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机制构建
2020-01-16王习贤罗来军
王习贤,彭 勃,罗来军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期刊社;2.长沙市天心区文源街道办事处;3.湖南女子大学,湖南 长沙410006)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平台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情形下,青年政治参与有了新型渠道,能够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他们的政治诉求,因此,必须做好网络发展与青年政治参与的相关性研究,明确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由于负面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参与偏差。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特点
1.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传统的政治参与形式较为单一,仅政治选举、政治结社等,并且参与途径受到明显限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的一系列新特征,如传播的快速性、开放性等,使得信息传递比传统传播方式更加快捷便利。网络的发展,极大拓宽了青年群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使得当代青年政治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一是参与渠道的多样性。目前,青年网上参政渠道包括国家各部委网站和地方政府官方网站,也包括许多专题政治网站,如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1]等。二是参与方式的多样性,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交流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政治观点和利益诉求。三是参与的广泛性。青年中的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参与政治活动,或提出利益诉求,或表达对热点焦点事件的看法,构成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2.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通常是在固定的“圈子”内进行的,在其所在的群体内部进行交流时,各个群体不仅能够自由互动,而且他们发表的见解和观点也能够吸引群体内其他个体的关注,于是他们的交往和自尊需求在这种相互交流中得到了极大刺激。这与传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明显上下级关系具有显著差异,更加突出的平等性,使得青年群体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入地进行交流。此外,在交流活动进行中,他们并不排斥外来新生力量,更期望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不断将平台进行扩展,希望自己的观点得以被更多人赞同和认可。青年群体进行对外宣传的过程也是一种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其观点被外界所认可或否决的情形,同样也存在个体心理受到影响的情况。这种开放性的特征,使得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范围能够得以不同程度的拓展[2]。
3.主动性和务实性的统一
主动性是青年群体的一个特别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直接体现了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当代青年群体尤其是80 后和90 后,充满着饱满的政治激情,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源于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来源于自己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主体地位的自我界定。因此,在没有外界显性力量的驱动下,他们也会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政治诉求,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政治参与渠道更加通畅顺利,政治参与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更低,这也激发了青年群体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这些主动性活动的出现,使得青年政治参与必然会对政府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活动通常以某件具体事件为载体,是基于某些具体利益或者任务的实现而开展的,因此使得其具有明显的务实性。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他们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不断宣传自己认可的事件,抨击自己认为不当的事件,以此来推进其理想中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信息推送运行机制中,使得青年群体能够更加便利和快捷地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3]。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青年开始逐步朝向理性思考的方向发展,能够从更多的层面来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在独立思考中,将思维判断置于自身学习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分辨网络信息,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从而更好地表达自身政治思想并付诸实践。这些做法都使得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务实性不断提升,对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偏差
1.存在政治冷漠性
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其政治行为的显现是在一定政治动机下出现的,在深层次上又受到政治需求的驱动。从青年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共性属性而言,其应当对国家和社会政治具有较高的热情,但是基于目前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而言,实际情形恰恰相反,青年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中,热情与冷漠两种极端化情形同时存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个体受到内外因素影响更为明显,表现更加复杂化,这种情形使得其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冷漠性与热情相互交织的现象。尤其是在自身观点难以被其他群体所接受的情形下,政治参与过程中自尊心不免受到伤害,在长时期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参与积极性直接下降,形成冷漠的政治态度。
2.缺乏严格的自律性
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群体,面对不同类型的复杂情况时,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在政治参与中对自身行为和言语的规范性控制不足。对于较为复杂的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他们还无法对所有事物实现辩证看待和判断,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内,年轻人的言行举止往往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和甚至利用。一旦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误导青年,在参与政治生活时,青年人容易出现突破规范的行为。此外,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物质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往往较之精神文化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一些青年在物质诱惑面前不再持政治理性态度,缺乏相应的自律性。在实践维度上,青年群体能够参与的政治实践较为有限,现实途径与网络途径之间必然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其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时,更加缺乏严格的自律性。
3.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但受制于社会阅历浅和政治辨别能力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政治利益甄别和取舍时,通常容易出现非理性行为,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青年政治参与中所存在的共性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使得政治参与内容出现偏差,而且可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在网络参与活动中,由于匿名性带来的隐蔽性,使得部分群体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因而会在网络语言和思维的引导下,发表一些虚假、不恰当的言论,甚至为获取一时快感和满足而出现违规违法的政治参与行为。
4.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
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青年人的政治参与改变了传统参与模式中由上而下的被动状态,更多的转向自下而上的形式,直接提高了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热情。但由于青年人知识阅历经验有限,政治辨别能力欠缺,他们更多的是将参与的焦点集中在网络热点问题上,这些焦点热点问题大多能引起青年人的广泛共鸣,与此同时,也更容易引起群体情绪的集中爆发,如缺少合理引导,往往会成为青年情绪的宣泄出口。青年政治参与中出现的极具挑衅性的观点或言论,会给政府和决策者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青年常带有理想化色彩,将现实发展置于幻想层面上。在社会进步与改革推进过程中,如与其所期待的形式生产偏差,其意见无法被接受和实施,就会对政治表现出不满。在引导和控制不当的情形下,就可能引发他们的反叛心理,导致极端的政治表达行为,最终给社会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4]。
三、推进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良性发展
1.以科学的主体意识强化政治责任担当
青年群体对于新观念新思潮的接受水平更高,并且愿意通过自身实践来践行新观念,青年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相对应的政治责任担当意识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主体意识是青年参政的思想基础,他们虽然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将自己视为国家未来的主人,但是对于政治参与的具体内容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多不足。因此,必须培养青年正确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政治权利,积极履行国家规定的政治义务。只有在科学界定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正视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清晰认识自身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政治责任担当,通过网络才能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身的政治意愿。
2.提高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素养
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素养是规范网络政治有序参与的重要组成,对政治参与的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政治参与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途,在网络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年,要全面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全面提高网络参与所需要的良好政治素养。一是全面提升自身政治判断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深入理解政治参与的含义,明确政治参与所具有的时代意义,通过对当前政治形势和政治制度的深度剖析,树立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义务感。如此才能确保政治诉求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由此不断促进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二是开阔的视野和胸怀。由于自身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青年群体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时,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从自身或群体利益出发做出简单的判断,一旦与自己的认知产生偏差时,在言语甚至行为上就会采取过激行为,造成较为严重的政治后果。要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当代青年必须树立大局观,具备广阔的心怀和开阔的视野。要主动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要主动融入新时代,把个人奋斗和时代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三是具有丰厚的知识素养。网络新媒体的高度发达,不仅使得青年群体接收信息的途径多样化,而且信息内容更加复杂化,对于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本质更加难以判断。这就要求青年群体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提升自身判断水平,提升对错误信息的甄别能力,能够透过网络信息和表面形象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多角度分析事物的真实情况,精确预判事件的发展趋势,正确引导自己的政治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发挥网络媒体具有的知识含量大、信息更新快的优势,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学会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辩证思考。在此基础上,挖掘政治事件中所隐藏的深层次内涵,确保自身所作出的选择能够与事实真相相符合[5]。
3.以坚强有力的手段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网络社区中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审核都不够完善,在这些信息中,存在大量的虚假和引导性信息,青年群体往往无法辨别其真伪。加强对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的监管和规范,防止青年群体在政治参与中被错误引导,阻止不利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信息的传播,是网络监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一要加强网络监督队伍建设,切实承担起对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督责任及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等职责,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文化环境,确保青年群体能够真正以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式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二要以政府公信力为基础搭建权威性的政治网络参与平台。随着我国网络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政治性的网络平台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其中既存在积极引导作用的平台,也存在一些带有严重误导偏向的平台。在这种发展形式下,政府必须凭借国家威信,建立更具公信力的政治网站,通过这些网络政治平台向青年群体传播正确的政治理念,引导青年准确把握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青年群体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治理。三是以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运行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完善的法律监管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保障。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中,虽然已经在部分法律体系中加强了这方面条款的建设,但是有针对性的法律还较为欠缺,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明确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者的平等自由权利,有效规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保证他们平等、自由地表达政治需求,使他们敢于参政、愿意参政,从而更有效地保障网络的健康秩序[6]。
4.以精准有效的思想教育构建更为完善的网络道德教育平台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行为,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具体行为受到个人思想特征的影响极为明显。为了维护虚拟世界的稳定与和谐,除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外,还需要加大对网络政治参与者的道德约束。引导青年群体认识到道德的重要规范作用,提高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保证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同时也督促青年参政人员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开展健康的参政活动。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已经较为深入,但是在非高等教育中,这方面的途径还较为欠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更为完善的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将网络道德建设覆盖至所有青年群体,是我国针对青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人类社会与网络深度的融合为青年政治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使青年群体在政治参与流程中,摆脱了传统模式的影响,通过更加系统化、复杂化、多元化的形式,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不仅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言论和想法,还能够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提升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如西方自由思想的传播会给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困难,对青年政治参与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必须全方位看待网络发展对青年思想造成的双面性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动态化的特征,虽然网络发展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新型特征已经明显呈现出来。青年群体的政治冷漠性、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缺乏自律性、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特征,这都要求各个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强化对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全面提升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水平。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网络发展的速度还将不断提升,技术层面的进步能够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支撑条件。如何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教育平台,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好的规避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