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手段是教学的有效推手

2020-01-16刘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评价

刘芳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变革。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面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面对这些挑战,各国把教育改革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改过后,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教师们来说是陌生的,很多的老师虽然操作能力强,但是综合能力很弱,没有及时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觉悟,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不能准确的理解新课改,对学生的教导不能紧密的联系实际,学生和老师之间也缺乏互动和交流,忽视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试图通过倡导“终身学习、学习社会”来提高本国的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都把转变学习方式视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早就被一些教育专家提出来,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大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教材所列的“探究性学习课题”展开的,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与经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必须和具体的每一门课程相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才回归到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才真正能让其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活力。

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有固定的模板,给予学生五个选择的模块,学生们对这些模块的了解都不充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盲目跟风。对学生们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制作量规,这些都只是走过场,严重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得到的结果也没有很大的价值。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掌握实用技能,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发展终身受益。新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把握课堂,就是把握人生,就是把握未来。课堂上教师要适当放权,给学生自由,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则由课堂的组织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目标的设计者。总之,教学无定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钻研,才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设计出更加灵活、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科技人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追求,适应时代的要求,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在学生探索问题之前,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让学生分组自由实践并体验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快乐。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探究必须有探究对象,所以教师首先要精心准备,为学生设计探究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必需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与挑战性,急切想解决问题,但不能轻易就得出结论;要难易适度,即问题既不能轻易解决,也不要涉及面过大。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逻辑问题,教师按一定的逻辑思路,引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样可以较好地将学生引导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通过循序渐进的一系列化问题,使学生一步步“入套”,学生在不自觉中顺利解决问题。多鼓励参与探究探索,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习惯于动脑,在课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主动学习,所以就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学习一般停留在机械识记的低水平状态。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主要是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参与,通过点拨、指导、组织学生主动学习,进行协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既可以观察、推理,也可以直观操作,同学协作,还可以大胆猜想,比较,最终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要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尤其是学关照,教师要鼓励他們大胆地参与到讨论中去,给他们创造发言和操作的机会,多帮助他们。二是要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讨论,教师要教给他们方法。三是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点拨,讨论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影响进程,还需要教师参与到讨论中去,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及时发现,及时点拨,共性的问题要面向全体点拨,个别问题可以个别及时点拨。还有要注意成果交流推广,实践并体验。学生讨论结束后,要让学生汇报交流小组的讨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对小组的情况进行评论,分层次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质疑、对共性的容易混淆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学习活动逐渐走向深入,鼓励学生发散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探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和体验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过程提供大量信息,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新授结束后,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非常容易地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了解与反馈.更可以将评价通过BBS或邮件等个性化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肯定、合作精神的肯定以及错误观点的分析等.肯定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适度的否定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为缩短差距而努力.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教师还要设计出全员参与的双向评价的过程.在网络上,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不会因得不到交流而产生失落的情绪,同时他们也可以与对自己的评价者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评价环节的时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推动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活动,调控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新课程改革向预定目标前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在不断完善中,相信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能不断进取。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评价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