做到更好。我国高校需要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积极借鉴欧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育人与创新高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与成果转化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合作网络、校友联络网络,以超常规的方式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方面的开放,以此为国家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新的办学类型。
第二,我国高校需要通过全球开放发展实现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发展。全球开放发展是推进全面开放、全球合作的倡议,注重的是从世界高等教育总体情况出发把握学校改革动态与开放势头。我国高校需要更加系统地审视面向未来的开放办学事业,改变条块分割、单兵作战的国际化格局,将开放融入育人、创新、学科发展、治理的全过程,从整体设计全球开放发展的战略规划、内部结构与工作体系,以开放倒逼改革、寻求发展,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总体效应、产生总体效果。
第三,我国高校需要通过全球开放发展维护有特色、有底线的教育道路。全球开放发展是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态度,倡导的是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高校需要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使命,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牢牢把握国际合作交流的主动权,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有效应对全球开放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挑战,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推进高水平实质合作办学,在全球高等教育的交流互鉴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三、强化重点突破,以落实全球开放发展构筑先发优势
面向未来,全球开放发展事业将成为事关一流大学建设大局的中心工作,是需要久久为功的战略工程。我国高校需要以开放教育提升育人质量、以开放合作构筑学科高峰、以开放创新汇聚全球资源、以开放治理助推协同发展,在做强亮点、攻克难点、解决关键点中抢占先发优势。
第一,我国高校需要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全球竞争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教育旨趣,打造普惠全球、享誉世界的教育教学品牌,进一步完善开环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质量为导向提高本科生的全球学习能力。打造升级版的本科生海外交流培育方案,提高赴世界顶尖高校学习交流的比例,在专业培养中强化国际合作交流要求,加快建设“通、专、跨、国际化”的新型课程体系。二是提升研究生面向全球的创新能力。完善多元化的研究生出国交流机制,拓展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渠道,提高研究生合作培养的层次,探索研究生互授联授学位工作,优化研究生跨境培养模式。三是推进国际学生教育体制改革。支持相应机构和院系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优化国际学生招生、培养和管理的策略、模式与体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来华留学项目,在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上实现关键突破。
第二,我国高校需要围绕全球前沿方向开展实质性创新合作。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发展理念,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科研和集成攻关,进一步优化面向全球的创新生态系统。一是在协同攻关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完善国际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新型产学研深度合作,力争在承担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重点项目中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二是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重大科研平台。完善全球科技合作网络,积极参与或探索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与全球战略伙伴打造创新联合体,围绕基础研究、颠覆性科技等加大共建重大创新平台的力度。三是推进高级别的中外人文交流。全面融入國际主流学术圈,加快在人文社科等领域与海内外大学合作成立科研机构,积极培育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支持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学术组织任职。
第三,我国高校需要以卓越生态引育天下英才。坚持将人才引育作为“一号工程”,以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构建国际化人才发展格局。一是强化重点、精准引才育人。结合一流学科发展需求,借力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项目,加快引进诺奖级海外学术大师、海内外高水平大学长聘教职、全球高被引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二是注重创新用才机制。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推动用才与引智并重、个人引育与团队引育结合,完善讲座教授、兼职兼任教授、访问学者等多形式用才制度,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构建人才发展的国际化环境。完善教师发展体系,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估评价机制,凸显国际化评估导向,明确教师在考评、晋升、聘任等方面的国际化要求,加大关于国际化建设、国际声誉提升和对外合作交流情况的考核与激励。
第四,我国高校需要高标准建设全球开放发展的特色平台。坚持以全球眼光和世界格局推动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快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实效。一是打造国际教育合作样板区。构建高水平中外联合办学平台,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教师评聘机制和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等。二是加快建设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校园。按照全球开放发展要求升级改造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对外籍师生更加友好的教育教学、校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信息平台,在海外名师讲学、联合创新等方面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国际化氛围。三是依托全球合作网络适时设立海外科教基地。对接海外合作伙伴需求,借助战略合作伙伴和海外校友力量,积极探索海外联合授课、授予学位等形式,促进海外人才引进、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和优势学科率先“走出去”。
第五,我国高校需要以一流的国际化工作体系支撑远大的开放办学事业。坚持以现代化治理赋能国际化办学,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对外合作的能动性,进一步构建与全球办学相匹配的协同治理体系。一是创新联动协同的工作机制。优化跨部门协同以及部门与院系联动体制,健全全球开放发展过程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探索国际化工作的社会资源投入模式,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二是充分释放院系的国际化活力。发挥院系在开放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科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潜力,全面评价院系开放发展的成果、经验与问题。三是提升国际化队伍的战斗力。改进国际化建设队伍的聘任方式,分类分层开展国际化能力建设培训,常态化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合作高校驻点挂职,全面提升开放发展的管理服务能力。
开放是最为鲜明的时代要求,也是最为生动的发展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国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进程中,高校需要以开放合作彰显全球担当,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