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出场逻辑

2020-01-16胡羲王永友

文化软实力 2020年4期

胡羲 王永友

[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究竟从哪里来、何以存在、如何存在、怎样实现?需要立足当代经济政治结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根源;立足文化的创造主体、阶级立场、核心内容和客观实践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表征;立足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和文化包容、文化自信和文化开放的统一,从逻辑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从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出场逻辑,对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逻辑建构

[作者简介]胡羲: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永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来源,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来就属于、为什么属于以及属于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性质”从哪里来,为何存在?是什么样,如何表征?怎样实现,如何彰显?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根源、逻辑表征、逻辑建构等问题,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出场逻辑,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的究竟是什么、明确自信之源究竟来自哪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根源

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何以存在、何以成立,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结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从何而来、为何存在,这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根本基础。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毛泽东在分析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时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立足唯物史观分析文化结构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文化结构“一方面反映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文化创造和对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对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有反作用”,这是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首先应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定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性质决定于经济政治结构的基本形态和基本性质,决定于社会各阶级在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和政治组织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地决定于各阶级在社会生产资料分配和占有中的力量对比。什么样的阶级在生产资料分配上占有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经济政治结构,进一步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性质。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来看,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决定了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在内的无产阶级成为社会领导阶级,决定了当代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当代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结构必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必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相吻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结构的真实反映。由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根本基础,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维护和巩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适应。

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内在依据。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始终与国家思想防线、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大局发展息息相关,与文化发展内容和发展领域紧密相连,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根本性质,赋予文化发展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发展的思想指导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在明确谁领导文化发展、文化朝哪里发展、为了谁发展文化、怎么发展文化等重大问题上,从政治指导、方向指导、价值指导、行动指导等方面决定和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政治指导,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通过在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方向指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始终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进、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发展目标、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逻辑和中国文化发展具体逻辑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同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指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价值目标,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定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始终以维护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为价值导向,通过不断满足、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行动指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发展创新文化的根本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革命文化和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导,通过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系统性融入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阶级性、科学性、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内在依据,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基本来源。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文化发展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民族属性、主体性质和历史优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共同培育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精神命脉、精神追求,为发展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民族基调和文化根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特色、民族优势的历史来源,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民族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有的民族特性,使中国文化在历经封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精神命脉、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的民族本性和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还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的民族底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敢于、善于同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自觉互动和科学交流,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立足中国实际和民族实际基础上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长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更加出彩。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底蕴支撑和基本来源,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以贯之的民族特质和民族属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互动、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友好交往中不会忘本、不会丢魂。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表征

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是何面貌、有何表现,必须立足文化的创造主体、阶级立场、核心内容和客观实践,从本质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如何存在、如何表征,这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根本所在。

从表层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体现在创造主体的高度自觉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属性的逻辑表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具有高度自觉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兴盛、国家繁荣中共同培育和创造的精神成果,带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和民族基因,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本在于中华民族能够在文化更迭、文化挫折和文化修复中自觉以独有的民族智慧、民族品格和民族力量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脈和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和发展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力弘扬和科学践行中,自觉提升主体能力、担当主体责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实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发展的引领者和担当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觉创造和发展的文化,是属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文化。

从深层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体现在人民中心的阶级立场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阶级属性的逻辑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还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来发展文化,始终坚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文化的阶级立场即是站在什么人或什么阶级的立场、站在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立场看待文化、发展文化,是文化阶级性质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遵循。从整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场、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众文化,而不是站在少数人立场、代表少数人精神文化利益的小众文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现实和发展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素材。满足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利益作为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价值归宿,还要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朝着先进文化方向发展。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利益为价值追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时代使命。

从价值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体现在核心内容的先进、科学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属性的逻辑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上,展示出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独特魅力。价值观始终是文化的内核,“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价值观既决定文化的价值属性,也是文化价值属性的根本体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和真理魅力,都取决于本国本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现实期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先进价值观,从理论内容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发展实际,既扎根中国发展的历史实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的价值养分,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规约和厘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扎根中国实际并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科学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现实期待,是全体中华儿女对于要发展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认可和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承载着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是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科学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价值要求,还融合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中共同的价值理想,符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是能解释并预见中国制度优势的科学价值观,是具有强大发展力、生命力和引领力的先进价值观。总之,从历史与现实的纵深逻辑、时代与世界的横向视野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集中体现。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体现在文化发展的独特土壤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属性的逻辑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还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践要求为根本动力,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是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什么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于、发展于、服务于、检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精神基石,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史的精神图景,被深深打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独特印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来源于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历史实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精神实践,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问题和实践要求为发展动力,始终坚持阐释、论证、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还检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价值引领和精神指引是否有效以及有效性程度,证实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是否一致以及一致性程度,检验和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特殊意义,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形成、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动的中国气息和中国气质。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逻辑建构,是指立足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文化自觉和文化包容的统一、文化自信和文化开放的统一,如何在文化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得以更好实现,如何在文化发展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得以更好彰显,如何在文化竞争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得以更加坚定。

一是立足文化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立足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在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得以更好实现。任何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属性都有源可循,任何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都有脉可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只有立足中华文化的血脉和中国精神的命脉进行文化的传承创新,才能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时代境遇下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守民族本性和中国本性。为此,既要重视、承认和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命脉的历史沉淀和历史绵延,也要准确把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精神命脉的守护和创新、传承和发展,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中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进行科学传承、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既不能死守精神命脉的历史传统和本来意义不加改进和创新,把精神命脉原封不动地、原原本本地搬到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建设中来,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随时代演进而越来越黯淡、越来越陈旧;也不能一味追求“时髦”而忘本忘底、数典忘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建立在抛弃精神命脉、精神根源的基礎上,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基于历史视野在正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爱国传统的深厚底蕴,基于时代视野在坚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中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和坚持爱国与爱家、爱人民的统一,基于开放视野在立足本民族又面向全世界中坚定弘扬属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保证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性质”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得以保存、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在开放世界的交往中得以实现。

二是立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立足文化自觉和文化包容的统一,在正确对待和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中更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必须立足正确区别和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立足不断传承和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特色,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性”。一方面,必须通过包容对待和正确区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有性质。既要勇于承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属性的差异,明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固有的独特属性和不可替代性,客观承认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包容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样具有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文化无可复制的“中国特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又要敢于把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特质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属性进行正确区分和科学比较,明确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质不是本国本民族自说自话、自封自认,而是在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彰显的。另一方面,必须通过不断传承和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特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性质。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区别纵有多层多面,归根结底是核心价值观的区别,必须通过不断传承和发展本国本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特色以彰显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既要彰显和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民族特性,又要彰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质;既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发展和价值引领的“中国性质”,又要通过大力弘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价值的独特魅力。只有始终坚守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特质和价值特色,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得以更好彰显。

三是立足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立足文化自信和文化开放的统一,在正确进行文化借鉴和文化竞争中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坚持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放人世界文明舞台和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比较和国际竞争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联系起来、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区别开来,明确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中国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人民立场,从根本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优势;必须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如何信仰和坚持、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答案”,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怎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答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是对怎么信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最佳体现”,从思想上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优势;必须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在追求什么样的以及怎么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方面区分开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服务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从目标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底气、有骨气地进行文化开放和文化交流、文化互动和文化竞争,积极主动汲取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丰富营养,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性质”的影响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坚决反对抛弃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立场而一味委屈成全、刻意迎合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窝囊”做法,反对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死板做法,反对一切“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自觉、不自信的做法,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性质”,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地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