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衢江乡村生态化建设的探讨

2020-01-15方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秸秆生态

方俊

(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衢州 3240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两山”理念概括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我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前瞻性。“两山”理念剖析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理念提出十五年来,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观,是协调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方法论[1]。“两山”理念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2]。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8〕7号)要求衢州市要认真组织实施,为全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衢州市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贯彻“八八战略”,努力培育花园式环境、花园式治理、花园式产业,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十五年来,全省一波又一波地掀起践行“两山”理念的浪潮,衢州市也不甘落后。2003年开始,衢州拉开了生态市建设的大幕,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构建全国同类地区最先进的生态空间格局、最完善的生态保护网络、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衢江区作为市区的一部分,主要以丘陵山区为主,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4%,是衢州市“两山”理念实践的核心区块。一直以来,衢江区坚持“两山”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基层治理+环境治理+创新经营+特色产业”新模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乡村大花园,实现经济和生态平衡有序发展。

1 衢江乡村生态化建设的实践

衢江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块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1.1 乡村生态化发展定位有理可依

继《关于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8〕7号)后,2018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又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8〕18号),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切实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更高水平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

衢江区在深入践行后相继发布《衢州市衢江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衢江区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衢江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等,从而形成了一个以生态区建设规划为总纲、各专项方案为辅的较为完整的生态环保规划体系,有效指导了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1.2 探索农业农村生态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金融体系一直围绕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而农业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发展长期缺乏资金,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核心问题。衢江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进行了3项金融改革实践。一是试点“两山”银行。启动生态系统生产值核算报告编制和“两山”银行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两山”转化多种途径,依托衢江农投和衢江康投两大国有公司,组建“两山”银行营运双平台,对全区山、水、古镇、连片未开发农田等重点生态资源开展调查,着力形成重点生态资源“珍珠库”,并试点投资杜泽老街、收储莲花镇周边村庄20栋闲置农房和200 hm2闲置土地规划建设“田园家”主题乡村未来社区。二是建立畜禽活体仓储抵押贷款办法。出台《浙江衢州衢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办理办法》,大胆探索“活体畜禽抵押登记+政策性保险+仓储(行业主管)监管”贷款模式,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养殖企业全部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利用浙江省畜牧智慧平台的网络监管和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活体畜禽抵押物进行有效监管,强化金融风险有效控制。三是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解决了衢江农村林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关系,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推进了森林资源资产化,从而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1.3 推动农业农村垃圾革命

2017年,经第三方咨询公司抽样调查,衢江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33 kg,按农村40万人口计算,年生活垃圾产生量高达13.2万t;2016年,全区共清运生活垃圾7.5万t,2017年增长到8.3万t,增长率10.7%;2018年增长到9万t,增长率8.4%;2019年增长到10万t,增长率11.1%,增速一度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建于1990年,位于徐八垄的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414万t,运行至今已接近饱和。

农村生活垃圾与日俱增,迟早会“围路”“围河”,甚至会发展成“围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势在必行。2018年衢江投资8 000万元推行“垃圾革命”,因地制宜构建一套符合衢江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理系统。一是以第三方为实施主体。在上方镇、峡川镇等14个乡镇推进“全旺模式”,即由第三方全面负责乡镇日常保洁、垃圾分类队伍的组建、管理和考核,并为乡镇提供教育培训、日常保洁、二次四分、分类转运、设施运维等服务。依托第三方专业人才、专业设备、智能监管考核系统,全面打造实效、高效、长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二是以乡镇为实施主体。在岭洋乡、双桥乡等7个山区库区乡镇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举村模式”,即以示范村示范户创建为载体,以源头分类为切入点,以归山还田为举措,以考核评比为抓手,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通过采取系统化推进、网格化管理、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方法,切实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处理。三是以村为实施主体。以高家镇湖仁村为典型示范,选择5~10个环境较好、村班子战斗力强的行政村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湖仁模式”,即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服务保证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以党员联系农户的形式,大力推行垃圾治理“三全四包”机制,全面实行“奖励为主,教育为辅,加强引导,注重沟通”的考核评分机制,前期由乡镇牵头推进落实,逐步推动形成垃圾分类处理村级自治模式。目前衢江已建成23个有机垃圾机器堆肥房,93个有机垃圾阳光堆肥房,267个垃圾兑换超市。根据衢江垃圾终端处理总体规划,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为目的,2018年在上方镇、后溪镇、周家乡、莲花镇等4个乡镇增建5座有机垃圾堆肥房,并配备5台日处理量7 t的有机垃圾处理机器。

1.4 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近年来,衢江以创建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为抓手,立足循环农业,发展污染减量化、产业多元化、农业科技化,着力打造清洁型、休闲型、高效型生态循环农业新样本,出台《关于印发衢江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衢江区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按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应用和耕地质量提升“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年加工畜禽粪便原料15万t,资源化利用率达96.7%,规模养殖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及沼气设施的普及率达90%,沼液有机肥在全区范围内大循环。实施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如衢州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以打造清洁型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建立污水排放和雨水收集分离系统,配套建设500 m3沼液沼渣发酵池及沼气储气池,沼液沼渣用于牧草种植,多余的沼液卖给附近的种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有机肥加工厂,达到年处理猪粪1万t,生产有机肥5 000 t,同时通过沼液膜浓缩设备,将养殖场废水和沼液净化分离后,水质达到生产用水标准,供养殖场循环使用,实现养殖场零排污。

1.5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是大自然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部分,放错地方会变成污染,放对了地方就是个宝[3-4]。为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秸秆利用能力和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衢江在吸收有关科研和生产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建设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为契机,出台了《衢江区补助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资金实施方案》,在稳定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能源化利用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总结提炼三大主推技术,逐步建立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一是稻秆热解燃烧利用技术。将稻秆燃烧作为能源,替代生物质颗粒,为粮食烘干机供热。如衢江晶有家庭农场建成粮食烘干中心1个,厂房面积400 m2,粮食烘干设备2台,年可烘干稻谷2 000 t。2019年购置秸秆热解气化炉1台,可给3台粮食烘干机供热。建成全封闭秸秆堆场400 m2,可储存秸秆500 t;购置秸秆打捆机械2台,每台每天可收集稻秆10 t,全年可收集稻秆1 000 t以上。根据测算,1台烘干机每天需要燃烧秸秆1.8 t,可烘干稻谷10 t,成本包含秸秆收集运输费用300元·t-1,以及电费、人工费等其他费用约502元,稻谷烘干成本低至0.080 2元·kg-1,对比颗粒燃料炉0.1元·kg-1的成本,节约0.019 8元·kg-1,2台烘干机60 d烘干稻谷1 200 t,可节约2.376万元。通过秸秆热解燃烧利用,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增收;同时促进秸秆露天禁烧,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生态社会效益显著。二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技术。利用秸秆中的木质素充当黏合剂将松散的秸秆等农林剩余物挤压成颗粒、块状或棒状等成型燃料,具有高效、洁净、点火容易、便于贮运、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应用等优点。如衢州市吉顺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万t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项目。该公司收集油菜秆、玉米秆、大豆秆等各种农作物秸秆以及辣椒秆等菜茎,混合木屑、竹屑,生产圆柱状成型燃料,年收集秸秆1 000 t,节约原料成本20余万元。2019年在衢江大洲镇租用厂房2 000 m2,新建3条成型燃料生产线,年可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5 000 t,新增秸秆利用能力5 000 t,可节约原料成本50余万元。三是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将新鲜秸秆打捆青贮包膜,经过微生物发酵,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营养成分目的的一种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如衢江建东家庭农场现有土地20 hm2,其中,蔬菜种植区17 hm2,拥有全套茭白叶青贮饲料生产设备,农场设有生产性用房、晒场和完善的检测室,依托各级科技力量,摸索出“茭白秸秆—乳酸菌发酵—青贮饲料—牛羊排泄物还田”高效生态循环模式,通过引进乳酸菌发酵处理技术,变废弃秸秆为牛羊青贮饲料,年收集茭白叶1 000 t,生产青贮饲料800 t。经济效益测算,茭白叶生产青贮饲料,收购成本350元·t-1,电费加工费150元·t-1,销售价600元·t-1,获利100元·t-1,800 t青贮饲料可实现利润8万元。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85%以上。

1.6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农房整治、拆后利用、最具投资价值村庄推介,“三步走”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挖掘村庄投资潜力,打造精品村庄价值品牌;形成了完备的农房整治提升、规划建设、转化利用有效机制;整体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基层治理的全面提升;让农民生活在“生态优、形态美、业态好、心态悦”的乡村大花园中。一是农房整治。2018年衢江整治“一户多宅”、附属用房、超大庭院围墙、危旧房、生产设施用房、旱厕等9 000余宗,面积达50万m2;2019年整治28 130余宗,面积达162万m2。拆出了空间和环境。二是拆后利用。为更好地提升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拓展拆后土地利用途径,遵循“即拆即清,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对连片拆除的,集中规划、合理布局,优先满足农民建房需求;对不能连片的抓好公建配套,科学布局停车场、公厕、凉亭、小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对400 m2以上可以连片复垦的,及时复垦,留作产业发展空间;对确实碎片化难以有效利用的,种树复绿、见缝插绿,美化环境、提升生态化水平。从2019年至今已利用200万m2,利用率高达95%。三是最具价值村庄推介。在前期农房整治、拆后利用的基础上,挖掘10个最具投资价值村庄、2个最具投资潜力村庄,激活了村庄资源要素,为精准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下基础,让村民吃上“生态旅游饭”,成为“两山”理念实践转化的最好代言人。

1.7 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2016年以来,衢江在全旺、高家、莲花、杜泽等建立4个示范点,水稻示范面积达1 387 hm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8%,辐射带动全区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新增800 hm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9%,达到65.8%。双季早稻机插秧技术模式和机直播技术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示范区共节本增收168万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二是打造休闲型生态循环农业。依托农业大区资源,积极探索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新路径,围绕“三区一带一中心”的生态旅游农业布局,发展休闲型生态农业。衢江莲花镇占地近1 667 hm2的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也是国家4 A级景区,通过发挥园区的产业优势,将农业发展和休闲旅游相结合。这个集合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依托九九玫瑰园、老爸果园等43个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点,举办玫瑰节、蔬果采摘节、“快乐农家”擂台赛等节事活动,创新家庭农场免费直通车、网络直销等营销手段,让游客充分体验农业休闲游魅力,打响旅游品牌,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衢江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8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达186家,带动就业约2.6万人。衢江将放心农业、农家乐、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统筹起来,谋划筹建衢南山水休闲旅游区、中国(浙江)宋瓷文化艺术集聚区、全旺休闲农业旅游区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三是打造高效型生态循环农业。以内部循环为重点的主体小循环、以互利为纽带的产业中循环、以园区为载体的区域大循环基本格局已在衢江基本形成。通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强区域内产业资源循环,已经形成了3个现代农业综合区、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协调发展的格局。莲花、全旺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巨欣西瓜专业合作社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已通过省级验收。傅孔明家庭农场通过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探索出了稻鳖共生的养殖模式:水稻为甲鱼栖息提供很好的生态环境,甲鱼以水稻上的害虫为主要食物来源,排泄物作为稻田有机肥料,两者相得益彰,互利共生,不仅有效减少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模拟野生环境下养殖大大提高了甲鱼品质,该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可获利30万元·hm-2以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要做到政策法规、环境体系和经济效益相协调,但衢江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系统完备的生态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作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现行创建区, 衢江制度机制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系统完备的生态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农业生态建设和补偿资金投入不足, 生产经营主体的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规范严格的农业生态补贴和核查机制尚未建立,严格执法监管能力不够。未制定生产经营主体生态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各项政策规定不够贴近生态农业的生产实际, 缺乏可操作性。

2.2 缺乏系统全面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农业生态恢复和治理是一个专业的长期性工作,衢江缺乏系统性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和趋势,缺乏解析污染成分来源的专业能力。在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过程中,对养殖臭气和渔业养殖尾水处理重视不够;在推广应用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过程中, 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但更多仅停留在宣传教育上,奖、补力度不足。

2.3 缺乏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

衢江农业农村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各项农业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但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偏弱,带动能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对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作,衢江目前还未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没有将其纳入全区经济发展规划,导致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作重点不突出,挖掘特色资源不深入,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二是工作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林、渔等行业,而地理标志品牌申请注册工作又牵涉工商、质监等部门,牵扯面广,各部门之间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导致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作机制不完善。三是地理标志品牌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规模较小,与农户之间多为自由式、松散式联结,产业不发达,辐射带动能力弱,同时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无法凸显。

3 高标准推进衢江乡村生态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突出康养产业

乡村不但具有生产、生态、生活功能,还具有文化、教育等功能,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向生态经济转化过程中,乡村价值提升。民宿、康养、度假、农事体验、乡村文化见证和传承等业态不断涌现[5]。

衢江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也是全国12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72.9%,境内有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千里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天脊龙门、药王山、九龙湖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空气负氧离子高达1.5万·cm-3,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康养圣地。要以“活力新衢江,康养大花园”为指导,继续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继续发挥“五养归谷”的资源禀赋和“针灸圣地”的独特优势,整合度假山庄、休闲民宿、康复医疗等优质资源,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森林旅游向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转变,打造林业产业转型提升新亮点。

3.2 突出农旅结合

衢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难度较大,而传统农业的效益普遍偏低。在各地积极探索的案例中发现, 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乡村的自然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 吸引公众来体验农耕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拥抱自然环境,既有非常明显的引流能力,又有促进农业功能拓展、提升乡村价值的作用,让乡村居民不用出远门, 在自家或村里实现就业, 而且比单纯传统种养获得更好的收益[3]。

3.3 突出战略导入

充分利用农房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的成果,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样板,继续挖掘“最具投资价值村庄”,为乡贤、企业家等投资乡村打好环境基础。优先扶持、补贴具有带动效应的农业企业。优先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建设,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等。通过财政战略、优质企业战略以点带面全面推动衢江乡村振兴,践行“两山”理念。

猜你喜欢

秸秆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SONG OF SMOG AND FIRE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