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0-01-15代江燕
符 丹 代江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陕西杨凌 712100)
伴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从2009年左右微博的兴盛到2013年微信用户爆发式的增长,“手掌之上”的24小时移动上网为大学生开启了“指尖时代”的大门,也缔造了更开放、丰富和自由的“拇指文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已然将人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以QQ、微信、微博等新媒介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微时代”。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1],“微时代”所创造的话语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受到广泛而开放的影响,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不断受到冲击并重新建构,从而形成了新一代大学生独特的精神面貌、价值认同和生活方式。毫不夸张地说,当代大学生是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化和数字化生活方式真实地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方面,他们也正是这一全新时代的积极创造者、推行者、使用者和崇拜者。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回应着特殊的时代性问题,展示着特定的时代精神[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不仅是一代大学生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折射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的全面转型,也意味着传统的高校心理教育理念、方式以及引导策略等将受到全面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心理教育创新已迫在眉睫。
一、“微时代”与高校心理教育
(一)“微时代”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微时代”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很显然,对“微时代”而言,“微”的涵义并不是“小”,更不是“微不足道”,而是指互联网发展到新时期的一种独特的时代特征。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微”意味着碎片化,意指更自由、更生动、更迅捷;从生活形态的角度看,“微”意味着个人化,意指更灵活、更个性、更精准;从受众对象的角度看,“微”意味着互联化,意指从“点对点”的对话到“圈套圈”的分享,而且“以微见长,无微不至”,内容越来越小、半径越来越大;从文化生产的角度看,“微”意味着同质化,意指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身份可以自由转换,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创作与分享的过程充分互融,“一次出品,多形态分享,无限次转播”。
综上,“微时代”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微时代”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阶段,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在传播方式、生活形态、受众对象和文化生产等多层面均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具有传播方式碎片化、生活形态个人化、受众对象互联化和文化生产同质化等多种特征,亦被当代大学生亲昵地称为“指尖时代”。
(二)“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的特征
1.无微不至——教育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多角度覆盖
截至2017年8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同时,手机网民的规模达7.24亿,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上升到96.3%;特别是在网民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是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为24.8%[3]。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大学生每日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2小时,大学生日常所用媒介排前3名的是QQ、微信和微博。
互联网受众的总量彰显了网络本身的力量,而网络力量影响最大的主体就是青年大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凸显,他们的自我表达方式更具个性化、社会参与方式更具互动性,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呈现,以更加自我和独立的方式彰显“微心理”、发出“微声音”、开展“微行动”。因此,“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要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彻底扫除教育盲区。
2.碎片化与高效——教育方式注重化整为零,随时、随地、高效地传播教育内容
“微时代”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受制于台式电脑的局限,为大学生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使其日常生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可以将时间“碎片化”且在不同时空“无缝对接”。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广泛体现在学习、交友、购物、支付等诸多方面,当代大学生正以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表达他们作为“微民”的时代特征。例如,在乘车路途中浏览信息,在打球休息的间隙订好心仪的球鞋,在食堂吃饭的空暇与恋人感情互动,在洗手间的分分钟里完成心理咨询的网上预约,等等。“微时代”使当代大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高效运转,并呈现“随时性”“瞬时性”和“流动性”三大特点。因此,“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要顺应时代特点,采取化整为零的教育方式,借助多种形式随时随地开展“微传播”。
3.微言大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使教育内容具有主动、真实、言微力不微的特点
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期间,新华社推出了“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互动活动,短时间内即收获了1.2亿点赞量,活动最终接力转发人次超过5亿,显示了新媒介惊人的传播力量。而平常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各种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无一不让人们感受到“微内容”力量的强大。在这样的“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求新、求变,而“微时代”也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高效的平台,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的表达和发展自我。因此,“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方式,积极开展探讨式或互动式教育,使大学生愿意将自己的观念、情感、经历和经验等以“微言”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各类“微平台”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微传播”“微交流”的优势,使心理教育内容具有主动、真实、言微力不微的特点。
二、“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不仅使大学生获得了更开放、更个性、更自由、更高效的表达方式和社会参与方式,也使高校心理教育可以超越时空界限、扩大覆盖范围。这对高校传统的心理教育理念、方式以及引导策略等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受到巨大影响
如同历史上其他任何文化形态一样,“微时代”带来的“拇指文化”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微时代”充分尊重“微民”个体,切实体现了对个性和自由的包容,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平台,赋予了新一代大学生更加多元的文化个性。另一方面,“微时代”多元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极易导致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大学生迷失方向,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更加复杂和矛盾[4]。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正日益成为“移动社交”的核心力量,其心理发展的环境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既广泛而深刻又复杂而多元。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仅局限于同学、朋友和家人等群体,其心理发展也主要受熟悉人群的影响。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对象实现了从“熟悉”走向“陌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圈。在当前的“微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对象实现了从“陌生”走向“定位”。大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微平台”锁定自己感兴趣的社会交往对象——校友、同乡、明星、各行业权威人士等,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微交往”进行互动。“微时代”不仅使大学生的社交对象无限扩大,而且使社会交往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从而使社交双方的距离无限缩小。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正显示出“暴风骤雨”式的变化,“指尖上的社交”使大学生可以在“微”与“宏”、“虚”与“实”、“纵”与“横”、“近”与“疏”等不同的时空间自由穿越。“网在,我就在”,当代大学生正在“虚拟的真实中”演绎着“独特的、没有任何束缚的”社会交往方式。作为“微时代”里的核心“微民”,当代大学生说“微言”、做“微事”,完美诠释了“整个世界,随身可带”的“微”内涵。
(二)高校心理教育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
早在2010年,美国的互联网趋势研究者谢尔·以色列就在其新书《微博力》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5]
“微时代”对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包括教育者的话语主导权和信息主导权)产生了全面的冲击,这势必使高校心理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引导策略等受到全面的挑战。如果高校心理教育不能跟上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步伐,那必然会被这一代大学生所抛弃。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而出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微时代”的挑战面前,要么抓住机遇承担起引领的责任,要么被淘汰。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意味着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树立“微时代”意识,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为新一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高校心理教育的“微内容”匮乏
尽管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很多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理教育的盲区。但是,“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的“微内容”却非常匮乏。所谓“微内容”,首先应该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能够“见微知著,以微见长”,并能够贯穿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应该突破传统心理教育内容的“瓶颈”,具有更凝练、更丰富、更有亲和力的特点,从而真正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微内容”,既要传播科学健康的心理学知识,又要将心理学的理论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而言,则要多维度为自己“充电”,从而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工作载体,促使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流动性和感染力不断扩大。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微途径”单一
“微时代”实现信息“随时、随地、快捷、立体”传播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无微不在”的传播模式,从而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此背景下反观高校心理教育,却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现场宣传等单向传递途径为主,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主体需求。在“微时代”,大学生既是各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6]。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微意识”,丰富“微内容”,拓展“微途径”,借助微信、QQ、人人网等多种“微平台”,充分发挥“微心理”的作用,占领大学生“微引领”的主要阵地。
三、高校心理教育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战略措施
(一)创新教育理念——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育“微团队”,建立心理教育与互联网科技相融合的理念,构建心理“微教育”体系
“微时代”高校心理教育面临着校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必然要有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早在2012年微博刚刚兴起时,沈晓梅教授[8]就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并提出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一支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充实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时至今日,高校心理教育“微团队”的建设实践和经验依然非常少。因此,随着“微时代”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远,建设高效、专业的高校心理教育“微团队”已势在必行。高校心理教育“微团队”的建设应以原有的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力量,同时将院系辅导员以及学校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学校新闻宣传部门以及学生会组织等方面的相关人员纳入进来,建设一支由校(心理咨询中心)、院(学院)、管(管理部门)、学(学生骨干)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微服务”团队。
同时,高校心理教育要建立将心理教育与互联网科技相融合的理念,集合多方力量共建心理“微教育”体系。其中,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教育专职队伍不仅是统筹规划和建设心理教育“微内容”“微平台”的主要力量,还要以“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为总原则[9],组织和指导心理教育兼职队伍和学生骨干开展“微时代”大学生心理教育。院系辅导员作为心理教育兼职队伍的核心力量,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积极参与微博、微信群、公众号等主流“微传播”平台的建设,与学生一起共建微媒社区,创造即时互动和自由交流的空间;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托这些“微平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开展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兼职队伍中的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的人员则主要围绕“微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监管“微平台”的网络安全。
总之,高校应把校、院、管、学等统筹共建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微服务”团队打造成为“能战斗,受欢迎”“不用面对面,依然心贴心”的心理教育“微团队”;应依托学生会等学生骨干组织,并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心理教育,营造“温馨互动”的“微交流”,如鼓励学生参与制作微视频、微电影、微访谈等,以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拥有心理教育的话语权,从而改变心理教育“一对多”“点对面”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切实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微教育”体系。
(二)创新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微资源”,构建健全的心理教育“微内容”体系,防治结合传播“微健康”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依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所以高校心理教育“微内容”体系应覆盖“预防、筛查、评估、干预”等4个基本环节。同时,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拓展了心理教育的知识领域,为高校的心理教育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微资源”。但是,多元的文化和思想间的碰撞也对主流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尚有限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因此,在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基础上,高校应充分考虑“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积极主动搭建心理教育的“微内容”体系,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元素融入心理教育内容。例如,借助“微平台”加工整合碎片化信息,建设以情绪、发展、测量等心理知识为核心的“微预防内容”,以普查、谈心谈话和评估等心理工作为核心的“微筛查内容”,以咨询、辅导和案例等心理技能为核心的“微疏导内容”,以求助、就医和精神疾病科普等危机管理为核心的“微干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搭建科学系统的心理教育“微内容”体系。同时,高校应以微博、微信、QQ等学生互动量较大的“微平台”为阵地,基于防治结合传播心理教育的“微健康”知识。
此外,高校在建设心理教育“微内容”体系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功能,指导各学院将心理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依托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心理教育“微活动”。例如,通过以学业、人际交往、恋爱情感、自我发展等多种心理元素为主题的微电影、微课程和微沙龙等,突破时空束缚,灵活开展心理教育的“微宣传”“微辅导”,形成完善的心理教育“微体系”,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文化“微氛围”,搭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教育内容“无微不在”的新体系。
(三)创新教育路径——推出多种形式的心理“微平台”,拓展心理教育“微途径”,探索心理教育“微模式”
“微时代”与传统的互联网时代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前者实现了“24小时移动上网”,并借助多种平台开创了“微民”的“拇指文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依托和发挥互联网的巨大力量,在传统的心理教育工作基础上有所开拓和创新。只有拓展心理教育的“微途径”,占据大学生心理教育“新阵地”,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在“微时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主要包括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而这些社交软件又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聚焦优势非常明显,除了强大的交流功能之外,其朋友圈、公众号的传播力量也是惊人的。因此,高校的心理教育部门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增强心理教育的公信力;同时,要依托二级学院的平台向大学生群体传播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有趣的心理“微知识”。
微博以信息量大、影响力大、用户观感体验好而著称。“微内容”一经微博发布,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浏览并获得评论和转载,所以微博是非常理想的传播平台。因此,高校的心理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心理“微知识”的需求,同时扩大学校知名教授、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以及院系辅导员等多个群体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
QQ的发展最早,也最成熟。其不仅功能多,使用和传输等非常方便,而且可以分类建立聊天群,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路径。因此,高校的心理教育部门要通过在QQ上建立班级群、班干部群、学生党员群等,占领心理教育网络主阵地,传播科学的心理知识和引导心理正能量。
与国外有关“微时代”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相比,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具体到大学生心理教育“微模式”研究,还只是处于一个由认识到重视的过程,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是比较匮乏。因此,在“微时代”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下,高校要紧紧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整合和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心理教育理念、内容和途径的创新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高校心理教育的“微模式”,从而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更有效地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