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介助型老人身体特征的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探析

2020-01-15李金春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12期
关键词:轮椅养老老年人

李金春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李博刚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 婷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介助型老人空间环境设施现状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而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总量短缺与结构矛盾并存。对此,《规划》提出要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多渠道、宽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1]。

以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程度及因生活能力减退而需要提供帮助的程度为参照,介助型老人是指处于体力和智力等生理机能衰退较为明显状态,生活基本自理,但行动能力较弱,生活行为需要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升降设施等辅助程度较大的老年人[2]。

介助型老人大多身体机能较差且常患有慢性病,对居住空间有较常人特殊的空间环境需求来帮助老年人实现行动自理。日本对“老年后生活空间”的认识先进于我国,在身体机能的老化与特征、疾病的特性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分析与研究成果,根据老年身体特征与行动表现,划分具体的护理等级与判定条件。丹麦福尔桑格中心对视觉障碍者经过专门设计的路口感觉器官产生轻微刺激从而辨别方向。不同位置地面材料运用不同,运用材质触感差异较大的材料,如丁钠橡胶易产生震动和弯曲变形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刺激视觉障碍者的感觉器官,判断方位。

二、介助型老人身体机能老化表现

所谓老化,是指相对于成长、成熟期而言各方面功能下降,是与患病不同的生理现象[3]。老化现象除肌肉力量、视力、听力以外,平衡能力、黑暗适应能力、反应速度、记忆力注意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均出现衰退,并且排泄与睡眠等生活规律也发生变化。

1、身体运动机能老化

视觉上产生明显变化,高龄者身高、体重大幅下降,肌肉力量及呼吸功能明显衰退,骨质明显疏松,平衡能力显著受损,移动受限制。

针对运动机能的退化,要注意活动场所的动线是否合理,根据不同出行状态老人(借助轮椅、拐杖、助行器)的行动轨迹设计相符合的距离与尺度。注意地面的防滑处理与细小高差,易造成摔倒风险的地区,在重点部位安装扶手。老年人经常活动的位置需要充足的日照量与日照时间,可提高老年人骨密度,应合理安排居室与活动空间的位置或设置阳光室。

2、知觉机能老化

据权威文献研究,高龄老人视力上聚焦功能下降,并且受炫光影响增强;暗适应所需时间较长,视野变窄,对颜色的识别能力大幅度下降。

针对老年人视力聚焦能力减弱,对老年人房间号码等相关提示性的指示牌的图案与文字增强对比度,使其更易识别。老年人易受炫光影响,在灯光布置方面对灯光照度、布置位置、照射方向上做详细规划,地面与墙面使用低反射率材料,避免反射强光。随年龄增长,眼睛晶状体产生黄色浑浊,对颜色的识别具有明显偏差与误认,如对地面和墙壁交界处、楼梯的边缘分辨不清。

随着年龄逐渐增高,老年人听力严重下降,受杂音干扰的影响增强。在较空旷的公共空间中,如养老机构的活动室、棋牌室等,应考虑避免回声干扰的墙面断面形状与吸音材料。针对老年人听觉衰退,可配备变换成光和震动的转换装置(整体报警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反应速度明显迟钝,学习能力及记忆力、注意力明显衰退。因此,采用直线和平面等规则的几何形的空间规划方案,更有利于使用者理解建筑内的布局结构。各区域应有较为明显的区分,或利用较为形象的产品作为区域识别,或能发出不同香气的材质、每个区域内物品固有的声音作为区域认知。

三、养老机构介助老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

1、介助型老人生活空间环境设计

(1) 卧室

对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卧室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需要保证卧室的舒适性、安全性并便于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因此,设计中要保证满足如下要求。

首先,家具的摆放不能对使用轮椅、助行器的介助型老人造成动线的阻挡,保证轮椅通行宽度,设置轮椅回转空间,保证轮椅1500 mm 回转距离。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生活习惯不同,家具需灵活调整,预留调整空间,且家具分布不要过于散乱,集中分布留出活动空间。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卧室中靠窗区域停留时间较长,活动的空间可靠近采光窗进行布置,便于老年人靠窗享受阳光与观察室外景色,保证生活的舒适性。

其次,为保证居室的安全性,家具设施需做护角处理,柔软的护角可减轻老年人摔倒造成的伤害。地面铺装使用防滑材质,可采用表面有细微孔洞的抛光砖。利用其细微孔形成吸盘效应,达到防滑的目的,同时易清洁。

最后,卧室内发生摔倒的主要原因是起床时的眩晕以及夜晚起夜排泄时的暗适应能力的减弱,首先要考虑夜间灯光的使用,老年人看不清暗处的景物,应采用点光源或线光源对老年人的行走路线进行引导,因老年人夜间睡眠较浅,光源使用非刺激性光线不会影响老年人的二次睡眠,灯光色温与亮度应考虑入住老年人的视觉感受。安装时灯光不宜直接照射入眼,可以作为隐藏灯光,利用反射照亮行进方向与边界,避免灯光刺目。老年人起床时由于头部眩晕,易产生危险,床边应设扶手等支撑设施,给老年人提供间歇的位置,避免其眩晕导致摔伤。

(2) 公共活动空间

养老机构公共空间多样,不同老年人对于不同空间氛围的归属感不同。在养老机构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不同老年人活动方式的需求要提供相对差异化的交往空间。

公共活动区的区域布置要避免对老年居室产生影响,在空间活动上满足老年人需要,促进老年人的交流,同时便于护理人员对空间内的观察。老年人活动与交流方式不同,所需空间尺度与功能也有所区别。

空间尺度要符合交往距离,密切的交往距离是0.5 ~1.5 m,社会交往距离是1.5 ~3.0 m,认出对方并寒暄的距离是3 ~7 m。根据调查老年人视力与听觉的衰退,交往距离会相对缩短,且老年人喜欢靠墙或书架等有依靠的位置交谈,过大的空间使老年人感到不安,从而减少停留的时间。因此,空间中的角落区域适合设置交谈与阅读的功能。棋牌与锻炼等活动聚集性较强,期间有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尺度应相对宽敞。家具等物品靠墙布置,对动线不会产生影响。

若养老机构建筑空间尺度有限,活动空间较小,可设置相对独立的小型活动间,将各活动间的隔墙以可活动式隔墙代替,使各个空间彼此联通,建立相互联系,增强空间的开敞性。活动室墙壁可开透明长窗,便于观察室内动态。

走廊作为串联各区域的重要空间,在空间形式上宜采用“回”字形或“日”字形[4],形成回游空间,动线清晰简单,保证通行距离的情况下,与走廊的扶手结合进行行走康复锻炼。走廊中形成的空间节点,可供老年人休息与交流。

2、介助型老人卫浴空间环境设计

卫生设施空间是厕所、浴室、更衣室、洗手间的总称。在卫生间设计中,应考虑使用者多样的动作特性,如轮椅向便器转移的几种方法,决定了卫生间的大小和设施配置。使用手杖、轮椅等设施的移动受限者在入口、通道、隔间等处,需要直径150 cm 的空间,保证轮椅可回转360°。

为防止摔倒,浴室出入口区域消除高差,尺度便于轮椅、移动升降设备的正常有效使用,宽度在900 mm 以上,宜采用推拉门或外开门。从入浴动作的角度看,“往浴室移动”“身体的洗净方法”“出入浴缸的动作”3个方面是重点[5]。浴室的扶手对于支撑身体平衡、辅助站立十分重要,方向不同的扶手有不同的作用,水平扶手在支撑站起时使用,垂直扶手在拉引站起时使用。弯曲型、斜向型扶手在支撑、拉引时都可使用。出入浴缸,应组合配置水平、垂直扶手[6]。

浴室除上述防止摔倒的设备措施外,老年人尤其残障者对于热环境的适应与体温调节出现问题,低温、高温、温度骤变更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浴室内应有单独温控与湿气排结系统,保证老年人体温正常。换衣台在浴室设计中对于介助型老人是非常重要的,防止换衣时因重心不稳而摔倒,脱衣时有时需横卧,需台面高40 ~45 cm、宽45 cm、长180 cm、并附上身可依靠的装置。地面采用粗面防滑且排水性能佳的地砖,墙面不设其他突起物。

3、辅助服务设施设计

被护理者的日常生活场所应有护理可使用的空间,如医护用具的准备、洗净、消毒、整理等作业的清洗台,以及完备的电源设备、稳定的医疗器械、保持姿势的座椅等空间。

护理站是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空间。护理站要做到实时关注老年人的动向与及时照护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动线上不能距离过远,并且保证有良好的视野,否则难以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护理站应布置于每个护理单元中视线条件与护理半径最短的位置。在空间布置中保留部分预留空间用来应对今后介助型老人程度加重、护理频率增加、护理站数量需求增多的趋势。

护理站应拥有的功能与属性为呼叫系统终端、控制台、休息区、更衣室、备餐台和储藏室。智能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护理者效率,同时节省设备空间,增加足够多的储藏空间,满足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物品存放。

养老机构每天面临大量的衣物及污物处理工作,洗衣间要合理分配“收洗烘晾烫”的空间位置,减少往返次数与操作步骤。污物处理室保证杀菌与环境通风良好,保证储藏空间的足够,避免洁净后的物品遭到二次污染。

四、结语

本文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残障类型、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精细化设计养老机构空间。这种规划有助于满足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护理需要,而且通过配置合理的辅助设施,减少不必要的设施配置,可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猜你喜欢

轮椅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