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古建筑的儿童积木设计研究

2020-01-15金卓涵郁波周蓥滢

设计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古塔古建筑传统文化

金卓涵 郁波 周蓥滢

摘要:为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好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以传统文化走进儿童教育为核心,力求通过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木游戏搭建的形式,将传统古建筑文化融于儿童积木设計方案。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深入孩童心中,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儿童在传统文化教育启蒙上的缺失。为传统文化融入儿童玩具设计的方法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积木 传统文化 古建筑 古塔 玩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TP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134-04

引言

一直以来,国家强调要注重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早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不少幼儿园将传统文化发展教育单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没有渗透到教育实践活动和幼儿每天的生活中[1]。陪伴孩子成长的儿童玩具大多也都缺乏主题性与深层文化教育意义。考虑到现当代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与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设计一款蕴含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儿童玩具,使孩子能够耳濡目染,浸润熏陶在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中,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下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概述

(一)传统古建筑的地位与意义

传统古建筑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作为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蕴含了超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古建筑文物是一个个朝代更替留下的珍贵遗迹,也是历史沉淀的标志。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佐证。

(二)新时代下的传统古建筑

我国的古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中独具一格,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主流,其中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建筑最大的不同。[2]中华传统古建筑种类繁多,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宫廷府邸等,其中皆凝聚了各代匠人们的心血,可谓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即使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在当下看来仍然闪烁着光辉。

中华灿烂文化流传至今,有数不尽的遗迹。如果将古建筑文物中所蕴含的特点提炼出来之后进行再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大众对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也是在新时代下让古建筑一定意义上焕发了新的光彩。

二、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与玩具设计

(一)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1.忽略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了解核心内涵

互联网时代,随着各种文化的冲击,以及新型智能产品深入渗透进老百姓日常生活,为人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可是人们变得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状况,生活空间变得狭窄,[3]大部分人都渐渐开始忽略了传统文化。

当代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大多仅仅停留在表面,因市面上缺乏蕴含一定传统文化核心的产品创新,孩子们单单依靠各种平台的文字或者影像资料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未能了解到经典文化的细节与精华所在,是新时代下传统文化走进当代儿童的缺失。

2.家庭、学校教育传统教育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幼儿时期是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最佳阶段,孩子是祖国未来的一代,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耳濡目染,让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整个国家与民族也将不断向前发展。游戏是幼童的天性,玩具在儿童的成长阶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作用。关于幼儿的文化教育课程,应该努力将儿童玩具自然地融入课堂内,尝试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让孩子通过亲手操作玩具教具,而不是单单依靠老师传授。在“游戏”课堂中了解传统课堂难以教授的知识,让教育自然而然,从而实现教育真正的价值。

(二)儿童积木玩具设计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儿童消费方面的支出在现代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一般较大,而儿童玩具的花费是儿童消费支出的重要一部分。在这样的机遇下,玩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儿童玩具需求高速增长的市场,未来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儿童积木产品设计与发展

儿童积木玩具是一种最传统且经典的益智类玩具,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它常是以基础块状木质材料为载体,表面覆盖了一些丰富的卡通图案、颜色、字母或是数字,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堆叠出多种造型。

儿童玩具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与玩法,玩具也不仅仅再只是单纯游戏的器具,其他的功能性也是各方面的。教育信息化植入的玩具是目前儿童玩具发展的潮流之一,[4]设计具有教育功能与意义的玩具日益重要。许多积木玩具不再只是单单提供娱乐消遣的作用,更多在于希望开发少年儿童的智慧,成为帮助人们理解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系统构成、开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教育工具。

2.儿童积木产品种类分析

儿童积木产品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堆叠式积木,如木玩世家品牌等,不光可以识别几何积木块表面的字母、数字、图案等进行益智学习,也可以用积木块进行简单事物造型的搭建或者玩多米诺骨牌。拼插式积木,如乐高、费雪美高品牌等,可通过不同数量块状大小的平面凸起小点在不同场景造型中进行互相拼插。组装式积木,如巧之木品牌,需运用套装自带的拼装工具来完成特定模型的组装。变形式积木,如孩之宝Hasbro品牌[5],将零部件与整体模型的变形特性与积木玩具拼装性特点相结合,通过可变动零部件调节使模型发生动态变化。

3.儿童积木产品市场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众所周知的玩具品牌很多都是国外的品牌,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玩具的生产大国,但是我国儿童玩具设计领域还比较薄弱,主要存在一些主题性不明确、文化教育性不够突出的问题。面对竞争,我国的玩具企业还存在着缺乏忧患意识与缺乏主动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问题。[6]国内市场上,也有具有一定知名与良好声誉的品牌,但是由于不重视创新和发展,单纯地进行山寨造型设计,未从中华经典传承文化的源泉中汲取养分,也缺乏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内在核心价值。

所以,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益智玩具的教育引导作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打破只考虑儿童教育游戏玩具的外观、材料、色彩和功能的想法,[7]在此发展基础上,设计一系列儿童益智玩具来体现玩具产品的独特个性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吉建筑文化在儿童积木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一)设计理念与意义

不同于传统积木,通过游戏仅仅使孩子们收获拼搭乐趣、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兴趣与空间想象能力。将传统古建筑文化融于儿童积木之中,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身体、逻辑和文化认知方面等都有促进作用。

孩子们抓握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积木块材料从下往上缩减的规律进行搭建,通过一定时期的反复操作与锻炼,了解到几何基础积木块搭建中蕴含着的关于数学知识中几何、对称、重复等概念,帮助建立数学几何知识基础,体会规律的美感。

通过创造与破坏,孩子们能够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古建筑文化的陶冶,激发对于建筑文化的兴趣。也鼓励孩子进行古建筑实地游学,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儿童内心世界里扎根,填补当下儿童对于传统古建筑文化认知的缺口,为将来古建筑文化的传承打下基础。

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让该子“自然而然”地汲取更多传统文化启蒙知识,丰富认知的视野,文章主要针对3-6岁的儿童目标人群,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教育性、互动性、实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儿童产品,作为玩具或是教具使用,使其成为儿童古建筑文化启蒙“趣味教科书”。

(二)设计基本构思与流程

查找资料、阅读相关的主题文献形成前期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儿童玩具类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寻找传统文化与儿童玩具产品最佳的契合点。从传统经典文化如戏曲、漢字、民俗文化等各大主题中选定古建筑文化中古塔类建筑类别作为设计主题,将传统的古塔建筑造型进行创新化抽象化设计,使之应用于儿童玩具设计方案之中,使其能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一定关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古塔类建筑是传统文化主题中古建筑文化类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传统古塔类建筑作为参考对象,让中华传统古建筑文化融于儿童积木之中,以此产生系列化的儿童积木产品设计。

(三)古塔文化元素提取与再设计

1.古塔类建筑分析

在中国古建筑中,塔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独特佛教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后与各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相交融,而后又根据用途渐渐分离出了许多种类型。[8]随着时代的改变,古塔的结构也因之而变化,目前存世古塔三干余座。古塔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建筑艺术成就,也在于内含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

古塔按照大体的结构与形制,一般分为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和塔门类型,虽然各类古塔的主体造型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具有土宫、底座、塔身、塔刹四部分。塔身为古塔的主视觉部分,层级大多都是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偶数层比较少见。古塔的基础造型是最具有差异化和代表性的设计因子之一。

2.古塔建筑外形的几何抽象化

借助图片资料的比对与观察,可以发现众多古塔之间有一定结构共性,也有各自层级、造型变化的特点。塔身整体的造型轮廓是人们日常用于辨认、区分不同建筑最重要也是最容易的一点。其他部件如飞檐翘角的走势、大小拱门的分布排列方式、塔刹造型等也是不可或缺的细节部分。

文章从全国范围地区内挑选出具有一定历史背景代表性、造型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五十座古塔作为儿童积木玩具拼搭造型元素参考。

大致勾勒出一部分古塔大致的形态特征,由互相联结的塔身主体各细节部分通过联系组合,将勾画出的块状图形分割成一些最基本的、适用于其他各古塔的简单几何结构单体,这些几何结构单体的轮廓线需由直线或弧线组成。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拱形体作为基础积木块。过程如图2。

再由这些基本单体,依据古塔的现实比例关系进行调整,使整体造型再度抽象简化,形成新的和谐的古塔结构组合,使其成为被少年儿童更容易接受的拼搭造型。如平面示意图3~7。

3.古塔系列儿童磁性积木的细化设计

方案研究重点虽在于确定视觉平面拼搭造型上,产品的基础实体为三维积木,有大小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拱形五大种类,共计144块积木,这样一套积木可以拼搭出至少50座抽象造型的古塔。考虑到为了儿童的安全性,各积木圆润、方便孩子抓握,边角要进行光滑圆角弧度倒角处理工艺。不同种类的积木块覆盖上各不相同的单纯柔和的环保水性漆。

色彩上选用中国传统色调经典红、黄、蓝等颜色,也有保留原木色的积木块,可以刺激孩子们的感官,从小培育孩子的色彩辨别能力与审美意识。产品的色彩在产品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简单柔和的颜色更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用和谐的配色来传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让儿童感知色彩,在接触积木玩具的过程中也能区分色彩的差异,引导他们作出辨别与判断,引起儿童与积木的情感共鸣。[9]

各基础积木表面作磁性小点处理,相互接触时通过磁铁的吸附使积木块之间联结在一起,如图8所示。儿童青睐传统型积木的同时,也会被磁性吸附这种新型形式所吸引,易激发孩子探索求知的好奇心,帮助思维的培养。

积木块互相之间有一定磁性吸引力,改变了传统积木因搭建中途的不小心使整个模型翻倒在地的尴尬情况,多样的积木模块结合磁性拼接技术,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模式。[10]积木的搭建方式简单且易上手,如图9,拥有趣味性,除了家庭玩具,在幼儿园、儿童教育机构等都可以引入作为教具,在课堂上老师为孩子们做演示或是跟着图纸教程有目的地进行拼搭训练。

结语

一款有价值意义的益智类儿童积木玩具应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文化教育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文章将传统文化寓于儿童玩具中,设计研究系列适用于幼龄儿童的磁性积木玩具,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传统文化深入孩童心中,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儿童在传统文化教育启蒙上的缺失。本设计研究注重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不凡生命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北海,翁春萌促进儿童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的玩具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08 (12):219-220,249

[2]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 (6):43-46

[3]苏亚萍基于中国传统玩具风车的再设计[J].戏剧之家,2020 (8):110-111

[4]申伟,周诗韵.基于戏曲角色形象的积木玩具设计实践[J].设计,2019 (7):130-131

[5]吴翔,陶梦月,胡蓉等.基于视错觉的儿童积木玩具产品的设计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7 (11):266-267.

[6]王增,韦紫高,郭鑫,等互动式儿童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 (4):76-79

[7]刘丽山.论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布艺积木设计的探索[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6

[8]宋树恢.中国现存古塔的分布及鉴赏利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2-89

[9]沈建.色彩在儿童积木玩具设计中的情感表达[J].工业设计,2019 (10):55-57.

[10]谢莉莉,徐伟.儿童益智型玩具磁力积木的设计与分析[J].艺术科技,2019 (11):4545

猜你喜欢

古塔古建筑传统文化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中国古建筑
西湖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古塔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