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配镜不当引发的思考

2020-01-16吴作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戴镜调节性配镜

文 吴作志

1 接诊和治疗过程

前不久,笔者接诊的患者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李某,男,13岁,11年前发现患有“斗鸡眼”,于5年前行内斜视矫正术,术后仍有内斜视。随后开始戴镜矫正,曾多次更换眼镜并进行弱视治疗。经了解,患者以每半年减50度予以换镜,现戴镜后仍存在内斜视和弱视,故前来就诊。

检查结果:原镜

OD:+3.5OD——0.6

OS:+3.75D——0.4

Hirschberg Test:左眼内斜约15°(sc 40cm)

小瞳检影验光结果:

OD:+5.25DS/-0.50DC×180——1.0

OS:+6.50DS/-1.00DC×175——0.8

Hirschberg Test:左眼基本正位(sc 40cm)

Cover Test+△:+25△(sc 40cm)

+25△(sc 5m)

+6△(sc 40cm),+6△(sc 5m)

初步诊断:双眼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左眼弱视。

处理方案:予以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迪善)每日2次,连用7天,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复诊。

复诊结果:Hirschberg Test:双眼正位

Cover Test:双眼不动

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结果:

OD:+5.50DS/-0.50DC×180——1.0

OS:+6.50DS/-1.00DC×175——0.8

经检查,患儿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异常。

按上述度数足矫配镜。同时予以右眼遮盖训练,每日遮盖2小时,左眼行弱视训练。患儿半年后左眼弱视治愈,目前仍在巩固阶段。患儿目前戴镜无内斜视,也无立体视。

2 病例分析

该患儿之所以存在内斜视和弱视,是因为一直未予以正确配镜,高度远视产生过度调节诱发内斜视,内斜视和屈光参差导致左眼弱视。以前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配镜,造成内斜视和弱视迟迟不能治愈。按照视光学基本原理,远视伴内斜视患者均应在睫状肌完全麻痹的基础上进行检影验光,若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发现患儿屈光度数存在变化,说明睫状肌麻痹不充分,应充分麻痹后再行检查。在控制好眼部调节功能的情况下,小瞳下检影验光也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屈光度数。该患儿属于典型的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5年前的手术矫正了非调节部分内斜视,调节部分需要戴镜予以矫正,但多次配镜均未足矫。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更换眼镜时应在保证弱视治愈的基础上,保持双眼正位的前提下再降低度数。

上述案例足以说明不恰当的治疗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斜视不仅影响患者外观,还会引起复视、混淆视,造成单眼抑制、弱视等,从而影响双眼视功能。有的斜视患儿在学校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不仅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损,甚至会引起心理障碍,应当引起专业视光人员的高度重视,帮助患者解决上述视觉问题,是专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猜你喜欢

戴镜调节性配镜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如何对待只验光不配镜的顾客?
验光度数≠配镜处方
斑秃或与免疫细胞缺陷有关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及其胞内CTLA-4表达的影响
上门配镜是个难题
调节性B细胞在慢性炎症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