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和非天才的距离

2020-01-15程玮

小读者·阅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商天才免费

程玮

德国有一种儿童大学,这种大学并不是为那些天才儿童办的。“天才”这两个字其实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差不多每个父母都私下里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子中学期间,被招去参加一个天才学生培训班。妈妈当然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天才暗自得意。天才班结束时收到一封给家长的信,上面说,作为结业礼物,每个学生可以免费进行一次智商测试。当然,如果父母同意的话。

我当然很想知道果同学的智商有多高,还希望通过他的智商,间接推断出我自己的智商。可是我又想,万一测出来不是那么高,对孩子一定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甚至会使他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这种险不能冒。

可是,果同学却急切地想进行免费智商测试,说他很想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了解。他从小到大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只是对学习比较感兴趣,可不知为什么给所有老师都留下了聪明的印象,这实在是很冤枉。如果一个非天才的学生考试考得好,大家会觉得他很努力。而一个天才的学生考好了是应该的,考得不好,大家会觉得他不用功,甚至还怀疑他是不是太骄傲。这样的学生做得很辛苦。

我認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签字同意了。果同学做了测试,结果是中等稍偏上。他一身轻松,就像多年的冤假错案终于被平了反。最受打击的是我。第一,儿子很可惜不是天才。第二,根据进化论的原理推测,我的智商属于中下等。我从此超级鄙视智商测试,并且不厌其烦地告诫很多家长,不要给孩子做智商测试,别说免费,就是送钱也不做。本来还是个天才儿童,结果一测就成了非天才。

很多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天才源于兴趣。所以从2003年起,德国开始针对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创办了儿童大学。儿童大学面向所有8-12岁的孩子。每年一届,每届持续两到三个月,每周一次课程。课是在大学的礼堂上,由最优秀的教授讲课,而且免费。

德国每个教授都以自己能为儿童大学授课为荣。一个教授要把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在四十分钟里跟孩子们讲清楚,而且让孩子们喜欢听。激发孩子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对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往往花很多的时间为这堂课做准备,而且是利用业余时间,因为这是在尽义务。

有一年汉堡儿童大学的课程是这六大课题:

风从哪里来?大脑是怎么工作的?怎么把热量转化为电?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巧克力是棕色的?为什么火山会爆发?

每个孩子都要办一张学生证。每听一堂课,学生证上就会有一个章,盖满十个章的孩子,可以参加结业典礼。当年的结业典礼播放了一部关于地球气候变化的科教片,是专门为孩子制作的。

想通过儿童大学继续深造的家长们当然也是受欢迎的。前几年的规定是,家长可以在儿童的陪同下进入礼堂听课,但如果报名的孩子太多,家长们只能在别的教室通过视像转播听教授讲课。

其实不管智商有多高,只要有了兴趣,非天才和天才之间就是一步之遥。

猜你喜欢

智商天才免费
免费
智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免费为止
二则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
天才的童年
团队智商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