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题材电影连出爆款说起
2020-01-16罗晓汀
本报特约记者 罗晓汀
现实题材犯罪电影《误杀》上映34天后,票房已经突破10亿元人民币,远超业内预期。在此之前,反映校园暴力问题的《少年的你》票房已突破15亿元。现实题材电影创造爆款,似乎成为中国电影新常态。接下来的春节档,《中国女排》《紧急救援》又将接续现实题材电影的气势,并有望冲击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
始自2014年
中国现实题材电影在近两年实现了从边缘到市场主力的趋势性变化。2014年之前,市场上不乏《我们天上见》《海洋天堂》《岁月神偷》《桃姐》这类高口碑现实题材影片。尽管其中不少作品还有李连杰、刘德华这样强大的明星阵容,但在商业大片的市场主导下,这类影片始终都未能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绩。
直到2014年,陈可辛导演的国内首部寻找被拐卖儿童题材的《亲爱的》出现,为现实题材影片找到一条通俗化叙事+明星出演的票房新路。此后,2015年的《老炮儿》让人眼前一亮,2017年的《战狼2》和2018年的《红海行动》两部具有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动作大片接连创造超30亿量级票房,2018年暑期档改编自“陆勇案”的《我不是药神》令“看病贵”“仿制药”等话题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全民热议。
此后,各种口碑票房双赢的同类影片开始不断涌现。2019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8部为国产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少年的你》4部影片均为现实题材。
找到成功公式
在古装片、玄幻片等多种商业类型片遭遇不同程度的市场滑铁卢后,来自电影产业内外的大量资金需要找到新的出口。可以说,中低成本高回报的现实题材影片在产业层面的吸引力增强了。
另外,无论是刘伟强这样的成熟港片导演,还是曾国祥、文牧野这类新一代导演,对于现实题材影片都有极强的创作冲动,并纷纷探索兼具娱乐性和类型化的表现手法。此类影片近两年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正是现实题材与成熟的商业类型片的成功融合。
有影评人认为,所有能够取得高票房的现实题材影片,都实现了大众层面的强烈共情。类似《少年的你》的未成年人保护、《我不是药神》的大病医疗等“全民议题”使得作品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人们寻找现实答案的参照点和依托点,所以才能成为爆款。而与过往同类影片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影片都采用商业类型片的包装,避免过于强烈的文艺色彩将影片观众局限于文艺片受众,最终引发大众的集体观影。从社会传播角度来看,“真实事件改编”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度,在电影宣发层面,达到了免费预热的效果。而许多真实事件本身和人物原型,都充满传奇色彩,这也保证影片的可看度。
大致总结出此类影片成功的一般公式是:现实主义题材+类型化创作+强烈共情,引发现象级话题,创造现象级爆款。
如何改变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传统大片时代已经过去,真实事件改编已成趋势,这意味着更多中国曾经发生、正在发生的真实故事将被讲述出来。
而随着此类影片的大量出现和商业类型化的日益娴熟,过去一直是中国电影短板的职业类型片将迅速被补上,例如《中国机长》就是一部民航职业类型片。今后观众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涉及更多行业的电影,看到更多平民英雄。
但有影评人提出担忧,现实题材影片本身是一个高难度创作。“双刃剑”的一面是其他电影可遇不可求的天然宣发热度和情感共鸣,另一面则是一旦改编崩塌,舆论争议也会加剧。若有打着现实题材幌子的低口碑影片出现,无疑会损耗此类影片积累的良好观众缘。
不过,只有暴露问题、总结规律,现实题材影片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当前,现实题材的类型化创作正在进入一个健康发展周期,放到整个国产电影发展的维度来说,这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