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山林区领春木保护现状及对策
2020-01-15蒲顺利
蒲顺利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严坪林场,甘肃 徽县 742301)
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numHook.f.et Thoms.)别称正心木、云叶树,是领春木科领春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第三纪孑遗植物和稀有珍贵的古老树种,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代地理气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领春木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灭绝,中国种群数量也很少,已处于濒危的境地,全球本属共2种,我国1种印度1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和优良观赏树种。
1 基本概况
小陇山所辖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分布于天水、陇南、定西三市八县(区)。境内地理坐标104°22′~106°43′ E,33°30′~34°49′ N,东西长212.5 km,南北宽146.5 km。东与陕西省的陇县、宝鸡相连,南与凤县、留坝县、略阳县接壤,西与甘肃省岷县、宕昌县相邻,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相接。林区、林缘区共有89个乡(镇),1920个行政村,126.9万人。海拔700~3330 m,年均气温7~12 ℃,年均降水量460~800 mm,无霜期140~218天。总经营面积1243.0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451万m3,森林覆盖率63.6%,现有21个国有林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场群。该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居中国大陆渭河、嘉陵江、西汉水上游,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小陇山林区地处秦岭山脉中西段和关山北面,是全球同纬度动植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小陇山林区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中,属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区系成分以华北成分为主,含有华中、喜马拉雅与蒙新成分。林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繁多。本区处于我国温带南缘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大多数地域属于暖温湿润—中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适宜林木繁衍、生长。兼有南北植物区系的特点,是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物基因库。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61科,357种;植物有224科,945属,2786种。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本区国家Ⅰ级保护树种有银杏、水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国家Ⅱ级保护树种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巴山榧、连香树、油樟、厚朴、水青树、水曲柳、山白树、领春木10种。国家Ⅲ级保护珍贵树种华榛、庙台槭、金钱槭、麦吊杉、猬实、凹叶厚朴、青檀、紫斑牡丹、羽叶丁香、杜仲等13种,属省级保护的珍贵树种铁坚杉等11种。全区有珍贵树种30多种。
2 形态特征
领春木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10 m,树片紫黑色或棕灰色;枝有长枝、短枝之分,具散生椭圆形皮孔,基部有多数叠生环状芽鳞片痕,芽常侧生,有多数鳞片,为扩展的近鞘状叶柄基部包裹。叶互生,圆形或近卵形,边缘有锯齿,具羽状脉,有较长叶柄,无托叶。花小两性,先叶开放, 6~12朵丛生,各单生在苞片腋部,有花梗,无花被。雄蕊多数,花药侧缝开裂红色,花丝条形细,药隔顶端延长成附属物;花托扁平;心皮多数,离生,排成1轮,子房1室,有1~3个倒生胚珠。翅果不规则倒卵圆形,顶端圆,一侧凹缺,成熟时棕色,有果梗,种子1~2个,有胚乳,卵圆形紫黑色。
花期4~5月,果期7~9月。
3 生态习性
领春木是中性偏阳树种,多生长于避风向阳,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山地棕壤中,主根发达,侧根不多,不耐寒,不耐干热。仅见于海拔1000 m的湿润沟谷地以及山坡地的林中或林缘处,常居林冠下层,分布区域狭窄,呈零星状分布,为数不多,不见有成片的分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4 分布范围
该种原产于印度和中国,系第三纪孑遗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甘肃分布于天水(小陇山林区),陇南的徽县、康县、文县。
5 保护现状及重要性
领春木虽然在小陇山林区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一方面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为活动、植被分布区域生境恶化等原因,使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植株种群数量开始衰退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人工迁地繁殖较困难,对适宜环境要求很高,常以种子天然更新繁殖后代,迄今仍处于野生状态。群落中的光照、温度、水分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为其他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物种间的相互竞争,使其在竞争中也会造成该物种减少或灭绝。还有其它不为人知的各种因素,都会造成领春木繁殖和生长困难。领春木为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作为我国特有国家保护树种、又是古老的残遗植物和稀有珍贵的古老树种,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代地理气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植物区系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又是优良的观赏树木。
6 保护措施及对策
6.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植物意识
在传统管护保护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宣传标语、展版、宣传单、横幅、电子屏和网络等形式,全方位,多群体让人们对珍贵树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加强认识,认知和了解,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应加强对该区的珍稀濒危特有树种(银杏、红豆杉、领春木等),国家重点植物的保护。扩大生长分布范围,增加这一植物在该区的种群数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以重点保护,防止这一物种在这一区域发生灭绝危险。
6.2 划定重点区域,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依据领春木的生态习性和分布区域,在该区设置重点区域加以重点保护。由于领春木多生长在沟谷和溪边的杂木林中,常居林冠下层,种子萌发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高大乔木的遮荫抑制,阻碍种群发展。因此,应在划定的重点区域通过人工适度的干扰,开辟适当的林窗,以达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领春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树正常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6.3 严惩违法破坏,加大查处打击力度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林区赏花观景、森林康养、旅游观光的人群逐年成增长趋势。由于林区的奇花异草和一些珍贵树种受到爱好者的青睐,人为活动给林区环境也造成破坏和污染,对珍贵树种也造成一定威胁和偷盗采挖,使林区管护压力增大,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绿色发展保护优先,进一步加大管护和林政执法力度,与林业公安、林区检察院、法院联合打击严惩处罚,形成长效,发挥震慑作用,防止违法破坏形为发生。
6.4 人工繁植培育,科学研究系统发育
除在原产区域加强保护和种子天然萌蘖更新外,可通过与科研院校或研究专业机构合作。领春木种子发芽率较高,在控温湿度、土壤和水分等基本生态属性的同时,对领春木进行人工繁殖培育,为这一树种迁地种植创造适宜的环境。对于科学家和学术界研究植物区系、地理气候和植物遗传育种及系统发育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6.5 加大资金投入,保护种群繁衍生息
无论从植物保护还是人工繁育、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从业者和资金使用。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区域的珍稀特有树种、孑遗植物和稀有珍贵物种,社会各界应广泛关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保护和林业建设都是一项公益事业,争取国家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因小陇山林区生态功能区位的重要性、特殊性、生物多样性,兼有南北植物区系的特点,是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物基因库。是我国南北方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更适宜林木繁衍、生长。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有力助推“望山见水留乡韵”在林缘区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建设上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