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eiui(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0-01-15张斌斌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组词音节拼音

张斌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由ai 、ei 、ui 组成的带调音节。(教学重点)

2.能认识“妹、奶”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妹妹、奶奶”两个轻声词语。

3.能正确跟读儿歌《洗手歌》。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语。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复习拼读。

1.依次出示7个音节条,用各种方式拼读。

“想不想考考自己学得怎么样?”1、2、3行,指名读,正音后齐读。

“我们换一种读法吧,听老师示范。”第4行,将学习拼音与积累词语有机结合起来。

“哪位小朋友来当领读员?”5、6、7行,领读,跟读。

2.卡片跟读。

齐读——分组读——男女读——开火车。

3.指读。

活动二:识字

1.看图说话,随便说。

(管好嘴,不出声)

2.识字“奶”。读好“奶奶”。组词。

思维题:奶奶(人物);奶牛(动物);喝奶(动作);牛奶、羊奶、驼奶;奶粉、奶片、奶酪;奶水(食物)。

3.识字“妹”,读好“妹妹”,造句。

活动三: 儿歌(10分钟)

1.多种形式读儿歌,范读、指名读、优生领读。

2.翻开书本,借助拼音认一认。指名读。

3.组成词语,——拓展组词。

4.学习书写。(书本上)

活动四:作业(10分钟)

《课堂作业本》1、3、4;《抄写本》。

面授;巡改。

三、教后反思

一堂关于拼音教学的概念课

这节课是我主动要上的。确实也算是一个自我挑战。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上一堂概念课。所谓概念课,就是表达一种教学观点,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条可能路径。

学习拼音阶段,老师累,学生苦,但最痛的可能还是家长——用并不标准的口音教学会拼读的孩子拼拼音——或者说是拼“命”。说句不专业的糙话:“回家机械学习,不如在课堂里机械学习。”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教学本就应该是学校或教师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尽量地、主动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初心和潜意识。

在备课时,我还给自己定了3条设计原则:

1.尽量接近日常教学状态,提供一点可实际操作的东西。尽量地把课上得接地气些,土得掉渣,不需要太多教学技艺的支撑,是可以迁移的。如果哪位教一年级的新教师听了我的课说“这种课我也会上”。那我就成功了30%,剩下的70%在我的说课稿里。

2.传递“拼音是拐杖”的理念,学好它,用好它,摆脱它。学好拼音是必然要求,这个肯定很重要;学习拼音是为了帮助识字,所以还要用好它。我今天还想着重表达的是摆脱它,就是要在意识层面主动放弃对拼音依赖感。

3.尝试“拼识互动”的设想。一方面,拼音教学要主动与识字教学对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从表面上看教材,本堂课的重点好像是识字和儿歌,其实从拼音单元的全局来看,识字和儿歌都只是语境而已,提升拼读能力才是重点。

本堂课是第2课时,我的教学定位是偏向练习课。主要分为四个板块:拼读、识字、儿歌和作业。

1.拼读。这个板块共安排了28个音节的拼读,全部來源于课本和课堂作业本,这是基础。本板块设置了屏幕指读、卡片抽读、作业指读三个环节,纵向形成“学习—练习—检测”梯度设计。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是快节奏,大参与面。因为这是课始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黄金时间,一定要珍惜!

2.识字。看图说话后,引出生字。根据识字优先,拼音辅助原则,务必先出现汉字后才是拼音。“奶”“妹”分别增加了组词和造句要求,引导学生在常用语境中复习巩固生字。(组词教学时,有意识地进行了归类,这是潜在的思维训练。在我看来,“情感和思维是支撑语言发展最为本质的关键因素”。)

3.儿歌。儿歌是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音节提供语境的。这些儿歌只需要通过跟读做到流利朗读即可。儿歌部分的学习重点其实还是拼读音节。第一步是多种形式跟读儿歌;第二步是引导借助拼音来识字,其实识字是幌子,拼读才是重点。

4.作业。尽量留足10分钟的作业时间。布置学生完成作业时,请几位小朋友到老师边上来“面授”,这个就是个性化教学,点对点精准教学。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大有好处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有哪些没掌握的,通过这些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难点,以便于以后复习巩固和改进教学。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组词音节拼音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我会组词
看音节说句子
想一想,填一填
乌云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豌豆笑传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