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人文环境的公共区域照明设计研究

2020-01-16陈青山山东省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交活动灯光设计师

陈青山 山东省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程师

1 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属于城市的灵魂内容,在城市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城市公共区域照明可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程度。对于传统的城市规划来说,其往往重视的是白天的设计和建设,而忽视了夜间的空间利用。鉴于此,各方面专家需要对城市公共区域照明进行进一步研究。虽然城市规划设计师已经意识到光的重要性,并开始了有效的生态照明系统研究,但是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显著,夜间照明系统的研发在全世界备受关注,其还将朝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属于一项艰巨的任务。

2 城市人文环境中的公共区域照明设计要素

2.1 空间感知

要想让人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就必须为其创造合理的空间感知。合理的空间感知可为人们提供外界的识别能力,进而提升空间的实用性,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就目前来看,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特点是均匀、单调,其满足了基本的照明需求,但无法提高城市照明的品质。设计师的任务是根据城市照明的特点,将空间感知因素与其相融合,帮助人们在夜间快速识别城市的环境,取得认同感。另外,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空间感知设计还需将各个空间因素相结合,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空间艺术的魅力,拉近人们与空间感知元素间的距离。

2.2 行为模式

人们对城市空间照明设计并不了解,但所认为的是“越亮越好”“越亮越安全”,这种片面的照明认知并不确切。传统的城市公共区域照明重视的是照明水平和均匀度,而城市公共区域照明需要的是提升灯光的质感,让人们获得行为角度的感知。我们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对灯光的需求不一样,如城市的施工场所只要做到“高亮”即可,而小花园更需要昏暗的环境,所以要求灯光是暗淡的。

2.3 社交活动

公共区域照明为城市内的社交活动提供了基础。简单来说,社交活动指的是城市居民间的情感交流,其主要特点是多样化。在公共空间中,人们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也会遇到活动的重叠,具有极强的随机性,难以预测。但是,只要对社交活动了解够深刻,就可以把社交活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可选择的社交活动,第二类是必需的社交活动。对于可选择的活动来说,其往往发生在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中,常见的是散步和闲聊的时刻;对于必需的社交活动来说,其发生的条件较为随机,如候车和运输时刻。

3 城市照明设计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策略

3.1 重视“以人为中心的照明”

该形式主要适用于城市的小广场照明。我国一直重视道路安全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年来,学者开始分析推动城市人行交通发展的动力,发现只有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才能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以人为中心的照明”既体现了城市照明的安全性,又体现了城市照明的健康性,符合健康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人们获得全新的生活体验[1]。

3.2 发展“用户定制化照明”

该设计在停车场照明中较为常见。对于传统公共区域照明来说,其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实现照明的多元化控制,直至数字化LED照明的出现才改善了这一状况。数字化LED照明既可以调节灯光强度,又可以调节灯光效果,我们称之为“用户定制化照明”,进而从真正意义上满足了人们对灯光的需求[2]。“用户定制化照明”的本质是提高公共环境的服务效果,让城市公共空间更加绚丽多彩。

3.3 转变为“主动式照明”

主干道照明以此类型为主。物联网络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革新,向着智能化城市公共环境建设迈进了一大步。主动式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优势是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提升了公共区域照明质量,降低了照明系统的电能损耗,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未来城市照明发展指明了方向。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照明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设计师将向人们呈现全新的智能化城市建设蓝图。公共空间照明一直是城市建设研究的重点,但仍存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城市空间的照明问题,设计师将人文环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借助先进的科技塑造了全新的城市公共光环境,并从空间感知角度、行为模式角度及社会活动角度提升了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保障了城市公共区域照明的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社交活动灯光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来一场灯光派对
设计师访谈
设计师的存在
智商高,爱独处
无效社交
牛津大学《Cher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