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实践研究

2020-01-15张琼

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家校合作

张琼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教育;班主任与家长

当今,教育事业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在教育中,家校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和家长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因此,如何促进班主任和家长更好地相互配合这个问题,值得人们关注,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身心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和家长明确分工,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

在学生的教育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都会让学生受到不良影响。班主任认为自身只需要做到管理监督工作,许多家长认为自身只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其他的只需交给学校,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片面的。班主任与家长应该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班主任不仅需要作为教育者、监督者,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家的言行举止,做到与家长的交接中有过渡性。而家长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一直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将教育的期望全都寄予在班主任的身上。家长需要树立一个自身的责任观念,增强对学生的教育意识。总之,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分工明确,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

例如,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需要跟家长进行合作教育。教師可以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如好人好事、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的情况、比赛的结果、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发言等点滴成长,一一通过传送喜报的方式汇报给家长,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获得前三名、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等。班主任也可以保存学生好的作业情况,在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可以将作业展示给家长,如在作业完成情况中字迹工整,准确率高。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适当地引导家长在家中鼓励学生。这些方式能让家长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清楚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从而愿意与班主任真诚交流,这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搭建沟通平台,进行有效沟通

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状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积极沟通,才能清楚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教育需要两者合力,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搭建沟通平台,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所以两者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班主任和家长要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上进的状态。班主任可以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家访、电话联系以及微信联系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或通过学校方面搭建的平台——定期举办家长教育交流课,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让家长明白孩子到底学了些什么,直接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给家长展示单科的成绩汇总,或总体成绩的汇总。班主任不仅要定时填写,而且要定时给家长看,鼓励家长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家长反映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利于密切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加强沟通,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难题,促进学生成绩稳步提高。

三、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至关重要,这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引导。而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可以在适宜的时候开展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及时点拨学生,给予学生一个看似平淡却受益匪浅的人格修养的好机会。家长也可以在适当时机给学生传递正确、友善、平和的观念,让学生在家校的共同教育引导下身心都有所成长。例如,教师在感恩节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感恩的观念,可以开展关于感恩的主题班会,邀请众多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家长献唱《感恩的心》,接着再让学生与家长做游戏,让学生快速说出父母的生日、第一次为父母做饭是在什么时候等,最后班主任引导学生写一段真心话给父母带回家,让学生面对面表达对自己父母的爱。家长适时地在孩子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孩子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引导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会被逐渐培养出来,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教育阶段,班主任需提高与家长的合作力度。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家校合作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