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6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0-01-16陈胜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期
关键词: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

陈胜

云南省6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陈胜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基于云南省1958—2017年28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后增温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0世纪70年代后增温显著;年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略有增加趋势,长期增加变化趋势不太显著;日照时数波动起伏变化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年平均风速呈高低起伏降低且波动显著。五个气象要素都发生突变,1993年为年平均气温升温突变点,2004年为年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突变点,1996年为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突变点;2005年为年降水量减少突变点;1981年为年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点,2011年为年日照时数增加突变点,2015年为年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点,60年来整体呈减少趋势;2000年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减小突变点;1991年为年平均风速减小突变点,2014年为略微增大突变点。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的显著变化,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还会囿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因此,气候变化在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升温明显。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暖显著,年平均地表增温幅度为0.6~0.8 ℃,略高于同期全球升温幅度[2]。而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类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均较大[3-7]。气候变暖不但具有全球性而且具有局地特征。云南又位于低纬度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和东亚、南亚季风对其影响明显,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该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8]。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不同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9]。

本研究利用云南60年(1958—2017年)的气象资料,对其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了解云南气候变化有重要科学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云南28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这些站点有1958—2017年共6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

1.2 研究方法

给定显著性水平,本研究取=0.05,|0.05|=1.96,如果|k|=1.96,则表明该气候序列在置信水平上呈显著的变化趋势。同样的,按气候序列的逆序列重复上面的过程,使|k|=﹣k。如果2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位于置信水平内,则该点对应的时刻就是突变可能发生的时间。

2 云南气候变化特征

2.1 气温变化特征

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由分析得,云南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193摄氏度/十年,增温趋势显著。近60年云南平均气温为16.3 ℃,从年尺度上看,其中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高达17.3 ℃,最小值出现在1968年,为15.5 ℃,两者相差1.8 ℃。经历了1958—1976年相对冷期、1977—2010年相对暖期、2011—2017年相对偏冷期3个阶段。1958—1971年间的气温升温趋势不明显,1971年后平均气温增加趋势较明显。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15.97 ℃、15.95 ℃、16.18 ℃、16.43 ℃、16.7 ℃、16.85 ℃。从20世纪60年代的相对暖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的相对冷期,20世纪70年代末的年代际呈现持续波动升温趋势,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短暂的冷期阶段,到2010年末又开始相对降温,进入相对冷期整体呈增温趋势,增温主要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且有加快的趋势。

通过对1958—2017年平均气温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77年间波动幅度不大,在1978年之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1994年超过置信区间范围,与曲线在1993年附近相交,说明1993年为云南年平均气温升温突变点。

2.1.2 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由分析可得,云南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 ℃,气候倾向率为0.219摄氏度/十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增温趋势极显著。从年尺度上看,年均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高达24.4 ℃,最小值出现在1992年,为22.2 ℃,两者相差2.2 ℃。年平均最高气温经历了1958—1960年短暂的升温、1961—1997年的相对冷期、1998—2015年的相对暖期、2015—2017年的相对冷期四个阶段,增温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加快的趋势。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22.75 ℃、22.7 ℃、22.81 ℃、22.89 ℃、23.35 ℃、23.95 ℃。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相对冷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2017年的相对暖期两个阶段,整体呈持续波动升温趋势。

通过对1958—2017年平均最高气温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68年间呈下降趋势;1969—1976年呈波动上升,升温幅度不大;1977—1992年波动较小,在1993年之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在2005年超过置信区间范围,与曲线在2004年附近相交,说明2004年为云南年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突变点。

2.1.3 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由分析得,云南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1.82 ℃,气候倾向率为0.318摄氏度/十年,呈波动显著上升的趋势。从年尺度上看,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2016年,为13.29 ℃,最小值出现在1971年,为10.8 ℃,两者相差2.4 ℃。年平均最低气温经历了1958—1971年相对冷期、1972—2017年相对暖期两个阶段,增温主要从1972年开始,呈持续升温的趋势。1958—1971年间云南省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不明显,1972年后增加趋势较明显。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1.24 ℃、11.26 ℃、11.59 ℃、11.96 ℃、12.27 ℃、12.92 ℃。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相对冷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10—2017年的相对暖期,呈持续波动升温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增温趋势很显著。

通过对1958—2017年平均最低气温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71年间呈起伏波动下降趋势,1972—1978年呈波动上升,升温幅度不大,1979年之后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87年超过置信区间范围,与曲线在1996年附近相交,说明1996年为云南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突变点。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

由分析得,云南降水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718毫米/十年,增加趋势不明显,近60年云南年平均降水量为1113.8 mm,从年尺度上看,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为1295.9 mm,出现在2001年;最小值为914.3 mm,出现在2009年,两者相差381.6 mm。年降水量经历了1958—1965年波动增加,1966—1980年减少,1981—1986年相对增加,1987—2001年增加,2002—2011年减少,2012—2017年不断增加变化趋势。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降水量分别为1 090.7 mm、 1 113.6 mm、1 103.9 mm、1 160.1 mm、1 126.9 mm以及 1 097.1 mm。整体呈减少到增加,循环变化趋势。

通过对1958—2017年降水量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66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1967—1980年呈下降趋势,1981—1986年呈上升趋势,1987—1989年又出现短暂减少变化,1990—2003年呈显著上升趋势,2004—2014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5—2017年呈上升趋势,与曲线在2005年附近相交,表明云南省1958—2017年的年降水量呈现多次减少的变化,且2004年为云南省年降水量下降突变点。

2.3 日照变化特征

日照时数表示一个地区受太阳辐射时间长短的状况,最能直接表现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力,也是区域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它与人类生产活动和动植物生长发育有关联[14]。由分析得,日照时数波动起伏变化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34小时/十年。从年尺度上看,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 301.9 h,出现在1969年,最小值为1 884.6 h,出现在1990年,两者相差417.3 h。年日照时数经历了1958—1963年增加,1964—1968年减少,1969—1977年减少,1978—1990年持续减少,1991—1993年短暂地增加,1994—2000年减少,2001—2003年短暂地增加,2004—2013年增加,2014—2017年呈减少的变化趋势。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日照时数分别为2 048 h、2 149 h、2 114.3 h、2 073 h、2 113.4 h、2 209.1 h。年日照时数在2010—2017年最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

通过对1958—2017年日照时数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67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1968—1977年呈下降趋势,1978—1981年呈短暂地上升趋势,1982—1992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1993—2001年波动下降趋势较小,2002—2015年呈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与曲线在1981年、2011年、2015年等年份附近相交,表明云南省1958—2017年的年日照时数呈现多次变化趋势,说明1981年为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点,2011年为增加突变点,2015年为减少突变点,60年来整体呈减少趋势。

2.4 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从分析得,云南省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十年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512%,呈逐渐减小趋势;从年尺度上看,1974 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达75.1%,2009年最低,仅为68.6%。从1958—2000年的变化趋势相对缓慢,十年平均下降速率只有﹣0.041%;2000年之后的下降速度加快,十年平均下降速率达﹣3.485%;到2012年后又开始增加。从年代际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73.6%、74.3%、73.4%、73.7%、71.8%、71.1%。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增加,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缓慢下降,尤其是2000年以后下降速度加快。

通过对1958—2017年相对湿度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74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1975—1989年呈显著下降趋势,1989—1993年呈短暂的上升趋势,1994—2015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2016年之后呈上升趋势,与曲线在2000年附近相交,说明2000年为相对湿度的下降突变点。

2.5 风速变化特征

由于气温变暖,主要体现为最低温度显著升高,这一因素是导致风速降低的关键因子[15]。

从分析得,风速呈先下降再增加又缓慢下降的波动减小的趋势,减小趋势波动较显著,年平均风速为1.75 m/s,气候倾向率为﹣0.024 m/(s·10年),从年尺度上看,年平均风速的最大风速为1.96 m/s,出现在1975年;最小风速为 1.36 m/s,出现在2000年,两者相差0.6 m/s。年平均风速经历了1958—1968年持续下降趋势,1969—1991年波动较小变化,1992—2000年呈显著下降趋势,2001—2005呈增加趋势,2006—2017年呈略微下降趋势。从年代际来看,20世纪60、70、80、90年代,2000年、2010—2017年的年平均风速分别为1.7 m/s、1.89 m/s、1.87 m/s、1.6 m/s、1.65 m/s、1.75 m/s。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不断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末又开始持续下降,到2000年初期呈显著增加,到2000年中期又开始下降,60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通过对1958—2017年年平均风速进行M-K检验,可以看出曲线在1958—1968年间呈持续下降趋势,1969—1984年呈显著上升趋势,1985—2003年呈显著下降趋势,2004—2015年呈略上升趋势,2016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与曲线在1991年附近相交,说明1991年为年平均风速减小突变点。

3 结论

年平均气温为16.3 ℃,气候倾向率为0.193摄氏度/十年,呈波动上升趋势。

1993年为年平均气温升温突变点;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 ℃,气候倾向率为0.219摄氏度/十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增温趋势极显著,2004年为年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突变点;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1.80 ℃,气候倾向率为0.318摄氏度/十年,呈现波动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增温趋势很显著,1996年为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突变点;年降水量为1 113.8 mm,其气候倾向率为4.718毫米/十年,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呈略增加趋势,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2005年为年降水量减少突变点;年日照时数为2 130.7 h,气候倾向率为﹣1.734小时/十年,波动起伏变化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1981年为年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点,2011年为增加突变点,2015年为减少突变点,60年来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相对湿度为73%,十年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512%,呈逐渐减小趋势,2000年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减小突变点;年平均风速为1.75 m/s,呈现先下降再增加又缓慢下降的波动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 ﹣0.024 m/(s·10年),减小趋势波动显著。1991年为年平均风速减小突变点,2014年为略微增大突变点。

[1]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等.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9,20(2):153-158.

[2]黄少山,王有德,姚杨,等.1958—2017年东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1):155-157.

[3]佟金鹤.1965—2014年我国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2):229-235,259.

[4]申双和,盛琼.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气象学报,2008,66(3):452-460.

[5]何彬方,冯妍,荀尚培,等.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7):1275-1285.

[6]梁晨,梁杰,梁思琦.1975—2014年郸城县农业气候资源及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48-250.

[7]杨晓柳,王平,高大威.1971—2015年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47(9):71-75.

[8]陈恩波,广键梅,张开源,等.1961—2010年云南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农学学报,2017,7(5):60-68.

[9]程建刚,王学锋,范立张,等.近50年来云南气候带的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8-24.

[10]KENDALL M G.Rank correlation methods[M].London:Griffin,1975:1-102.

[11]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12]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13]占明锦,殷剑敏,孔萍.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事实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3):18-24.

[14]李明香,才荣辉,金巍.营口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1999(3):10-12,15.

[15]剡文林,刘栗,杨永强.基于气象数据的风速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40(9):126-131.

P467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1.021

2095-6835(2020)01-0067-03

陈胜(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区域管理。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
1960—2021年商丘风速风向时空变化分析
合作市最大风速的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模式的建立
1976—2015年水城县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06—2016年平凉市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浙江泥质海岸带巨桉引种试验研究
《函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